养儿一百岁,常忧九十九,这话真是一点不假。你看湖北仙桃的曹先生,家里四个口子分在四个地方,大女儿刚上大学,这还是家里头一个大学生,头一回出远门,做父母的心里头那叫一个七上八下。
曹先生想了个辙:女儿每月生活费两千块,不一次性给,分四回发。每月 1 号、10 号、20 号各转五百,最后那五百呢,叫 “月底全勤奖”。啥条件?就女儿每天主动给家里发条消息,内容随便,哪怕就说句 “今天吃了啥” 都行,只要能联系上。曹先生也说了,真忘了联系也不碍事,钱照样给,不够了随时补。
这事儿一出来,家长们看法可不一。不少人说理解,这哪是为了管钱啊,就是怕孩子上了大学忘了家里,这么着既能让孩子学着规划花钱,又能天天知道孩子的动静,维系感情,真是用心良苦。
可也有人不赞成,觉得 “每天联系” 太绷着了,孩子说不定觉得被管着,不自在。大学生了,该有自己的空间,做父母的得学着慢慢退一步,别抓太紧。
湖北大学有个叶显发副教授也说,家长这份心是好的,但方式上差点意思。孩子都成年了,得学着自己管钱、自己过日子,家长该放手时得放手,让他们在磕磕绊绊里长本事。十天发一回钱,哪能让孩子学会自己管财务啊?还不如一个月给一次。至于担心安全让孩子天天报平安,心情能理解,可时间长了,孩子心里说不定就有压力了。
网友们也吵开了:有人说,就一个女儿,能不担心吗?天天联系下,就当报平安,父母才能踏实;也有人讲,过来人的经验,孩子到了青春期好面子,伸手要钱多尴尬,不如月底主动给,想孩子了周末联系下就行;
还有人吐槽,现在的孩子,平时影子都见不着,一联系不是要钱就是出事,能把大人吓个半死,曹先生这办法挺好;可也有人反驳,孩子不常联系不代表不孝顺,说不定独立性强呢;
更有人说,这么管着没用,之前也这么给女儿钱,结果人家就为了拿钱应付下,过后十天半月不理人,白搭;还有人担心,不管着点,孩子乱花钱,到月底可能连泡面都吃不上……
说到底啊,都是父母对孩子的那份牵挂,就是这牵挂的度,咋拿捏才合适,还真得好好琢磨琢磨。
更新时间:2025-09-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