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内,A股从3000点攀升至今日突破3500点,创下年内新高。
与此同时,中信证券发布研报指出,当前A股已颇具2014年年底的特征,市场离爆发或仅差一个催化点。
当前与2014年究竟是否相似?是否可能复制2014-2015年的牛市行情?甚至突破当年的5178点?我们不妨先梳理当前与2014年年底的相似之处。
首先,大盘虽整体涨幅有限,但已形成实际赚钱效应,不少散户获利。
2013年至2014年11月降息前,上证指数仅上涨17%,但同期创业板已率先上涨117%,散户偏爱的微盘股涨幅更是高达195%。
当前市场呈现类似特征:去年9月至今,上证指数看似仅上涨29%,但微盘股已上涨106%,北证50指数涨幅更达134%。
港股方面,自去年年初至今涨幅也跻身全球前三——市场赚钱效应与当年如出一辙。
大行情的形成逻辑并不复杂:先由少数人获利,吸引更多投资者入场,进而推动行情升温。
今年上半年,新增开户数同比增长32%,印证新散户入场;2014年成交量持续创新高与此同理。去年市场成交额峰值更达2万亿元,资金示范效应显著。
第二个相似点是机构资金大规模入场。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成立5300只私募产品;今年私募基金备案规模达1500亿元,较去年猛增151%,且月度数量持续增加。
同时,公募基金新发规模达2350亿元,指数基金总规模更创4.3万亿元历史新高——资金正切实涌入股市,需及时关注。
第三个相似点是股市启动前经济环境偏弱。2014年,全A盈利预期下调2%,非金融行业盈利预期下调5%;今年全A平均盈利预期下调3.6%,非金融行业下调6%,当前市场对经济的预期与信心甚至弱于2014年。
经济走弱时,刺激政策往往接踵而至。回顾去年9月24日,市场从2600余点涨至3600余点,正是政策刺激的结果。
因此,第四个相似点在于政策发力。两者政策发力方向高度一致——刺激内需与去产能。
2014年出台13项促消费政策,涵盖家电下乡、以旧换新、节能产品补贴等;同时启动钢铁、煤炭行业去产能,推进国企并购重组,清退落后僵尸企业。
今年政策同样延续这一方向:政府工作报告将“提振消费”列为十大任务首位,发行3000亿元特别国债支持以旧换新;上月六部门联合发布“金融促消费19条”,提供5000亿元真金白银的服务消费贷款。
此外,中央财经委明确提出治理企业低价无序竞争、推动落后产能有序退出,各行业已开启反内卷与去产能行动。
可见,无论是刺激消费还是去产能、反内卷,当前与2014年均高度相似。当然,有观点认为相似不代表2014-2015年大行情必然重现,即便出现也不会如2015年般迅猛——对此我认为行情不会一蹴而就,将伴随震荡与反复。
股市本就是国家经济治理工具之一,经济向好时未必依赖股市,但在需要深化改革、刺激经济的阶段,股市必然被激活。如何激活?简言之,需适度上涨。
通过激活市场情绪,吸引更多资金流入基金、股票,投资者获利后增加消费,从而打破长期以来的消费保守倾向。
当前股市已震荡突破3500点,后续经震荡整固后突破3674点亦非难事。最终,更早相信行情的投资者将获得更低成本。正如老话所言:行情总在犹豫中上涨,在疯狂中终结。
但无论如何,当前绝非“死亡行情”——市场疯狂迹象至今未见端倪。
你是否愿做更早相信的人,熬过震荡以迎接未来行情?
更新时间:2025-07-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