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文创作激励计划#
英媒《金融时报》4月28日报道称,美元末日阴影笼罩,全球化的根本性转变以及向后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转变,将导致美元和美元资产价值暴跌!无论有没有贸易战,美国的经济模式都将导致最终崩溃,而现在中国正成为美元崩溃的最强有力的推手。
一边是英媒的美元末日警告,另一边是美国财政部长自我感觉良好,特朗普已经让美国在中美对决中占了上风!但从4月份美国对全球加征关税升级为中美关税大战后,美国在贸易层面对中国的依赖已经暴露无遗,继而将导致美国在金融层面对中国遏制面临完全失控!
《金融时报》报道称,美国曾凭借着美元的高度金融化,以美国制造、华尔街金融投资以及美债驱动的经济模式领导全球发展数十年,在这几十年来全球经济蓬勃发展,WTO框架模式下各国都找准了自己的分工与定位,到现在依然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但是这个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报道表示高杠杆、集中化、债务驱动的玩法已经玩不转了,这将预示着美国的衰落!这个衰落不是特朗普总统上台后的政治秀所能承担的。但他的作为却能让美元末日提早到来。报道称美国目前面临的三个问题根本无法解决:
首先是过度依赖资产价格驱动的经济增长,过去半个世纪,美国几乎所有重大经济决策都是为了提振资产价格,这意味着美国更加依赖资本市场。美国家庭的股票投资比例已达26%,接近历史最高水平,分析师卢克·格罗曼(Luke Gromen)在1月份的报告中指出。
“如果股市下跌幅度过大并持续走低,美国经济将陷入绝境!目前大多数分析师认为,美股估值虚高,未来不可避免的进入大幅度回调!
第二个问题是过去几年私营部门债务和杠杆率的急剧上升。企业从私人信贷市场借款的现象一直在蓬勃发展,尤其是从那些被认为风险过高而无法获得银行贷款的公司,这些信贷都将在2027年前到期。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前金融稳定高级顾问、现任美国消费者联合会投资者保护主任科里·弗雷尔表示:
“如果在大量私人信贷到期的同时,商业环境出现下滑,那么可能会出现多起破产事件。”这最终不仅会导致影子银行倒闭,还会导致正规银行部门出现问题,因为正规银行部门受非银行实体的影响比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时要大得多。
第三个重大的问题是特朗普政府对监管执法采取松懈态度、裁减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员工并解散消费者金融保护局的情况下将给美国金融体系带来额外的风险。报道称,下一场金融危机就将来自于这些领域。
拉纳·福鲁哈尔
这篇报道的作者是拉纳·福鲁哈尔,英国《金融时报》美国商业专栏作家和副主编,多次发表关于美国经济与全球经济发展趋势的文章,他一直认为未来将会加速向两极金融体系转变——一个体系基于美元,另一个基于人民币。特朗普这次对全球发动的关税大战,将会让这个进程加速。
拉纳·福鲁哈尔认为美元资产被高估(或者说是泡沫)问题确实相当严重,美国政府、美联储以及华尔街资本一起推高了美国资产,这些从美国那些上市的巨无霸公司就能看出来,比如中美新能源汽车的头部企业比亚迪和特斯拉的对比:
比亚迪一年几十款新车发布,一年卖427万辆车,特斯拉两款老爷车包打天下,一年只卖178万辆车,比亚迪的竞争力比特斯拉强的多,特斯拉市值却是比亚迪的近6倍,很显然这是一个非常反常的现象,美国企业的市值正在被虚高的泡沫掩盖真相。
以比亚迪和特斯拉对比,很多网友都有不同意见,为避免大家吵架,下面以中美GDP构成作为对比依据,或许这样对比各位会觉得更公平一些:
2024年美国GDP的总量为29.2万亿美元,消费占比为67.95%,私人投资占18.07%,政府消费投资17.10%。消费品类中服务消费占46.55%,包括居住消费、医疗保健以及邮政、物流与娱乐服务、餐饮等;商品消费支出占21.4%,包括机动车以及零部件、家用电器设备、食品饮料与服装鞋袜帽等,具体结构如下:
从这张表中可以看出,居住消费3.5万亿占比12.18%和医疗保健3.3万亿11.35%,分别名列第一和第二,那么中国的GDP结构占比数据又是怎么分布的呢?
上图是国家统计局在2025年1月18日发布的“2024年四季度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初步核算结果”中整理而来,其中工业产值占比最高,为30%,在这30%中制造业占比24%,也就是说中国的GDP有将近1/4是制造业提供的。
相信有网友认为,美国是消费型国家,消费类支出占比很高很正常,但事实上美国的消费相当“畸形”,租房支出、医疗费用支出占比很高,医疗费用之高昂全球闻名,大家最熟悉的案例是润人甜甜圈去看医生,聊了几分钟未做任何检查,结果账单显示要支付5670美元,直接把甜甜圈给整破产了!
还有一个是居住消费,大部分是房租,另外还有律师费、保险费、食品饮料等,美国2024年律师费高达1.7万亿美元,据中国统计数据来看不会超过500亿人民币。从这个结构来看,美国是属于典型的内耗型消费,从中国进口的商品,到美国后加价数倍甚至十倍销售,这些名义上的GDP很高,但这个虚高的GDP对经济发展一点意义都没有。
美国就相当于一个极度虚胖的胖子,看似很高大威猛,但已经病入膏肓!中国的GDP看起来不高,但却是实打实的。如果按购买力平价指数计算,中国2023年名义GDP为17.7万亿美元,PPP调整后为30.3万亿美元,早就超过了美国,并且中国的GDP是非常硬核的制造业为主体,“抗击打能力”极强!
美国GDP注水比例已经很高,英媒《金融时报》认为其在某个时候重新估值是必然的。目前美国在国债超过36.6万亿,2024年财政收入4.8万亿的情况下支出超过6.6万亿,赤字高达1.8万亿,而2025年赤字比例更高,然而在这样一个时刻,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关税大战,遭到了中国强大的阻击。
目前美国内已经从加征关税后的价格上涨导致的通货膨胀危机正逐渐演变成严重的供应链危机,美国股市、债市和汇市暴涨暴跌,全球投资者对美国极度不稳定政策实施信心全无,美股估值虚高随时可能进入大幅度回调!
目前的态势非常微妙,原本多个准备与美国谈判的国家已经开始与中国接触,并以此作为与美国谈判的资本,无论是把中国当成挡箭牌还是真心与中国合作,在这个时刻对于美国来说都是坏消息,然而美国自我感觉却一直很好!
4月28日,《联合早报》报道称,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星期天(27日)接受ABC专访时表示,美国已经在中美对垒中占得上风:
“在博弈论中,这叫战略不确定性。你不会告诉谈判方最终结果是什么。”
“没有人比特朗普总统更擅长创造这种优势。”
贝森特表示美国公布高关税列表就是美国大棒,同时美国也拿出胡萝卜,鼓励各国来找美国谈判,各国必须取消关税,必须取消非关税贸易壁垒。停止操纵货币,停止补贴劳动力和资本,然后美国可以和各国谈判。
似乎看起来美国已经稳操胜券,但近几天来特朗普的操作完全让人无法理解,4月24日,特朗普称中美已经在谈判,但当天就被中国外交部否认。4月25日,特朗普再次声称在谈判,并且已经表示与中国国家主席通过电话,当天再次被中国驻美使馆和外交部双重否认。似乎特朗普已经慌神了,一直强调正在与中国谈判!
特朗普强调在谈判的背后是美国与各国的谈判,除了最早的托以色列和最早跪的越南外,其他国家一概没有进展,甚至连日本都在观望中美斗法的结果。而国内则是美国三大零售巨头对特朗普的“逼宫”,4月26日,沃尔玛等美国零售商据报已通知中国供应商恢复发货,并且表示,关税由买家承担。
可以确定的是145%的关税沃尔玛绝对吃不消,最多也就是3月10日加的“芬太尼”关税,这表示特朗普自4月11日晚上偷偷公布的豁免清单外,又对三家零售商的进口予以关税豁免了。中国在谈判上吃过特朗普的亏,所以这次绝不会匆匆忙忙就和特朗普谈判,除非特朗普宣布关税回到关税战前的水平。
德媒:特朗普想削弱中国 但适得其反
4月27日,德国《商报》称特朗普咄咄逼人的关税政策已经让欧洲开始重新思考欧洲的定位,与美国保持距离并靠近中国才是欧洲最大利益所在。德国《图片报》则认为,美国在中美关税大战中已经处于守势,特朗普几次三番对中国抛出橄榄枝,但中国认为没有实质性的进展毫不理会。
同时德媒还表示中国还有大招未出,比如近万亿美债,如果抛售会引发美债市场大地震;另外关于重稀土部分对美国禁售还未造成严重后果,但随着美国库存的消耗,美国制造商将举步维艰。政治学家乔纳森·克里斯托尔强调,美国不太可能赢得其发起的贸易战。德国《明镜》周刊也表示:特朗普不断提高关税,与中国争夺世界强国地位。但他无法赢得贸易战,而是有可能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
4月23日,《纽约时报》刊文指出,特朗普幻想回到美国制造的黄金时代,他认为只需要施加“惩罚性关税”,就能迫使全球企业迁移到美国建厂。可到了4月末,他却发现,现代供应链世界远比其预想的要更复杂,且关税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也远未可知。
同时《纽约时报》还披露了白宫官员私下承认严重误判了中方的反应,特朗普的团队原本认为中国会最早“请求关税豁免”,但恰恰相反,中国不仅没来谈判,反而二话不说直接“报复”,甚至在美国最后通牒后依然祭出报复措施,双方报复措施螺旋上升!
目前美国已经相当尴尬,因为完全没料到中国的不仅没有谈判反而进入绝地报复,美国完全没准备B计划,而中国的报复则让美国骑虎难下,现在美国就在死扛,但是完全不知道要扛到什么时候,美国民众的抗议,各大公司的CEO游说,各国谈判几乎没有进展,特朗普已经焦头烂额!
最麻烦的是中国完全失控了!
目前中美的状态是美国最不想看到的!3月底,美国副总统万斯在硅谷的一次峰会上演讲时称全球化已经失败,中国已经从价值链最底端成长为高端产业链掌握者,这与原先设定的情况不一样,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正在崩溃,未来极有可能被中国的多极化体系代替!
事实上美国这套全球化战略98.97%是成功的,当初美国搞全球化的目的是美国与西方盟友们掌握产业链的最高端研发设计以及品牌销售渠道等,让欠发达国家去做劳动力密集、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链,拿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并且随时会被美国和西方国家设定的套路“开盒”,所以到目前为止,绝大部分国家都倒在了产业升级这条路上!
美国是怎么具体实施操作的?套路其实很简单,美国设计了产业升级、准入标准、环保门槛、战争威胁与金融收割等五道关卡让后进国家在产业升级上只能去找美国以及美国的盟国去升级产业链;升级完了还要去认证标准,合乎标准了才能进入市场;进入市场后还符合环保,美国和盟国又可以卖环保设备,如果这些套路都不行了还可以战争威胁,搞乱地区安全资产暴跌后再回来收购。
当然战争还是比较少用的,美国用最多的还是金融收割,用美元和美债工具,不断发行美债印美元,用废纸一样的美元来换取各国用真金白银生产的产品,美元潮汐来收割各国好不容易赚来的资金,美元金融工具来威胁不就范的国家,俄乌战争开始后俄罗斯就被美国踢出了SWIFT支付体系,将俄罗斯隔离在了美元金融体系外,要不是中国帮衬俄罗斯就休克过去了!
在这一全套工具下,中美洲、日本、东南亚都倒在了崛起的路上,法国巨头阿尔斯通、日本半导体产业、汽车产业都遭到过没过的算计!但在全球各国中有一个例外,那就是中国!只有中国完全突破了美国五道关卡的重围,在中国经历过2016年美国的战争威胁后,那就只剩下美国的金融霸权最后一道关卡没有被验证!
这次关税大战刚好就验证了这个美国设置的最后一道关卡!到现在为止美国已经使出了他们能想到的所有办法,但从现在看来,美国依赖中国要大于中国依赖美国,而中国正在有计划的与美国实现脱钩,美国对此毫无办法,因为要是目前美国将中国踢出美元支付体系,那么全球各国会因为中国而加入中国CIPS体系或者数字货币支付体系,这就非常尴尬了!
英国《金融时报》的专栏作者、副主编拉纳·福鲁哈尔推测的那样出现两极金融体系转变——一个体系基于美元,另一个基于人民币;如果没有特朗普的关税战,中国还不确定中国经济是否能经受住美元支付体系变化的强大冲击,但从关税战的演绎来看,是美国少不了中国,而不是中国少不了美国,这就给中国强大信心了,中国主动发起的对美脱钩将会正式开启!
特朗普发起关税大战后美国终于一无所有,再也没有能遏制中国的工具了!
更新时间:2025-05-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