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豆堆积如山的画面,如今在中西部农场几乎随处可见。9月正是收获季,本该是农民最期待的时刻,因为往年这个时候,仓库的货物来不及装船,就会被中方抢订一空。然而今年,情况却完全不同。
自5月起,中国市场的采购量归零,过去那种靠中国买家一口气消化掉美国四分之一大豆出口的盛况,已经不复存在。美国豆农眼睁睁看着大豆在仓库里堆到溢出,价格却一跌再跌,原本丰收的喜悦硬生生变成了负担。失去中国这个最大买家,美国农民开始陷入困境,他们的抱怨和愤怒,也直接转向了白宫。
特朗普也清楚问题的严重性。大豆不仅仅是美国农业收入的重要支柱,更关系到共和党的票仓安全。艾奥瓦、堪萨斯、俄亥俄,这些农业州几乎都是共和党的铁杆支持者。如今,却因为卖不掉大豆而动摇了对政府的信心。
特朗普最初还想着靠补贴安抚农民,他一再强调会用关税收入来补偿农民的损失,还放出豪言,说等贸易战见效,农民会赚得更多。但农民的回答是:“我们等不到明年。”因为市场就是市场,大豆卖不掉,收成再好也只能烂在仓库里。补贴再多,也弥补不了失去中国市场的长期损失。美国农民心里清楚,只有恢复对华出口,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于是,特朗普开始主动放低姿态。公开喊话希望中国能把美国大豆订单“提升到四倍”,并承诺“提供快速服务”。但中方并未予理睬,反而是巴西和阿根廷趁机拿下创纪录的大订单,中国不仅向巴西港口投资,甚至还趁阿根廷临时取消出口税的窗口期疯狂采购。
美国农民看到新闻里中国进口商一口气买下20船阿根廷大豆,心里是五味杂陈。更讽刺的是,美国财政部前脚才刚给阿根廷提供200亿美元援助,后脚阿根廷就凭借政策调整拿走了中国的订单,美国农民反而被晾在一边。
对于美国的焦虑,中方则给出了十分明确的态度。近日,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再次强调,美方必须采取积极行动,取消不合理关税,为双边贸易创造条件。说白了就是中国不是不能买美国大豆,而是要看条件。如果特朗普没有诚意,哪怕是一粒大豆都不会买。
过去,中国是美国大豆最大买家,2024年采购总额高达126亿美元,占美国出口的一半。但如今,中国一方面通过调整饲料结构降低豆粕依赖,另一方面加大对南美市场的投入,已经证明了自己并不是非美国大豆不可。
这也是特朗普最难受的地方。贸易战打到今天,美国政府说是为了减少逆差,结果却是农产品出口萎缩、市场份额拱手让人。大豆被卡住,不仅是农民的生计问题,更牵动着共和党的选票。艾奥瓦州的农民直言,自己过去一辈子都投共和党,但这次若情况得不到解决,就要重新考虑支持谁。
由此可见,中美之间的大豆博弈,已经不仅是价格问题,而是政治问题。特朗普要想保住支持率,就必须解决农民的愤怒,而农民的诉求只有一个,恢复对华大豆出口。然而问题在于,美国政客习惯嘴硬。特朗普一边喊着让中国买四倍大豆,一边还搞关税战那一套,甚至美国农业部长还劝农民不要再依赖中国。
可美国都农比谁都清楚,离开中国市场根本没有替代选项。欧洲、日本、东南亚的需求量远远不够,美国大豆产量的体量,只有中国能消化。对农民而言,华盛顿的那些政治口号,换不来一笔实实在在的订单。
所以,眼下的局面其实很清晰,美国大豆越堆越多,特朗普越发焦急,中国则把条件摆在桌面上,撤关税、恢复公平贸易,才有可能恢复采购。如果美方做不到,那就免谈。这既是态度也是底线。美国可以继续嘴硬,但大豆不会凭空消失,农民也不会无限宽容,最终施压的力量还会回到白宫。特朗普能否挺住,还要看他愿不愿意真正为农民考虑,而不是继续打空洞的政治算盘。
更新时间:2025-09-29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