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7年,两只准备处境的小老鼠牵出间谍大案?

1967年10月15日,一位外国人出现在广州白云机场。据了解,他来自兰州,准备前往香港。工作人员对其做了必要检查,然而就在准备放行时却在行李箱暗格中发现了两只老鼠。盘问时,这名外国人紧张的神色引起工作人员的注意。这名外国人为了对两只老鼠反应如此不正常呢?


兰州

很快安检人员将情况反映到了北京市公安局负责敌特侦查工作的张文奇那里。当他得知这名外国人来自兰州后,便本能地警觉起来。

原来兰州当时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特别是有为原子弹和氢弹提供浓缩铀的工厂。核武器的研究和制造可是国家最高机密。要知道,那个时候我国相继成功研制了原子弹和氢弹,这给西方国家极大震动,因此针对我国核武器的敌特行动也就此展开。那么这名外国人是否与此相关呢?

基于以上信息的汇总,张文奇果断决定放行这名外国人,但给他调换了两只几乎一样的老鼠。那么被扣下的老鼠留作何用呢?

经过专家的检查,发现被扣下了这两只老鼠身上携带了放射性物质,而且数据与兰州核工业数据高度吻合。那么这名外国人究竟是谁,又为何出现在兰州呢?

张文奇

1964年,我国从英国——德国跨国公司进口了一套石油加工设备并安装在了兰州的工厂中。因此,伴随这套设备而来的就是西方的技术专家。经查,这名外国人名为乔治·瓦特,也在专家行列之中。

很快,张文奇便到兰州对瓦特进行调查。他从一名护林口中得知在树林中发报机的消息,而发报的人正是瓦特。同时,张文奇还得知了瓦特夫人将要来华探亲的消息。如果瓦特想要传送核工业信息,可能会通过其夫人这条线。

在请示了时任公安部副部长杨奇清后,张文奇便选择对瓦特身边人展开调查,其中就包括瓦特夫人。于是工作人员便对其夫人展开调查。令大家瞠目结舌的是,在瓦特夫人行李箱中竟然发现了间谍专用的胶卷、发报机,同时还有我国原子弹任务的详细数据等。

为了不打草惊蛇,张文奇等决定放走瓦特夫人,软禁并讯问瓦特。虽然我方人员并未很快得知有价值消息,但从瓦特嘴里多次听到一个人的名字迪卡特。于是兰州军方很快软禁迪卡特。在对其住处进行搜查后,张文奇迅速发现36处情报。与此同时,他们还得知了这些情报是要转给一个叫许林德的人的信息。那么许林德到底是何许人也呢?

经查得知,许林德是1965年以西德开箱检验员的身份来华。张文奇在接近许林德后发现他不是德国人,而是美国人。同时,我方还得知了许林德的真实身份是美国中情局特工,专门来到兰州刺探情报。

告知瓦特和迪卡特可能暴露后,许林德便申请提前回国。1967年12月12日,他来到北京并准备登机。然而早已布控的我方敌特侦查人员早已在此等候多时了。

抓捕许林德后,侦查人员在其行李中发现大量微型胶卷和加密情报等珍贵资料。这些证据都坐实了他们窃取我国机密的罪名。

1968年3月,经兰州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决定立即驱逐迪卡特,判处瓦特有期徒刑3年,判处许林德有期徒刑10年。至此,这桩由两只老鼠引发的间谍大案最终结束。

欢迎关注@老赵历史杂货铺​,收获历史知识,你我共同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1

标签:发报机   敌特   老鼠   兰州   原子弹   大案   我方   间谍   处境   外国人   夫人   情报   我国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