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1日到9月1日,天津迎来了上海合作组织2025年峰会,场面热闹非凡,但真正刷屏的不是会议声明,而是莫迪和普京在会场外的一个大拥抱。两人手拉手走进会场,照片和视频在网上疯传,莫迪还亲自转发,热度瞬间引爆。
就在大家还在回味这个“印俄兄弟情”的时候,9月1日特朗普突然发文称,印度在关税问题上已经向美国妥协,愿意开放市场。他紧接着补了一句——“为时已晚。”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印度真的改口了?还是特朗普又一次在虚张声势?
这场关于印度、美国、俄罗斯之间的博弈,背后牵扯的远不只是关税。早在今年年初,美国就对印度采购俄罗斯石油的行为表示不满,并陆续加码制裁。8月7日,美国先对印度商品加征25%的关税,8月27日又追加25%,税率被叠加到50%,引发印度国内强烈反弹。
印度工商部长戈雅尔在公开场合表态,印度不会在压力下妥协,任何协议都必须符合国家利益。他还强调,这50%的惩罚性关税中,有一半是因为印度坚持从俄罗斯进口石油。
印度的做法,也并非是在硬碰硬。为了减少美元依赖,印度一直在和俄罗斯推进本币结算。2025年上半年,印度从俄罗斯的石油进口占比达到35%左右,为本国节省了大量成本。这一行为显然触动了美国的神经。
此时,正值印度总理莫迪前往天津参加上合峰会。这次印度没有“特立独行”,而是与中方、俄方一同签署了《天津宣言》,还附和中方对以色列和美国在中东政策上的批评。
这在外界看来,是印度在用一种“温和但坚定”的方式回应美国施加的压力。莫迪与普京的会谈持续了整整50分钟,两人讨论了上合的未来方向,还达成了共识,支持组织扩员,并推动更多国家加入。这些举动让远在华盛顿的特朗普坐不住了。
9月1日,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声称,印度已经提出愿意对美国商品免征关税。不过,他并没有提供任何官方文件或协议作为佐证。印度方面也并未第一时间出面澄清,仅在第二天由外长苏杰生表示:“谈判还在继续,一切尚未敲定。”
这番模棱两可的回应,更加引发了外界猜测。印度是不是在偷偷向美国示好?其实,印度的左右摇摆并不难理解。美国是印度最大的出口市场,占其总出口的18%。
一旦失去这个市场,印度经济增速可能从6.5%掉到6%以下,中小企业首当其冲。而且,受关税影响最大的行业,包括珠宝、电子、汽车零部件、纺织、渔业,这些都是印度的传统出口支柱。
印度有7亿农民,农业和乳业一直是不可碰的红线。美国想要印度开放市场,让转基因农产品进入,但印度始终没有松口。即便在美国压力之下,莫迪政府也只愿在非农业领域作出有限让步。
就在特朗普宣布“印度已经妥协”的同一天,白宫也突然取消了特朗普今年秋天访印的计划,并将原计划的“四方安全对话”也一并搁置。显然,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贸易分歧,而是一次多边战略上的“敲打”。
值得注意的是,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也在9月2日对上合峰会发表了酸溜溜的评价,称这是一个“作秀式”的会议,并强调印度与美国“价值观更接近”。但这种说法并不能掩盖现实的问题——“价值观接近”并不等于利益一致。
过去十年,美国扶持印度发展制造业,想让其取代中国的地位。但结果是,美国投进去大量资金,却几乎没有回报。与此同时,印度并没有“选边站”,而是一边拿美国的投资,一边与俄罗斯深化能源、军贸合作。
印度从俄罗斯进口武器的比例高达36%,关键装备如S-400导弹、苏-57战机等都来自俄罗斯。这些合作项目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取消的。
面对美国的高压制裁,印度的应对方式是“稳住俄油、强化上合、放缓谈判”。私营炼厂如信实、Nayara等企业依然承担着近一半的俄油进口任务。这些企业现在最为纠结,因为一旦减少俄油进口,成本将迅速上升。
印度政府已经评估过,一旦减少俄油,国际油价有可能涨到200美元一桶。这对印度经济来说,是无法承受的压力。所以就算美国再怎么施压,印度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全配合。
特朗普的“为时已晚”,听起来更像是谈判的一种策略。他一向擅长通过媒体放大自己的筹码,把对方的让步说成胜利,再反过来对国内选民表功。
但印度明显也不是吃素的。他们知道美国也不可能真的放弃印度这个市场。印度说到底只是想保留选择的空间,不愿被美国“绑定”在遏制中国的战车上。
上合峰会提供了印度一个“有选项”的舞台,既可以参与区域合作,又能在与美谈判时增加筹码。中国作为东道主并没有高调介入,但平台已经搭好,规则已经摆出,让印度自己来判断怎么走才最合适。
有分析指出,印度未来可能会加快与非洲、拉美、中东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议,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同时也会继续参与上合组织、金砖国家等区域合作框架,以期在多极化的格局中找到更平衡的位置。
对中国来说,关键是稳住机制、拓展合作、增强区域产业链的稳定性。不需要直接对印度说教,也不必为美国的焦虑买单。只要平台足够可靠,印度自己就会做出判断。
这场美印之间的博弈还远未结束。但可以确定的是,印度已经学会了“鸡蛋别放在一个篮子里”。而特朗普所谓的“为时已晚”,也许只是又一次谈判前的虚张声势。
莫迪这次访华,确实打出了几张关键牌。但在中美俄三方压力下,印度左右腾挪的空间也在迅速变小。接下来的谈判,才是真正考验印度“战略自主”能力的开始。
信息来源:
[1]“莫迪与普京在中国打得火热,不理特朗普气噗噗” 观察者网
[2]美印关系转冷之时,莫迪与普京会面肯定印俄“特殊关系” 界面新闻
更新时间:2025-09-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