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过了40岁,都会觉得掉头发厉害。洗头时青丝如瀑般簌簌掉落,一大把一大把的。枕头上发丝凌乱,目之所及皆是。
更堪忧的是,额头与头顶发量渐稀,瞬间让整个人尽显老态。
大家可能觉得是遗传,但医生说,生活习惯和作息才是关键。尤其是睡觉,对头发的影响比你想的还大。
头发的生长要靠毛囊,毛囊需要足够的血液和营养。
这些东西跟身体里的激素和神经系统有关。
长期睡不好或者睡不够,身体的激素就乱了,毛囊没法好好吸收营养,就会“休息”,头发就容易掉。
现在很多人都是“熬夜型脱发”,中年人白天忙工作,晚上不舍得睡,结果头发越来越少。
研究也证明了这点。2019年有个调查显示,每天睡不够6小时的人,掉头发的几率比正常睡眠的人高30%左右。
所以说,睡觉不光影响精神,还直接关系到头发能不能保住。
特别是40岁以后,身体的修复能力下降,毛囊更脆弱,再不注意睡觉,那就更容易掉头发了。
那么,哪些睡觉的坏习惯最伤头发呢?
医生说了,下面这三点一定要注意:
第一,别老熬夜。
很多人晚上喜欢玩手机、看视频,觉得晚睡没啥,第二天多睡一会儿就行。
其实不是的。人体的激素分泌是有规律的,晚上11点到凌晨2点是生长激素和褪黑素分泌的高峰期,这段时间不睡觉,毛囊的修复和再生就会受影响。
时间长了,头发掉的比长的快,就越来越少了。
有研究发现,上夜班和长期熬夜的人,掉头发的几率比普通人高一倍。这说明睡眠不规律对毛囊伤害很大。
很多人40岁左右的时候,觉得年轻时熬夜没问题,但到了中年,身体修复能力差了,熬夜的坏处就显现出来了。
第二,睡觉时间别一会儿长一会儿短。
有些人一周有三四天只睡五六个小时,周末就睡十几个小时补觉。这样会打乱生物钟,让激素水平不稳定。
毛囊需要在稳定的内分泌环境下才能好好生长,这样不规律的睡眠,会让毛囊一会儿缺营养,一会儿又刺激过度,时间长了容易“休息”,导致大面积掉发。
在我看来,这种“补觉”其实最伤身体。
很多人觉得周末补觉就能弥补熬夜的危害,但医学上已经证明,规律作息比补觉更重要。
2017年有个研究显示,睡眠不规律的人,就算总睡眠时间够,还是更容易出现代谢紊乱和掉发。
所以别指望补觉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每天尽量在同一时间睡觉和起床。
第三,睡前别太兴奋。
这里不光是指喝咖啡、喝酒,还包括情绪激动、长时间玩手机。
咖啡因会让人兴奋,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睡不着;酒精虽然能让人快速入睡,但会减少深度睡眠的时间,导致晚上容易醒;而长时间看手机屏幕,也会干扰褪黑素,让人更晚才能睡着。
结果就是,表面上睡了7小时,但实际上深度睡眠不足,身体和毛囊都得不到修复。
毛囊是很活跃的组织,深度睡眠不足的时候,血液循环不好,营养供应不上,毛囊很快就会萎缩。
2020年有个调查显示,深度睡眠不足的人,头发掉的厉害的比例接近40%,而深度睡眠充足的人只有15%左右。差别很大。
除了这三点,环境也很重要。
比如长期睡在不通风的房间,或者枕头不干净,都会影响头皮健康。但这些问题跟睡眠本身比起来,影响要小一些。
医生也说过,40岁以后,毛囊的数量会自然减少,这是没办法改变的。
但能不能让头发掉的慢一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生活习惯。
睡眠就是很重要的一点。如果能保证每天睡7到8个小时,作息规律,毛囊就能得到更好的修复和保护。
我觉得,防脱发不是靠贵的洗发水、护发素,也不是靠偏方,而是先好好睡觉。
睡眠稳定了,毛囊状态就会好很多,再配合健康饮食(多吃富含蛋白质、铁和维生素的食物)、适当运动,效果会更好。
总的来说,过了40岁,头发好不好不只是外表问题,更是身体状况的反映。
别等到头发掉了一块一块的,才意识到睡觉的重要性。记住上面说的这三点,坚持下去,掉头发的速度肯定会慢很多。
也就是说,真正保护头发的秘诀不是各种护发产品,而是每天老老实实睡个好觉。头发爱不爱掉,其实跟你怎么睡觉有很大关系。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秃头与缺血性心脏病[J].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1997,(02):87.
更新时间:2025-09-0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