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访罗瑾墓
▓ 下关人
8月3日下午两点时分,热辣的太阳挂在天空,下关王震与罗杰士还有老许,来到南京江宁铁心桥普觉寺墓园。树上的知了拖着长长的叫声像是和来人打招呼,仿佛又在问:你们怎么这个时间来墓园祭扫呀?
三人上午才做完一场相关主题活动的现场讲解 ,刚刚从毗卢寺出来,简餐果腹后,就直奔普觉寺。
三人来这里是要拜祭两个人,因为这两人与毗卢寺有关、与“京字第一号”日军南京大屠杀罪证有关、与判决战犯谷寿夫死刑有关。
两人的名字大家应该猜到了,就是罗瑾和吴旋。
想必他们的故事现在已家喻户晓,因为电影《南京照相馆》就是基于他们的真实事迹创作的,只是很可惜,电影没有提到他们的名字也没法为观众介绍真实的历史事实。
南京照相馆原名华东照相馆,学徒罗瑾在洗印照片时发现一批记录南京大屠杀的照片,于是他偷洗了30多张,并用一个小本子选了16张照片装订成册。
罗瑾在相册封面左上方画了一个心,心下面有5滴血;在右下角画了一把日本军刀,刀下也有一滩血。1995年南京电视台采访幸存者罗瑾时,他说,这是国耻!他还在这个相册封面的右上角斜着写了一个“耻”。这本相册罗瑾收藏了两年多,后遇上大清查,他把相册藏到毗卢寺,后离奇失踪。
原来,这本相册被另一位南京人吴旋发现,后在南京大审判中成为日军大屠杀的关键证据。
罗瑾珍藏的日军屠城血证
吴旋和罗进两位老人分别于1998年和2005年去世。
吴旋和罗瑾两位老人一同参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既欣慰又遗憾的是,在园区工作人员的协助下,很快就确认了罗瑾墓的位置,而吴旋或吴连凯的名字始终查不到相关信息。
烈日下,三人在偌大的园区里转了很久,始终无法找到具体位置。周围上上下下密密麻麻的墓碑,即使已经到了要找的安字区墓园,分头寻找了几十分钟也还是没找到罗瑾墓碑,园区太大了。此刻三人已经大汗淋漓,矿泉水也喝完了,实在是一筹莫展。
正犯难时,从园区高处密林里走出来一个戴着草帽,手提拎袋,看样子60来岁的村妇。上前招呼,方知她是刚帮人描完墓碑下来的。
请这位热心大婶引导,三人终于找到了罗瑾墓碑。
遗憾的是,酷暑之下,普觉寺墓园里里外外人影难觅,从大门外到服务中心,都没有一般陵园常见的鲜花香火销售点。大家只能以松枝代替鲜花,又借了大婶的红绸带扎个心愿结,三鞠躬向这位平民英雄表示深深的敬意。
或许是好奇,或许是拿了酬金想多帮帮忙,大婶一直站在旁边。见此情景,好奇地问道:这是你们什么人?
老罗向她简述了罗瑾的故事。大婶听后爽利地说:应该给他做个大墓!
下山后,树荫下的车身被蒸得滚烫,大婶亦是满头大汗,她有点不好意思地问:师傅,你们可有矿泉水啊?
王震毫不犹豫上车翻找,把仅剩的一瓶矿泉水递了过去。
此刻,太阳依然那么地辣,强烈的紫外线下三人商量想看看还有什么办法寻找吴旋先生的墓地,但没有任何线索之下最终也只能作罢。
没有鲜花,终有遗憾。已经回到城里,三人忍不住还是寻到一家花店,买束鲜花,重又折返回罗瑾墓地,恭恭敬敬献上了南京市民的共同心意!
原载微信公众号《下关往事》
更新时间:2025-08-0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