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土豆

烧 土 豆


文/原林


农历的七月十五中元节,按照家乡的传统习俗,我须回雁北老家上坟祭祖。

独自驱车穿雁门北上回乡,沿途看到家乡的变化不大,田野的庄稼长势都很喜人,村里的庄户人都在等待着收秋。回到村子里,看到满大街的在修路铺路,弄的路面坑坑洼洼,非常的难行不便,有些街巷还需绕行。

回乡上坟之余,我顺便去了几个住在恒山脚下的好友家里串门。好友们皆都很热情,又是割肉炒菜,还给包了饺子,盛情款待,很是开心热闹。

在临返太原的前一晚,峪口村一位至交老友很是关切地询问我,想吃什么?

我思考片刻,颇为认真的答曰:“烧山药(土豆)吧。”

“除了烧山药(土豆),还要啥?”老友情真意切的追问。

“材火烧山药(土豆),就上大葱,腌苦菜,腌烂腌菜就足矣。”我口气满满的答道。

“就这些??”

“嗯,就这些!”

老友打了一个OK的手势后,就着手准备了。

黄沙口的土豆弄了半蛇皮袋,干玉米芯和果木材劈了一堆;冰箱里的冻苦菜拿出来解了冻,邻居家的腌豆角也端过来一大碗…。

在自家院子的空旷地,先把掺和着木材的玉米芯点燃,待大烟火过后,呈红碳火时放入一层土豆,再覆盖一层厚厚的果木继续燃烧…,直到果木也烧到碳化后,就趁势用炭火把土豆都埋堆了起来,让炭火慢慢地捂烧着……。

趁着土豆还在烧的档间儿,老友用铁锹在院子的一隅,挖了一捆自家栽种的大葱。厨房里,用葱花、蒜末加陈醋调拌的苦菜也齐了活儿。紧接着腌萝卜条,酸辣可口的腌黄瓜,洗好的大葱,腌豆角,烂腌菜也都陆续的端上了炕,腌菜和大葱皆具备,就差主角———烧土豆入席了。

此时,夜幕已渐渐降临了,友人把家里和院外的灯都打开了。顿时,使得整个家里院外都亮堂了起来。宽整的院子,红彤彤的灯笼,明亮的家舍,旺旺的材火,都印入在眼帘。那情那景如同过年一般,让人那么的舒坦;那么的舒心。

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漫长等待,木炭火已渐熄,用木棍扒开碳火堆,一股土豆的焦香味扑鼻而来,闻着倍儿香,一个个烧的炭黑的土豆随即便滚落了出来。一个细眼的铁筛,把焦黑层蹭磨掉,露出了焦黄色方可朵颐。

不一会儿的功夫,十多个热乎乎,圆滚滚,散香味,被铁筛磨成黄黑相间的烧土豆便端了炕,众人一片欢呼。先人手一个,一掰两半,沙糯可口,香气腾腾。盘腿坐在热乎乎的炕上,左手烧土豆,右手握大葱,一口烧土豆,就一口大葱,再来口腌菜。吃的过瘾,吃的畅口。一干众人,连烫带呵的,吃了个痛快。直吃的两手黢黑,脸嘴花黑,烫的呲牙咧嘴,满嘴啧香,一个沙软的土豆,就一苗大葱,吃的很是过瘾。

几个软沙的烧土豆就着辣辣的红皮大葱下了肚,我直呼过瘾啊过瘾。魂牵梦绕了多少年,再饱饱吃顿材火烧土豆的梦终于圆了。友情与乡情再加上这份简单的快乐,让我有了足足的满足感和幸福感。黑黢黢烫乎乎的烧土豆,也似乎诠释了游子对家乡的难忘情怀;还有对儿时美好记忆的一种情结。此时此刻,人生如果静止的话,我想这就是永恒的幸福与乡愁吧。

人间最寻常之烟火气,最能沁暖游子之心脾。











作者简介:原林,山西浑源人。山西省政协智库专家,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国家级工艺美术师。作品散见于 《文史月刊》 《山西文学》《山西日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晚报》等报刊及各网络平台。除业余写作外,对收藏和紫砂工艺制作也颇有专研,师从中国收藏家协会副会长许若军先生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李昌鸿先生。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0

标签:美食   土豆   大葱   腌菜   果木   老友   过瘾   山药   山西   山西省   院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