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默 达
许多消费者有“囤券”的习惯,然而最近部分平台的相关服务退费出现故障,让不少人高呼中招。
有用户发现多年前的订单显示“退费失败”;有的看似退款成功,但不仅没有按原路径退回,退款时间也对不上。频繁的小额消费谁会时刻关注?用户的钱就这样滞留了几个月甚至是几年。
这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一直以来备受争议的“自动续费”功能,许多人抱怨扣费时没有提醒或是不够清晰,平台后续却不允许退款,导致白白花了冤枉钱。“自动退费不主动,自动扣费很积极”不免让人生疑。难道真如平台的解释,“是故障”“问题出在支付渠道”,那为何在扣费时一切正常?还是说平台查账即可轻松排除故障,只是解决问题不够积极主动?
在消费者看不到的地方耍小聪明,不应是负责任的企业所为。既然将“放心囤”“过期退”作为卖点,就应主动排查问题,积极修复信任,优质的服务显然不应该是消费者一直催。
【作者】 张宇驰
南方评论
更新时间:2025-08-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