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最佳睡眠时长,有些朋友相信“黄金8小时”的说法,也有人认为每天睡4、5个小时就够了。到底哪种说法更科学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01 睡眠和全因死亡率有什么关系?
海外顶级医学会杂志上发布的一项研究,推翻了很多朋友心中睡眠的“8小时黄金标准”。这项研究对32万名亚洲成年人进行了长达14年的随访,探讨了成人睡眠时间和全因死亡率之间的关系。
结果发现:每天睡眠7小时,我们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疾病、癌症等问题导致的死亡风险将降至最低点。在男性中,与7小时的睡眠相比,每天睡8小时、9小时甚至10小时的人,全因死亡率分别升高了9%、18%和43%;而如果睡眠不足5小时,全因死亡率会升高16%,且心血管疾病风险也会大幅提高。
女性的情况与此类似,每天睡眠超过7小时或不足7小时,均会导致全因死亡率升高。
除此之外,当睡眠时长达到10小时及以上时,男性和女性的全因死亡率都在最大程度地升高,分别增加了43%与55%。也就是说,睡眠时长或许并不是越久越好。
02 推荐这个时间入睡
除了睡眠时长,入睡时间对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调查发现,国人的平均入睡时间为00:18。而人体的“最佳入睡时间”是几点呢?相关研究表明:可能是晚上10~11点。牛津大学的研究显示,在晚上10~11点之间入睡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最低。以此为基准,在晚上11~12点以及午夜12点之后入睡的人,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分别高了12%和25%。而晚上10点之前入睡的人发病率高了24%。数据表明,太早和太晚睡都不好,10~11点之间睡也许最健康。研究人员推测,这是因为晚上10点是我们身体分泌褪黑素的“黄金时间”,在此时迎合困意睡觉,会达到最佳的睡眠质量和身体恢复效果,一旦错过这个时间,睡眠质量可能就会大打折扣。
03 运动可以为睡眠不足的人群带来抗炎益处
《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约有48.5%的成年人深受入睡困难、易醒、失眠、多梦等睡眠问题的困扰。这些“无效睡眠”可能会导致次日疲劳感累积、免疫力下降,长此以往甚至可能引发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认知功能受损、偏头痛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近日,一项新研究发现运动可以为睡眠不足的人群带来抗炎益处。
这篇发表在国际运动科学期刊《Journal of Sports Sciences》的研究显示,睡眠不足增加身体炎症水平,每天进行20分钟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能够缓解相关炎症水平。
研究人员分析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检查调查队列中2113名睡眠不足的参与者,睡眠时长不超过7小时被认为睡眠不足,通过加速度计测量了参与者的身体活动信息,包括久坐、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轻度体力活动,并通过血液样本测量了C反应蛋白水平。
研究结果发现,对于睡眠不足人群而言,每天进行20分钟的中度至剧烈体力活动时,抗炎益处最大。
▲ 睡眠质量差+不运动,危害放大
最近悉尼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质量差还不运动的人,全因死亡风险、癌症死亡风险、心血管病死亡风险分别比「健康睡眠+高水平运动」的人高了57%、45%和67%。
▲ 睡眠质量差但爱运动,危害「抵消」
对于不运动或者运动水平低的人,睡眠质量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是很明显的,睡眠质量越差死亡风险越高。 而把运动量提升起来之后,睡眠质量对死亡风险的影响就低了不少。
那些睡眠质量不佳,但能保持高水平运动量的人,全因死亡风险的升高幅度降低,尤其是死于癌症的风险几乎没有因睡眠差而增加。 研究人员称,其中原因可能是增加的运动抵消了炎症,或减少了葡萄糖代谢的不规则性。
悉尼大学的人口健康研究员伊曼纽尔·斯塔玛塔基斯说:“睡眠和运动对健康都很关键,考虑到运动或许比睡眠更可控,研究为激励人们多运动提供了更多依据。”
那么,什么运动最有利于
人们的睡眠呢?
近日,一项发表于《英国运动医学开放获取期刊》的研究显示,睡前4小时内,每半小时做一次3分钟的体重阻力运动,可以使睡眠延长30分钟。
该研究由新西兰奥塔哥大学研究团队完成,所谓体重阻力训练,即利用自身的体重作为阻力,无需借助器械来完成的训练项目。
报告中提到的“体重阻力运动”包括深蹲、提踵(俗称“踮脚尖”)、站立膝盖抬高并直腿髋部伸展,每个项目20秒,一共进行三轮,共计3分钟。
实验开始前,参与者平均每天睡眠时长为7小时47分,久坐时长为10小时31分,身体活动时长为4小时55分钟。
实验干预后,体重阻力训练可以使参与者的平均睡眠时长增加29.3分钟。
该研究还显示,睡前进行该训练,不会扰乱后续睡眠和身体活动。
抗阻运动推荐
TOP1 ·深蹲
加强大腿、臀部和腰部肌肉,提高下肢稳定性和力量。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脚尖略微向外,保持身体直立;在下蹲时,膝盖应与脚尖同向,避免膝盖内扣或过度外展。
TOP2 ·平板支撑
锻炼整个核心肌群,提高躯干稳定性和耐力。在整个动作过程中,保持腹部肌肉紧绷,以维持稳定;脚跟与肩同宽,脚尖略微向外。
TOP3 ·俯卧撑
俯卧撑主要锻炼胸大肌、三头肌和前锯肌。面朝下平躺在地面上,双手与肩同宽,手掌平放在地面上,手指向前或略微向外;双脚并拢,脚尖着地,身体成一条直线,从头到脚保持直线。
TOP4 ·仰卧起坐
锻炼胸部、三头肌和前锯肌。面朝下,双手与肩同宽,手掌平放在地面上,双脚并拢,身体保持一条直线;下降时,慢慢弯曲肘部,身体下降,直到胸部几乎接触地面;上升时,用手臂的力量将身体推回到起始位置。
TOP5 ·弹力带
使用弹力带进行肌肉力量训练,可选择调整不同强度和部位的练习,适合40岁以上人群的特定需求。
更新时间:2025-07-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