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A股市场高开震荡,盘中小幅上冲后迎来跳水。此后,沪深两市偶有小幅反抽,而创业板强势拉升下依然保持强势。最终,沪深两市全天走低,延续昨日以来的调整,而创业板则继续保持相对强势。实际上,自8月27日的急跌开始,市场短期波动加剧,进入强势震荡区间。而期间的调整,是牛市进程中的自然现象,本质上是资金再平衡与风险释放的过程。
整体看,短期市场的调整,是多方面原因的结果:
内部层面,创业板等指数前期累积了巨大涨幅,技术上存在强烈的调整需求,同时科技、医药等板块估值处于历史高位,与金融、周期等仍处低位的板块形成明显估值分化,市场本身存在内在的估值收敛动力,再加上部分机构和个人投资者从高估值板块获利了结,转向低估值滞涨板块,这一调仓换股过程必然引发市场波动;
外部层面,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使外部环境反复,对市场风险偏好形成间歇性压制,而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在高位的震荡,也通过情绪传导对全球资本市场产生影响,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调整态势。
尽管调整,但整体看,这里仍是牛市当中的正常调整,而并非行情的终结:
首先,宏观逻辑未变。本轮行情背后的核心驱动因素(如经济复苏预期、政策呵护、流动性合理充裕、资本市场改革深化等)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逆转。最近的调整更多是基于外部扰动、内部短期资金行为和技术面需求;
其次,市场护盘和个股调整现象并存。昨日和今日指数调整之际,均有部分权重板块以及权重股的护盘,而个股大面的下跌,恰说明市场的结构性特征。权重板块和权重个股的阶段性护盘,在一定程度抑制了指数大幅回调的空间,而题材股、高估值板块的调整属于正常的风险释放。这有利于行情走得更远,而不是全面的崩盘;
此外,以史为鉴,A股历史上几轮典型的的牛市(如2005-2007, 2014-2015, 2019年初)看,中途出现超过10%甚至更深的回调屡见不鲜。这个过程,调整多是短期资金博弈引发,如两融余额激增、散户跟风追高等行为导致市场过热,而核心矛盾未变下调整不会改变中长期趋势。但最终结果看,都在核心逻辑的推动下创出新高。而这个过程,实际上急跌往往比阴跌更健康,因为释放风险更快速、更彻底。
在此之下,需要理性看待牛市途中的调整,并在当前市场波动中,从仓位管理、板块配置和风险控制三方面入手,优化持仓结构:
1、仓位管理上,采用金字塔式动态平衡,保留底仓持有低估值蓝筹与高景气成长股以对冲波动,机动仓位用于波段操作,同时预留现金应对极端情况;
2、板块选择聚焦三条主线:政策红利端关注受益于“人工智能券”的AI+产业及业绩兑现期的消费复苏板块,景气改善端布局海外订单增长的高端制造与库存低位的资源品,防御端配置黄金与高股息品种,同时规避前期涨幅过大的纯题材股与高位科技股;
3、风险控制方面,如果北向资金持续出逃、两市成交持续萎缩在2万亿下方以及指数迎来破位,短期需要积极做出仓位的调整。尤其是仓位较重者,需考虑适当的止盈止损。而仓位较轻者,则可考虑逢低分批布局。
最后,需要共勉的是,心态和投资纪律往往是应对波动的关键。牛市的进程必然是曲折的,需要适当保持耐心,并给予市场的消化时间。在此过程中,依然要拒绝追涨杀跌,盲目追逐日内热点,坚守自己的投资逻辑。同时严格控制仓位,不轻易使用杠杆。对于市场整体的表现,其短期由情绪主导,长期由价值决定,当前调整正是从情绪投票向价值称重过渡的阶段,理性看待波动是应对行情的核心。
更新时间:2025-09-0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