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记者 刘金 文/图)5月14日,咸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决战决胜‘十四五’”系列发布会首场,咸阳市秦都区常务副区长段朋泊,渭城区区长张永强,兴平市市长马鸿分别围绕高质量发展路径作出部署。
秦都区乡村振兴与营商环境双突破。秦都区紧扣“十四五”目标,深化“三个年”活动,聚焦“八场硬仗”推进市域发展。2025年将“千万工程”经验融入乡村振兴,出台财政金融支持政策,培育马庄红薯粉条、双照设施蔬菜等特色产业,打造3个集体经济示范园及省级示范村。2024年数据显示,全区粮食产量4.6万吨,蔬菜产量12.98万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三年增长超6%。
在营商环境方面,秦都区以“招引—建设—生产”为抓手,推行“标准地+承诺制”试点改革,实现“地等项目”;设立6个“秦小驿”政务驿站,构建“家门口”审批体系;出台涉企行政执法11条“铁规”,落实“平静工作日”及首违不罚机制,擦亮“秦恳办”服务品牌。
渭城区三产振兴与文旅融合再升级。渭城区扎实推进三产振兴、城市更新、文化提升、社会治理“四大工程”,2025年一季度实现生产总值增长6.1%、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9%的“开门红”。文旅融合方面,渭城区以“全国首个时空对话型历史城区”为定位,推进咸阳老街品牌塑造:联动“秦时明月·梦回咸阳”夜游项目争创4A级景区,实施街巷微改造打造沉浸式场景;培育“秦文化推荐官”,开发研学游及文创产品;引进康养、非遗等业态,构建“日游夜演”全链条体验。城市更新领域,渭城区完成32个棚改、120个老旧小区改造,贯通交通节点并推进文汇公园等项目,持续提升城市品质。
兴平市科创驱动国家级高新区创建。兴平市2024年实现生产总值310.12亿元,规上工业总产值320.8亿元。2025年锚定国家级高新区创建目标,以“325”思路构建“一区六器十平台”创新体系:聚焦“三航一新”产业集群,建成6家孵化器及10个科创平台,落地6家省级航空电力研发中心;加速三航科技创新产业园建设,依托秦创原“卫星岛”强化区域协同。
三区(市)以营商环境、文旅融合、科创体系为突破口,全力推进“十四五”后半程攻坚。咸阳市将紧抓“西咸一体化”机遇,锚定2025年目标,提速建设现代化“西部名市丝路名都”,助力关中平原城市群高质量发展。
更新时间:2025-05-1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