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都是我瞎猜的。
罗永浩对李想的访谈里,曾经起过这么一个话头儿,在年轻时有没有那么一些时刻,确认自己今后能做很大的事?
李想的回复是并没有,一直自认比较平凡。
罗永浩的访谈节目上线还不多,已有明显习惯,其中一个便是“借问嘉宾来讲自己”。
这次也不例外,他想讲自己小时候就有过能做大事的自我确认。
现在他成了头部网红,在普通人看来已经是足够彪悍的人生,甚至已有共识:网络吵架很难有人击败他。
但这是不是他曾经期望的“大事”?
我的判断,并不是。
如果可以选择,他应该更希望像李想那样,操盘一个千亿级别的科技公司。
他并不想对标郭德纲,而想成为乔布斯。
这可能是他放过西贝的心理源头。一,自己也创过业,且声势浩大地失败过,知道理想主义地赚钱这件事是多么难;二,他并不想深度得罪企业家群体。
反过来,罗永浩只不过随口吐槽,贾国龙为何反应过激?连“黑嘴”“黑社会”这样的词汇都用上了?
一方面有贾国龙对羽毛的爱惜,自禀厚道待人,与于东来类似。对企业很自信,感情也深,对“污蔑”无法忍受——明明没有预制菜,凭什么乱说?
另一方面,也有以贾国龙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家,对罗永浩的不以为然,隐藏着情绪。
在罗永浩与俞敏洪之争里,大部分企业家内心会站在俞敏洪一边。在他们看来,罗永浩是一个不知感恩,倒反老东家的二五仔。
虽未明面发声支持俞敏洪,但情绪一直在,对罗永浩早有偏见。
于是,明明可以把罗永浩的发言当做一般顾客吐槽,忍忍就过去了,却没有忍住。
人看不见自己隐藏的情绪,甚至不愿意承认。
贾国龙并不是不能接受顾客吐槽,甚至西贝还专门有老板请客让顾客吐槽的视频节目。
理性是情绪的努力,又一次得到印证。
而罗永浩放过西贝,一方面是年纪大了人的性格确实会发生变化,另一方面,成为乔布斯那样的人物,是罗的向往,他内心是尊重企业家的。
罗永浩横跨两个圈层,一个是娱乐圈,以脱口秀为代表,一个是科技圈,以企业家圈层为聚。
在已经播出的访谈节目里,李想与何小鹏是前两位,显然是在他策划之中,他们是新生代企业家。
何广智刚刚夺冠,这个热点不能放过,却未必在前期规划中。
五条人仁科的访谈,我都能感觉到老罗的漫不经心——他俩其实并不能共情。
罗在娱乐圈如鱼得水,但他的心却在别处,在科技圈与企业圈。
我姑且妄自揣测,罗永浩的“大事”,应该是真正创造独特价值,做一些别人做不到的、推动社会进步的事。
乔布斯造出苹果让人类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算。
马斯克造出星舰想让人类成为跨行星物种,算。
直播卖货,讲脱口秀逗小孩儿们笑,不算。
讲笑话是当下不得不的苟且,未来科技才是他的星辰大海,诗和远方。
只是他的技能点没有长在做企业那个方向,而是长在嘴上。
卖货和脱口秀,是为了赚钱,跟梦想无关。
十字路口的访谈,可以约到李想这些人,跟他们聊聊天,寻找自己仍然活在那个梦里的证据。
所以,其他人不要再讲罗永浩不是个好的访谈者了——好的访谈者应该突出嘉宾,把自己放小,而罗永浩总是时不时插话,绕回到做锤子时的自己,如何如何,意思是我懂,我懂。
他做访谈节目的目的,从来不是成为一个好的访谈者。
企业家的世界,是一个不做大多数的世界,是一个“人类不感谢罗辑”的世界。
罗永浩可以轻易撩拨起广大人民的情绪为己所用,但他的心却和那些少数人共情:乔布斯、马斯克......未必明确包含贾国龙,在贾在那个模糊的少数人群体里。
人们都支持我,但我只感觉聒噪。
(结束)
更新时间:2025-09-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