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22州陷经济衰退,多家机构警告美国经济衰退,高关税成罪魁祸首

从东海岸到西海岸,经济衰退正在向22个州蔓延。

美国 2025 年二季度 GDP 以 3.8% 的超预期增速惊艳市场时,东海岸的工厂却在悄悄缩减产能,西海岸家庭的账单金额正不断攀升。

普通工薪阶层在债务压力和停滞薪资中挣扎求生,而支撑GDP增长的却仅仅是数据中心建设等少数领域的短期繁荣。

加州的葡萄酒商因关税失去海外市场,中西部的制造商因成本上涨而竞争力下滑。

更令人担忧的是,劳动力市场出现的"空心化"现象,年轻人难以进入职场,资深员工被迫提前退休——这又将给未来经济带来怎样的隐患?

GDP 增长与多州衰退的割裂

2025 年盛夏,美国商务部公布的二季度 GDP 数据如同一剂强心针。

3.8% 的环比增长率远超市场预期,不少分析师据此宣称美国经济 “韧性超预期”,甚至断言衰退风险已大幅降低。

然而,与这一乐观数据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劳工部同期发布的 8 月失业率数据 ——4.3% 的数值不仅较上月上升 0.1 个百分点,更创下近四年来的新高。

一边是经济增长的 “捷报”,一边是就业市场的 “降温信号”,两组关键数据的矛盾,让外界对美国经济的真实状况愈发困惑。

这份困惑在深入分析后变得更加清晰,支撑 GDP 增长的动力并非来自实体经济的全面复苏,而是高度集中于少数领域。

据统计,2025 年美国 GDP 增长几乎完全依赖数据中心建设与信息技术产业,若剔除这些板块的贡献,实体经济增长率仅为 0.1%,创下近年新低。

更值得关注的是,AI 数据中心建设对 GDP 增长的贡献首次超过消费者支出 。

这意味着,拉动经济的不再是民众消费能力的提升,而是科技巨头的短期投资热潮。

仅七家科技巨头就贡献了标普 500 指数近六成的涨幅,这种局部繁荣如同 “单点发光”,却掩盖了制造业、农业等传统行业的持续低迷。

国际信用评估机构穆迪公司首席经济学家马克・赞迪的研究,更是直接戳破了 GDP 数据营造的 “繁荣假象”。

他在接受采访时明确指出,美国近一半(22 个)的州已陷入经济衰退和收缩状态,且衰退并非局限于某一区域。

而是从东海岸的马里兰州、弗吉尼亚州,一直延绵至西海岸的部分地区,呈现出 “跨区域蔓延” 的态势。

这些陷入衰退的州,大多依赖制造业、农业或交通运输业,而这些产业正承受着政策冲击与市场需求下滑的双重压力。

当顶层数据还在描绘增长蓝图时,近半数州的企业正缩减开支、民众正压缩消费,这种 “上下背离” 的景象,为美国经济埋下了巨大的 “暗礁”。

从产业冲击到成本转嫁的 “连锁反应”

在解析美国经济的矛盾现状时,高关税政策逐渐浮出水面,成为绕不开的核心议题。

经济学家迈克尔・桑托在接受《国会山报》采访时直言,当前美国经济的低迷,“罪魁祸首很可能是持续加码的关税政策”。

他特别强调,关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 —— 政策实施初期,企业可通过库存调整、短期成本消化暂时掩盖压力。

但随着时间推移,关税成本会沿着供应链层层传导,最终对消费端与产业端造成全面冲击。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当前的平均关税水平已攀升至半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点,这一水平与全球化背景下的供应链格局严重脱节,注定会引发连锁反应。

对产业端而言,高关税不仅未能实现 “制造业回流” 的预期目标,反而让依赖全球供应链的企业陷入困境。

以美国汽车行业为例,通用汽车等车企因进口零部件关税增加,单季度损失就超过 10 亿美元。

与此同时,贸易伙伴的反制措施也让美国车企的出口之路愈发艰难,日本市场对美汽车出口量暴跌 25%,不少车企被迫调整全球生产布局。

不止汽车行业,农业、制造业等领域同样承压 —— 加州的葡萄酒商因关税失去了大量海外市场。

中西部的农机制造商因进口钢材成本上涨,不得不提高产品售价,进一步削弱了市场竞争力。

最终,这些因关税产生的成本,大多转嫁给了美国企业与普通消费者。

据测算,美国家庭年均因关税增加的负担约 600 美元,2023 年全年累计税收负担更是高达 800 亿美元。

对中小企业而言,这种压力更为致命:特里精密骑行服装公司原本依赖进口面料维持成本优势,关税政策实施后,其面料成本激增 48 倍,企业一度濒临破产。

从产业冲击到成本转嫁,高关税如同一条锁链,将美国经济的多个环节捆绑在一起,形成了难以破解的 “连锁反应”,也让经济复苏的道路变得愈发曲折。

两大支柱州的 “承压测试”

在全美近半数州陷入衰退的背景下,加州与纽约州作为美国经济的两大支柱。

其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全国经济能否避免全面下行,而当前这两个 “关键角色” 正面临严峻的 “承压测试”。

作为美国经济第一大州,加州贡献了全美 15% 的 GDP,但其经济结构对全球供应链与海外市场的依赖度极高,高关税政策的冲击在此地体现得尤为明显。

短短数月内,加州便陷入供应链崩溃、物价飞涨、出口受阻的三重困境,当地家庭年均生活支出因此增加 2000 美元,民众消费能力持续被挤压。

加州的支柱产业更是遭受重创,葡萄酒、坚果等传统优势产品因关税壁垒失去价格竞争力,2025 年一季度对华出口额暴跌 78%,大量农户面临产品积压、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不仅如此,依赖亚洲供应链的科技制造企业也被迫调整布局。

特斯拉为规避关税成本,将部分电动车生产线迁移至海外,这一举措不仅导致加州本地就业岗位减少,更削弱了该州作为科技制造中心的核心地位。

面对困境,加州州长纽森已采取强硬态度,起诉联邦政府 “滥用关税政策违法”。

这一行动也引发了纽约、德州等经济大州的关注,隐隐有形成 “地方经贸自治” 浪潮的趋势。

与加州遥相呼应的纽约州,凭借金融、传媒、高端制造构成的多元产业结构,长期以来是美国经济的 “稳定器”。

但如今,联邦政府高关税政策引发的贸易摩擦与地缘政治风险,正通过金融市场不断传导至其核心产业。

华尔街的投行因跨国企业贸易业务收缩而减少营收,高端制造企业因进口零部件成本上升而放缓扩张步伐。

更值得警惕的是,纽约州与加州一样,面临生活成本高企、劳动力市场结构性错配的问题。

经济学家对其 2026 年经济增长的预测分歧加大,原本 “勉力维持” 的稳定状态,正随着外部压力的增加而逐渐松动。

劳动力市场 “空心化”:衰退风险的深层 “预警信号”

若说高关税与支柱州承压是美国经济的 “显性伤痕”,那么劳动力市场的 “空心化” 则是潜藏在经济肌理下的 “隐性病灶”,也是经济学家眼中重要的衰退 “预警信号”。美

国经济学家托马斯・西蒙斯通过长期观察发现,劳动力市场正出现两个令人担忧的极端现象:。

20 岁出头的大学毕业生群体,在经济不确定性加剧的背景下,遭遇了 “入职难” 的困境。

企业为控制成本纷纷冻结或减少新增岗位招聘,缺乏工作经验的年轻毕业生求职屡屡受挫。

部分人因长期找不到工作而退出劳动力市场,形成了难以统计的 “隐形失业”,这不仅让年轻人面临职业生涯起步困境,更给美国未来人才储备埋下断层隐患。

55 至 65 岁的职场资深人士也陷入 “被挤出” 的危机。

在技术迭代加速、商业模式快速变革的当下,部分资深员工的知识结构与技能难以跟上行业需求,在企业成本削减或战略调整中,他们往往成为优先裁撤的对象。

更严峻的是,这一群体一旦失业,因年龄、技能等因素,再就业难度极大。

许多人被迫提前退休,导致该年龄段劳动参与率 “逐渐消失”。两种现象叠加,使得美国劳动力市场呈现出 “年轻力量进不来、资深力量留不住” 的尴尬局面。

美国新增劳动力数量本就处于低位,而退休人数已超过高校毕业人数,劳动力市场的 “供需失衡” 愈发明显。

这种由 “隐形” 年轻劳动者与 “逐渐消失” 年长劳动力共同构成的 “空心化” 问题,让劳动力市场看似稳定的表面下。

潜藏着巨大的脆弱性 —— 当前经济运行高度依赖日渐缩小的活跃核心劳动力。

一旦未来市场需求下降或企业招聘进一步放缓,失业率可能出现 “断崖式” 攀升,进而将美国经济推向更深层次的衰退。

结语

美国经济的 3.8% GDP 增速,终究没能掩盖近半数州衰退的现实。

高关税引发的产业冲击与成本转嫁、两大支柱州的承压困境、劳动力市场的深层 “空心化”,共同编织成美国经济的困局。

这场困局不仅是短期政策失衡的结果,更暴露了经济结构的长期隐患。

当数据迷雾散去,美国经济若想走出困境,既需正视当前的政策弊端。

更要破解结构性矛盾 —— 唯有如此,才能避免在衰退风险中越陷越深,而其最终走向,也将持续影响全球经济格局。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7

标签:财经   罪魁祸首   关税   美国经济   机构   经济   加州   美国   成本   劳动力市场   政策   纽约州   困境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