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8日,柬埔寨国家航空签下20架C909订单的消息刚一公布,美国就立马“回敬”了一招,商务部宣布扩大对华航空技术出口限制。
前脚刚卖飞机,后脚就被“掐脖子”,这节奏像极了老对头之间的“照面礼”,更有意思的是,在美国声称要切断中国对LEAP发动机的依赖时。
俄罗斯却悄悄把PD-35核心机送到了中国,这一边是封锁打压,另一边却是“老朋友”送技术上门,局势突然变得微妙起来。
东南亚,这片曾经被波音和空客牢牢占据的天空,最近却频频传来“中国制造”的新声音,2025年,C909在这一区域的累计订单已经攀升至85架。
柬埔寨、老挝、印尼都成了“首发用户”,尤其这次柬埔寨一下订了20架,明着是买飞机,背后却是对地缘政治的一种回应。
要说C909为什么能撬开市场,靠的可不只是价格,据《亚洲航空》测算,C909的运营成本比空客A220还低20%,这对预算有限的区域航空公司来说,是实打实的诱惑。
而且C909的国产航电系统刚完成升级,自主替代率提升到了45%,这意味着飞机不仅“便宜”,还越来越不依赖外部技术。
更重要的是,面对美国频频挥舞的制裁大棒,不少国家开始警惕“技术依赖”的后果,柬埔寨这笔订单,其实也是在用行动表明态度。
不想再被西方技术“牵着鼻子走”,可以说,C909不仅是中国大飞机的突破口,更是东南亚航空市场对“非西方技术标准”投出的信任票。
美国这两年对中国航空业下的“绊马索”越来越密集,这次制裁的重点,是把CFM国际的售后服务也纳入许可审批,想通过断维保来“拖死”已经交付的C919机队,逻辑听起来很狠,但现实却没那么简单。
首先,中国的反制动作已经跟上,9月1日起,稀土出口新规上路,直接打到了通用电气的材料生产环节,美国想断别人的“气”,结果先掐了自己的“血”。
与此同时,长江-1000A发动机也传来好消息,3000小时测试已经完成,原定2026年的装机计划有望提前,这意味着,即使LEAP断供,C919后续也有“备胎”可用。
更让美国头疼的是,欧洲也开始“反水”,空客担心全球供应链被撕裂,公开表示反对制裁,毕竟,在全球化的航空产业链里。
单边行动带来的不确定性,谁都吃不消,《经济学人》甚至直接指出,美国的航空霸权正面临40年来最严重的挑战。
说到底,美国这一套“先卡脖子、再看反应”的老剧本,在今天的全球产业格局下,已经越来越难上演,尤其是在中国已具备一定自主能力的前提下,制裁带来的不再是打击,而是倒逼。
就在美国出招之际,俄罗斯突然送上了一份“见面礼”,PD-35核心机运抵中国,同时还附赠了复合材料机翼的数字孪生技术,这一波操作,既像是雪中送炭,又带着点“投桃报李”的味道。
从俄罗斯的角度看,这笔技术输出也是被逼出来的,自从SSJ-100被西方踢出国际市场后,俄航空工业面临产业链断裂的危机,急需找到新出路,中国市场体量大、合作意愿强,自然成了“最佳合伙人”。
而中国方面更是“稳赚不赔”,PD-35推力达26吨,比起长江-2000的研发进度整整快了3年。
短期内,这可以在宽体机项目上抢回关键时间窗口,同时,借助俄罗斯的成熟经验,中国也能加快自主发动机的技术消化。
不过,技术合作从来不是一锤子买卖,有专家提醒,俄罗斯在航空电子系统方面的短板仍旧明显,如果一味依赖,可能会在未来形成新的技术“软肋”。
因此,中国在接受PD-35的同时,也在加紧推进长江系列的自主化研发,走的是一条“双线并行”的稳妥路线。
这场中俄合作,看起来是“你来我往”,其实背后暗藏的是对全球航空规则的再书写:不再由某一个国家单边定义“标准”,而是以多极化合作重塑格局。
从C909在东南亚的加速布局,到美国制裁带来的“反噬效应”,再到俄罗斯技术输入的“及时雨”,这场大飞机之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商业博弈,而是一次关于市场掌控、技术自主、规则重构的全方位较量。
截至2025年9月,中国C919和C909订单总量突破1800架,国产化率也预计将在2028年达到75%。
这背后不是一两个产品的胜利,而是整个体系能力的逐步成型:能设计、敢制造、会维护,还能在国际市场上找到“愿意买单”的用户。
美国的制裁固然仍有破坏力,但它越“封”,越让世界看到另一个事实:航空工业的未来,不是靠垄断,而是靠竞争,而中国,正在用市场、技术和资源三张牌,给这场竞争写下自己的注脚。
信息来源:柬埔寨拟采购20架C909客机 2025-09-09 17:34·观察者网
更新时间:2025-09-1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