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曾经万人空巷的"软黄金"为何一路暴跌,至今仍无人问津?
想当初,貂皮大衣是身份与财富的象征,被人们称为“软黄金”,引得万人空巷。那时候的河北辛集国际皮革城,门口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这段辉煌的记忆,对于辛集人而言,仿佛就在昨天。。。。。。
我国皮草市场自商周逐渐成形,中世纪引入先进服装制作技术,后来愈演愈烈。
河北辛集皮业承载着千年的技艺与骄傲,早在明朝就有了,清朝中叶已发展成为我国著名的皮毛集散中心,有“辛集皮毛名天下”的美誉。
改革开放后,辛集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皮革皮衣之都”。
刚开始的时候,辛集皮革产业很多是家庭作坊式的生产。我妹妹刚开始的时候就是在自己家里裁制。没有正规化的管理,市场和交易就会受到限制。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辛集国际皮革城由此而生。
2010年9月28日开业以后,辛集国际皮革城凭借价格优势和集中采购的便捷,受到北京、天津、山西等地游客的热捧,单日接待游客最高达3万人次。
皮草不仅穿着暖和,还能彰显主人的身份和财富,所以那时候被称作“软黄金”而大受追捧。
记得那时候,我妹店里的人挤得满满的,钱呼呼的进,就跟用耙子搂一样;
店员实在是看不过来,丢衣服也是常有的事;
想大饱眼福看一排排的豪车,来辛集皮革城就对了。。。。。。
种种热闹场景,成了辛集那个时代皮草消费狂热的缩影。
然而随着时间的演变,近两年我国皮草行业高达3000多家企业宣布破产。辛集皮革城当初的繁华景象,也随着时代的洪流逐渐褪色。
现在走在大街上,也很少有人再穿貂皮大衣了。我的貂皮大衣刚买了的时候,一年还穿一两次,这两年干脆放在衣柜里,连拿都懒得拿出来了。
过去一件卖到上万元的皮草,也出现了降价甩卖潮。过去万人空巷的辛集国际皮革城,如今也今非昔比。
我认为原因有三个:
一是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的呼声直击人心,让人们开始对动物皮草避而远之。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转向人造革或环保面料。
二是当年三年疫情的影响。那个时候货出不去,人们也进不来,很多商家货物积压,为了生存,不少从业者被迫转行,皮草产业链在震荡中也受到了影响。
三是人们消费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再一味地“买买买”,而是更加趋于理性消费,以及商品的性价比和实用价值。
近年来,辛集国际皮革通过服装领域、制革领域和科技创新等方面,不断推动皮革产业的转型升级。从“中国皮都”迈向“世界皮都”的路虽然很艰难,却承载着一代人的坚守和创新。
其实,人们已经从追逐外在,回归到内心需求;从盲目消费,回归到理性消费。所以这不仅是皮草行业的兴衰史,更是我们社会进步的缩影。
而辛集皮革城的转型之路也提醒我们:传统产业唯有拥抱变化,才能穿越周期,涅槃重生!
正如我们每个人,从以前追捧貂皮大衣的虚荣,到成熟后才明白的合理消费,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市场在变,时代会变,但我们每一个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远在路上。
注: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更新时间:2025-10-16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