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发干发裂,多是因为这个小习惯

天气转凉,不少人的嘴唇开始“闹脾气”:紧绷干涩、起皮脱屑、唇纹悄悄加深,更糟的是嘴角裂开口子,一沾热食、辣食就疼。明明已经拼命喝水、润唇膏涂了一层又一层,可没过多久嘴唇还是干得发紧、脱皮不断?其实,这未必是保湿没做到位,很可能是唇炎在暗中“作祟”!

嘴唇干裂反复?

别再怪干燥了

所谓唇炎,是唇部各类炎性疾病的总称,和普通天气干燥导致的唇部不适完全不同。

普通干燥只是暂时缺水,补涂润唇膏、多喝水就能快速缓解;但唇炎引发的干燥是“顽固性”的——哪怕润唇膏不离手,嘴唇依旧会反复发干、严重脱屑,还可能伴随发红、水肿、瘙痒、烧灼感,甚至裂口出血,症状比单纯干燥严重得多,且容易反复发作。

这些“隐形杀手”

让唇炎越拖越重

嘴唇的皮肤厚度只有面部皮肤的1/3,没有皮脂腺和汗腺保护,水分流失速度是面部的10倍以上,本身就格外脆弱。而以下这些容易被忽视的因素,会直接诱发或加重唇炎:

1. 最常见的“自残式”习惯:频繁舔唇、咬唇

舔唇时唾液带来的短暂湿润感,其实是“饮鸩止渴”。唾液中的淀粉酶、蛋白酶等消化酶,会直接分解唇部皮肤的脂质和蛋白质,摧毁原本就薄弱的保护屏障。失去屏障的嘴唇,水分蒸发更快,还容易受到外界刺激,炎症自然越来越重。

2. 隐藏在日常用品中的过敏原

含氟牙膏、唇部化妆品(口红、唇釉)中的香精、色素、防腐剂,甚至假牙、唇环等金属制品,都可能成为致敏原,刺激唇部黏膜引发炎症,这也是很多人莫名得唇炎的关键原因。

3. 饮食与环境的双重刺激

长期吃辛辣、过烫的食物,会反复灼伤唇部黏膜;秋冬干燥多风、紫外线强烈,或长期待在空调房、暖气房,会加速唇部水分流失,同时让唇部皮肤更易受外界刺激。

4. 容易被忽略的潜在诱因

部分药物的副作用(如维A酸类药物)、细菌/病毒/真菌感染,或是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等),也可能以唇炎为表现症状,需要格外警惕。

如何做好唇部护理?

1. 先戒断“伤唇”行为

彻底改掉舔唇、咬唇、用手撕扯死皮的习惯——死皮再厚也别硬撕,可用温热毛巾敷唇3~5分钟,让角质软化后,用干净棉签轻轻擦拭,避免损伤深层黏膜。同时暂时停用含香精、色素的口红、唇釉,换成无氟牙膏,减少过敏原接触。

2. 选对润唇膏,精准修复屏障

优先选择成分极简的产品,核心成分认准凡士林、羊毛脂、神经酰胺、维生素E,这些成分能在唇部形成保护膜,锁住水分、修复受损屏障。避免含薄荷醇、樟脑、水杨酸的润唇膏,这类成分会刺激黏膜,加重干燥刺痛。

用法上,日常每天涂3~4次,睡前厚敷一层当“唇膜”,夜间是皮肤修复的黄金期,能让营养充分吸收;外出时搭配口罩,减少风、紫外线对唇部的直接刺激。

3. 饮食与环境:从内部减少诱因

多喝水(每天1500~2000ml温水),避免用吸管喝水(减少唇部摩擦);多吃富含维生素B族、维生素E、锌的食物(如菠菜、坚果、瘦肉、鸡蛋),帮助黏膜修复。暂时忌口辛辣、过烫、油炸食物,以及柑橘、芒果等可能加重刺激的水果。

室内用加湿器将湿度维持在50%~60%,长时间待在空调房/暖气房时,每隔1小时补涂一次润唇膏,避免水分快速流失。

4.出现这些情况,一定要及时就医

• 嘴唇裂口深、持续出血,或伴随明显红肿、化脓、剧烈瘙痒;

• 唇部出现水疱、糜烂,或症状反复发作超过1个月,发展为慢性唇炎;

• 伴随口干、眼干、关节痛等其他身体不适(可能与自身免疫疾病相关)。

唇炎的修复需要耐心,关键在于“避免刺激”和“坚持护理”。与其频繁换润唇膏,不如先戒掉舔唇的小习惯、避开隐藏过敏原,再用成分简单的产品做好保湿。坚持一段时间,受损的唇部屏障会慢慢重建,嘴唇也能恢复柔软湿润的状态,不再被干裂疼痛困扰~

来源: 健康吉林12320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14

标签:时尚   嘴唇   习惯   唇部   干燥   黏膜   屏障   水分   过敏原   成分   皮肤   裂口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