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智赋能 全民共享】2025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



2025数字素养

字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着社会的运行轨迹。在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四部门联合印发的《2025年提升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工作要点》中,一幅覆盖教育、经济、生活、安全等多维度的数字社会建设蓝图正式铺展。这份政策文件不仅锚定了2025年底全民数字能力进阶的里程碑,更通过六大核心任务构建起推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系统性框架。


数字人才的培育如同播撒创新火种

人才培养体系的革新被置于首要位置,教育部与工信部将合力打造“数字工匠孵化器”。通过产教融合基地建设,高校课程将引入人工智能编程、大数据分析等前沿技术模块,让理论教学与产业需求实现“齿轮式咬合”。职业院校则聚焦培育智能制造、区块链运维等领域的“数字蓝领”,人社部门推出的百万级数字技能培训计划,正在构建从在校生到职场人的全周期能力提升通道。这种“教育链+产业链”的双轨并进模式,犹如为数字经济装上了双引擎。


数字经济的拓展需要打破边界创造增量

当传统产业与数字技术碰撞融合,新的增长空间正在裂变式扩张。文件特别提出要培育“数字+”跨界生态,例如农业物联网系统让每块农田都装上“智慧大脑”,实时监测墒情与作物生长;制造业云平台则像“数字车间主任”,统筹调度全国产能资源。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支持计划,将提供“拎包入住”式的技术解决方案,降低企业触网门槛。据测算,这些举措有望在未来三年释放超过2万亿元的数字经济增量价值。


数字创新

数字安全防线构建可信发展基石

在网络攻击手段日益复杂的背景下,全民数字安全意识培育计划同步启动。中小学将开设网络安全必修课,教授学生识别钓鱼邮件、防范隐私泄露的技巧;企业端推行数据安全“健康体检”制度,通过漏洞扫描和攻防演练筑牢防护墙。更值得关注的是个人信息保护“安全屋”机制的建立,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流转全程留痕,让每个公民都拥有掌控自身数据的“数字钥匙”。



数字工作

普惠数字社会建设铺设信息高速公路

针对老年群体面临的“数字天堑”,专项适老化改造工程正在推进。智能手机将增设“长者模式”,语音交互功能替代复杂触控操作;社区开设的数字辅导员岗位,手把手教老人使用智能医疗挂号系统。偏远地区通过卫星互联网接入计划,正逐步实现“信号盲区清零”,牧民在草原帐篷里也能通过5G网络进行畜牧产品直播销售。这些改变让数字红利不再是特定群体的特权,而是如同阳光空气般触手可及。


数字生活

数字文化

数字学习


初审 | 李书望

复审 | 刁建伟

终审 | 马文芳

来源 | 中国网信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08

标签:时尚   全民   素养   技能   数字   社会   经济   教育部   区块   增量   计划   数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