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一家日资企业撤出沈阳,员工47人,卖了2.65亿元!

近日,辽宁一家日资企业正式撤出沈阳,把自己卖给了上市公司赛轮轮胎的全资控股子公司赛轮(沈阳)轮胎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沈阳赛轮)。截至2024年底,该日资企业共有47名员工,卖了2.65亿元。

被收购的日资企业名为赛轮新和平(沈阳)轮胎有限公司(下文简称:赛轮新和平),成立于1996年3月,这是一家国际知名轮胎品牌普利司通在中国建立的首个生产基地,初期定位主要是生产卡车或客车用全钢丝载重子午线轮胎。

赛轮新和平原名为沈阳三泰轮胎有限公司,2001年更名为普利司通(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正式成为普利司通挂名的子公司。

在此次交易之前,公司是一家由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下文简称:普利司通投资)100%持股的公司。普利司通投资由日本株式会社普利司通全资控股。因此,赛轮新和平在交易之前是一家由日资企业100%控股的公司。

其实通过股权架构的设计也能看出来,普利司通对于这家全资控股公司非常看重。赛轮新和平主要生产三个类型轮胎,分别为无内胎载重子午胎、冰雪专用轮胎、全钢丝子午线轮胎等。

2004年,公司的产销量达到了100万条,营收高达13.9亿元,净利润高达2.4亿元。2005年,公司的产能进一步攀升,达到了120万条轮胎,预计每年的营收突破20亿元,净利润超3亿元,税收贡献超2亿元,员工也突破了1300人。

按理说,赛轮新和平经过这么多年发展,就算员工数量没有增加,至少也应该保留在1300人左右吧?实际上呢?2024年公司员工员工数量骤降到了47人,可以说是断崖式下跌。要知道,公司在2022年的时候员工数量还有921人,不难看出公司最近两年出现了大量裁员的情况。

最终,普利司通把沈阳工厂的“壳”卖给了上市公司赛轮轮胎,对价是2.65亿元。

那么问题来了,这是不是说普利司通彻底退出中国市场了呢?

其实并不然,因为普利司通除了拥有沈阳工厂以外,还在无锡、天津建立了生产基地,而且这两个生产基地的员工数量均超过了1000人。其中,天津公司2024年的员工数为1177人,较2021年的1448人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员工数量下降情况。无锡公司2024年的员工数量为1290人,跟2022年的1380人相比,也出现了人数下降的情况,不过没有天津公司和沈阳公司下降那么明显。

总体而言,虽然普利司通在中国的几家公司均出现了员工数量下降的情况,但是还不能说普利司通撤出了中国,而是进行了战略性的转移,仅此而已。

对于上市公司赛轮轮胎而言,这是一个很好的扩产能的机会,因为沈阳工厂已经具有170万条轮胎的产能,只不过普利司通决定不再经营而已。普利司通的产线和技术并不比国产现有轮胎产线落后,因此,赛轮轮胎相当于是“拎包入住”,直接就能扩产能。


胡华成独家投融资讯:

1.某上市公司(现市值60亿)欲投资或收购半导体材料及电子材料领域公司,阶段不限,业绩不限。

2.某省级母基金欲投资半导体、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企业,公司拥有净利润3000万以上,估值10倍左右。

3.某军民融合基金(基金规模1500亿元)欲投资军工企业,不限阶段,不限业绩,仅投资军工相关企业。

4.成渝间某地级市政府产投基金(基金规模1000亿元)欲投资新能源汽车、摩托车、新能源电池及汽摩配件企业、工程机械电动化及配件、化工新材料、商业航天航空、无人机、机器人、生物医药等领域,不限阶段,不限业绩。

5.某上市公司并购传感器领域标的。方向:看机器人传感、多物理量传感、传感平台,工业物联网,其他物理量传感等相关项目的投资并购。利润:500万以上。营收:稳定。并购:控股51%,原有团队继续运营。

阅尽商战明取舍,百战归来再读书!

不知道您是否认同下面这六句话的观点:创业最大的风险,就是选择的风险;创业最大的失误,就是决策的失误;创业最大的陷阱,就是能力的陷阱;创业最大的机会,就是认知的机会;创业最大的收获,就是成长的收获;创业最大的成功,就是悟道的成功。

如果认同的话,我强烈建议您加入胡华成读书会,因为读书会可以帮您在选择上、失误上、决策上、能力上、认知上、成长上、悟道上给予最大的帮助!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5

标签:财经   辽宁   员工   企业   沈阳   轮胎   公司   数量   上市公司   中国   和平   基金   天津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