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红极一时,如今却沦为笑柄的4个国产运动鞋,看谁还在乱跟风?

国产运动鞋,很多人脑子里第一反应就是李宁、安踏这些现在还挺火的牌子,但其实在2000年代初期到2010年代中期,有几个品牌也曾经风头无两,街头巷尾到处是它们的门店和广告。

特步、德尔惠、乔丹体育、贵人鸟,这四个牌子当年靠明星代言和综艺节目刷屏,年轻人买鞋的时候总爱跟风挑它们,现在不少人提起它们就觉得过时,甚至当成笑话。

市场变化快,它们没跟上趟,加上内部管理出问题,导致从巅峰滑到谷底。

特步起步于2000年左右,当时福建晋江鞋厂多,特步靠着聪明营销脱颖而出。

从2001年开始,他们就砸钱请港台明星代言,先是谢霆锋的演唱会和电影里到处露品牌,内地年轻人一看就觉得酷。

接着2003年签了阿Sa推女款鞋。2005年蔡依林加入,特步办巡回活动,粉丝排队买。2007年潘玮柏代言,品牌进军街头篮球,赞助业余比赛,免费发鞋,销量蹭蹭涨。

到了2009年,快女前五强刚出道就签合同,校园路演一场接一场,每场拉来上千学生,鞋子当月销量翻三倍。

芒果台的天天向上从2008年起合作,每期嘉宾穿定制鞋,观众记住那句“天天向上”。广告砸钱上亿,中央台地方台全覆盖,门店从几百家窜到一千多家。

产品定价亲民,百来块一双,学生上班族都买得起。那个年代,国外品牌还没这么强势,特步抓准机会,营收年年翻倍,市场份额占不少。

但好景不长,2010年代后期,特步的问题就露出来了。产品设计更新慢,老一套风格,年轻人开始追国潮,李宁转型成功,抢走大把份额。

特步的鞋子质量本来就中规中矩,没啥创新,耐穿性比不过耐克阿迪,时尚感又赶不上新牌子。

2023年双11销量没达预期,管理层调低全年目标,股价一路下滑,营收150亿左右,净利润11亿,但增长率只有个位数。

鞋类业务占比掉到一半以下,门店客流稀少,现在逛街看到特步店,进去的人少得可怜。2025年情况也没好转,国际股价还在跌,销售额大不如前。

竞争太猛了,安踏李宁这些老对手卷得厉害,特步的营销老套路不管用了。以前靠明星,现在明星代言到处是,没新鲜感。

企业内部调整频繁,但没抓住电商和海外市场机会,导致地位下滑。

而德尔惠却彻底破产了,2003年他们签周杰伦代言,德尔惠砸1000万两年合同,广告在中央台黄金档播,周杰伦穿鞋跳舞,口号“on my way”反复念。

销量一下爆了,2003到2004年增长超50%,代理商网点铺到全国300多个城市,二三线市场占六成。2005年出限量联名鞋,线上预售崩盘,实体店排长龙。

产品从滑板鞋跑鞋扩展到休闲款,彩色图案针对青少年,学校周边小店进货翻倍。广告预算年年加,2006年到顶峰,地方台轮播不停,企业发展风生水起。

可惜,2007年出大事,准备香港上市时爆出财务作假丑闻,媒体报道满天飞,代理商跑了17家,银行上门催债,损失惨重。

上市计划泡汤,公司大打折促销,清库存勉强熬过去,但内部乱套,债务越滚越多。

到2010年后,行业寒冬来临,库存积压,质量问题频出,鞋子不耐穿,消费者吐槽多。周杰伦代言到2014年结束,红利没了,品牌形象崩盘。

2016年负债超6亿,厂房土地仓库挂牌拍卖,创始人丁灿辉早几年病故,公司2018年初正式停业,资产变卖一空。

现在德尔惠完全消失在市场,提起它就想起那句广告词,但更多是叹气。

过度依赖明星,忽略产品质量和财务管理,晋江鞋企常见毛病。

乔丹体育的故事最奇葩,靠名字蹭热度起家。

前身是1984年的日用品二厂,生产简单鞋,2000年改名福建省乔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正好迈克尔·乔丹被评为世纪运动员。

公司商标注册后,设计模仿篮球鞋,在体育市场推,2001年起进大型商场,针对球迷出专业款,福建本地先卖开。

2002年全国扩展,代理商超500家,体育频道广告强调性能。

消费者以为跟美国乔丹有关系,销量大增,2005年营收破亿。赞助地方篮球联赛,队服鞋子免费发,参与者上万。

2008年产品线加服装配件,商场专柜人多,年轻球迷抢签名款,尽管没真授权。企业就这样借东风,成了顶流。

麻烦从2012年开始,迈克尔·乔丹告姓名权侵权,官司打八年,公司否认用形象,但法院查出商标混淆消费者。拉锯中资源耗光,品牌声誉掉。

2020年底上海二中院判停用乔丹商号,赔30万精神损害。2021年1月改名中乔体育,丢了金字招牌。上市路更曲折,2011年过会,但因官司停摆13年。

2023年重启沪主板IPO,募资10.64亿,但净利润滑到6.95亿,毛利率低于同行。2024年5月撤回申请,终止上市。2025年现状还是惨,净利毛利远不如安踏李宁,门店冷清。

最后贵人鸟,巅峰时市值超400亿,现在转行卖粮。起步2000年代中,2014年上市前签刘德华代言,电影植入鞋镜头。

张柏芝2006年加入,女款时尚系列,杂志广告多。赞助湖南卫视快乐男生,从2007年起选手穿鞋,节目曝光长。东方卫视我型我秀2008年合作,路演拉观众买。

上市后2015年市值顶峰,门店5000多家。营收32亿高峰,代理网覆盖城乡,二线城市销量高。举办路跑赛事,社交媒体传照片,拉动需求。

衰落从2017年开始,扩张太猛,除了鞋服,还投体育赛事、经纪、保险,收购多家企业,资金链紧。

债务爆,利息本金还不上,门店缩到2685家,董事长林天福股权冻结。

2019年问题集中,2020年债务危机,申请破产重整两次。2021年7月完成重组,林天福股权稀释到26%,个人39次限高消费。

东北粮食大亨李志华入主,转粮食贸易,2023年上半年鞋服营收2.3亿,粮食3.4亿,主业变了。

2024年2月李志华因信披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股价低于1元,连续涨停后又跌。2025年4月需还司法留债,退市风险大。公司现在叫金鹤农业,鞋服不是主力。

公司步子太大,多元化失败,债务压垮。林天福决策失误,没人美化他。谁还跟风?鞋子业务弱,转行卖菜,纯属闹剧。

这四个品牌兴衰,归根结底是市场无情。起步靠明星和时机,巅峰时忽略核心竞争力,质量管理跟不上,竞争加剧就露馅。

国产鞋现在安踏李宁强势,靠创新和供应链。特步勉强活着,德尔惠没了,乔丹改名苟延,贵人鸟变粮企。

买鞋看实际,别光看广告。时代变了,老牌子不代表可靠。

参考资料:

1、鞋子卖得好业绩差不了?四大国产运动品牌上半年创收545亿 新京报 2023-08-28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1-07

标签:时尚   笑柄   运动鞋   曾红   销量   鞋子   广告   品牌   债务   年代   市场   周杰伦   公司   明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