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 方丈
编辑| 幸运
初审| 天坛
康熙驾崩后,四阿哥胤禛登上皇位,成了雍正皇帝。
这位新皇帝对待兄弟们的态度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他对曾经两次被废的太子胤礽一家照顾得体体面面,甚至给废太子的儿子们封了爵位。
可奇怪的是,大阿哥胤禔在宗人府的牢房里已经关了十几年,雍正就是不肯放他出来。
这两个人同样都是他的兄弟,同样都在夺嫡之争中失败,为什么待遇差这么多?雍正心里到底在想什么?
说起废太子胤礽,这人在康熙心里的分量可不一般。
康熙十四年,他把刚满周岁的胤礽立为太子,这在清朝历史上是头一回。
胤礽的生母是康熙的结发妻子赫舍里氏,生胤礽时难产去世,康熙对这个儿子寄托了全部的父爱。
小太子从小就接受最好的教育,康熙亲自教他读书写字,带他处理朝政,培养了三十多年。
胤礽确实也争气,年轻时聪明好学,处理政务也有模有样。
康熙出巡时常让他监国,朝中大臣对这位太子也都挺认可。
可人就怕捧得太高,胤礽慢慢飘了。
他身边聚集了一帮人,开始结党营私,花钱大手大脚,甚至传出欺负康熙其他儿子的事儿。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带着儿子们去木兰围场打猎,发现太子的所作所为实在过分,一怒之下把他废了。
废了没多久,康熙又后悔了。
老皇帝觉得胤礽被人教唆才变坏的,心里还是舍不得这个儿子。
康熙四十八年,他又把胤礽立回太子位置。
这下可热闹了,那些本来以为太子完蛋、准备争夺储位的阿哥们傻眼了。
胤礽复位后没吸取教训,还是老样子,康熙四十九年又把他废了,这次是真废了,再也没立过。
大阿哥胤禔其实挺能干的,打仗有一套,康熙也器重他。
康熙第一次废太子那会儿,朝中很多人都觉得大阿哥有希望接班。
胤禔自己也这么想,他开始活动起来,想让康熙把自己立为太子。
谁知道胤禔这人脑子一根筋,做事不过脑子。
太子被废后关在一个院子里,胤禔跑去跟康熙说,既然老二犯了错,干脆让他替父除掉胤礽算了。
康熙听了当场就怒了,你一个当哥哥的,居然要杀自己的弟弟?这话能随便说吗?康熙对胤禔彻底失望,转头又把胤礽立回太子。
胤禔没当上太子,心里恨得要命。
他想不通,凭什么老二犯了错还能重新做太子?这口气憋在心里,胤禔干了件更糊涂的事。
他找来个喇嘛,用巫蛊之术诅咒胤礽,想让老二生病死掉。
这事不知怎么传到康熙耳朵里,老皇帝气得半死。
康熙四十九年,康熙下旨把胤禔关进宗人府,永远不许出来。
这一关就是十几年。
胤禔在宗人府里度日如年,盼着哪天康熙能想起他,给他个机会。
可康熙到死都没放他出来,雍正上台后,他以为总算熬出头了,结果新皇帝压根不搭理他。
说到夺嫡之争,就不能不提八阿哥胤禩。
这人是康熙所有儿子里最会做人的,对上对下都处得来,朝中支持他的大臣特别多。
胤禩的生母地位不高,他从小就学会察言观色,知道怎么笼络人心。
他花钱大方,对兄弟们也讲义气,十阿哥、十四阿哥都跟他走得近。
康熙废太子那会儿,八阿哥党声势最大。
满朝文武有一多半都站在他这边,连一些王爷也明里暗里支持他。
康熙其实看得很清楚,他知道胤禩有野心,但老皇帝就是不喜欢这个儿子。
康熙说胤禩"辛者库贱妇所生",当着大臣的面骂他母亲出身低贱,这话伤人太狠。
胤禩知道父亲不待见他,转而把希望放在下一代皇帝身上。
他觉得不管谁上台,都得依靠自己这些支持者。
没想到最后是四阿哥胤禛当了皇帝。
雍正继位后,表面上对胤禩还挺客气,封他为廉亲王,还让他管理户部。
胤禩以为新皇帝要重用他,干活卖力气。
雍正其实在布局。
他先稳住八阿哥党,等自己的位置坐稳了,再慢慢收拾他们。
胤禩管户部没多久,雍正就开始挑毛病,说他办事不力,贪污钱财。
一条条罪名扣下来,胤禩被削了爵位,关进牢里。
雍正四年,胤禩死在狱中,有人说是病死的,也有人说是被折磨死的。
十阿哥胤䄉跟八阿哥关系最铁,夺嫡时一直帮着老八。
雍正上台后,十阿哥也跟着倒霉,被革去爵位。
不过他命比八阿哥好,雍正没要他的命。
十阿哥的母亲温僖贵妃家族势力强大,雍正不想把事做绝,只是把他圈禁起来。
十阿哥后来在圈禁中老老实实过日子,雍正十二年才放他出来。
十四阿哥胤禵的情况又不一样。
他跟雍正是一母同胞,亲兄弟。
康熙晚年派十四阿哥去西北带兵打仗,很多人以为康熙要传位给他。
康熙驾崩时,十四阿哥远在西北,等他赶回北京,雍正已经登基了。
十四阿哥不服气,觉得皇位本该是他的,对雍正很不客气。
雍正也不好下狠手,毕竟是亲弟弟,母亲还活着呢。
他把十四阿哥派去守康熙的陵墓,名义上是重任,实际上就是软禁。
十四阿哥在陵墓那儿待了好些年,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继位才把他接回来。
兄弟俩这辈子的关系算是彻底闹僵了,但至少十四阿哥保住了性命。
雍正对胤礽一家的态度确实让人意外。
胤礽被废后,一直被软禁在府里,日子过得挺窘迫。
雍正上台第一年,就下旨改善废太子的生活待遇,每年给他银子,让他过得体面些。
胤礽有好几个儿子,雍正也都给安排了爵位,按郡王的待遇养着。
雍正这么做有几个原因。
胤礽在夺嫡时跟雍正没什么直接冲突,甚至早年间胤礽还帮过雍正说话。
两人没结下仇怨,雍正自然不必赶尽杀绝。
胤礽的性格也是个因素,这人两次被废后,整个人都废了,对皇位早没想法,成天在府里读书写字,对雍正没任何威胁。
康熙临死前交代过,要善待胤礽。
雍正是个孝子,父亲的遗愿他得遵守。
他善待废太子,也是做给天下人看,表明自己是个仁义的皇帝,不会亏待兄弟。
胤礽活到雍正三年就病死了,雍正还给他办了个体面的葬礼。
胤禔在牢里一关就是十四年,从康熙四十九年关到雍正十二年死在狱中。
雍正继位后,有大臣提过是不是该放了大阿哥,雍正一口回绝。
他给的理由是父皇当年下的命令,他不能违背。
这话听着有道理,其实只是个借口。
雍正真正的顾虑是胤禔这个人太危险。
大阿哥当年为了争太子,连杀弟弟的话都说得出口,还搞巫蛊之术,这手段够狠的。
这种人一旦放出来,谁知道他会干什么?胤禔在宗人府关了十几年,心里肯定憋着一股怨气。
他恨康熙不给他机会,更恨那些抢走他机会的兄弟。
雍正自己的皇位来得也不光彩,外面传言他改了康熙的遗诏。
虽然是传言,但总让人心里不踏实。
这时候要是放了胤禔,万一他在外面煽风点火,说雍正的皇位不正,那可就麻烦了。
胤禔毕竟是康熙的长子,辈分摆在那儿,说话还是有分量的。
胤禔自己也不老实。
他在宗人府里没少闹事,对看守他的人颐指气使,还想跟外面的人传消息。
雍正听说这些事,更不可能放他出来。
一个关了十几年还不知悔改的人,放出去只会给自己添乱。
雍正宁可背着不仁不义的名声,也要把大阿哥关到死。
雍正对待这些兄弟,表面上看没什么规律,其实心里门儿清。
他的标准就是三条:你跟我有没有仇,你对我的位置有没有威胁,老爹有没有交代要照顾你。
废太子占了后两条,没威胁也有父命,所以雍正待他不错。
八阿哥三条都不占,还是最大的威胁,所以被整得最惨。
十阿哥有家族势力做靠山,雍正不敢做绝,只能圈禁。
十四阿哥有母亲护着,加上是亲兄弟,雍正下不了狠手,只能变相软禁。
大阿哥呢,跟雍正没直接过节,但这人野心大,手段狠,还被父亲明令永久囚禁。
雍正放他出来没好处,留着也不费什么事,索性关到死。
雍正的选择看似无情,其实挺理性。
他刚登基那会儿,朝中质疑他的人不少,他需要树立威信,稳住局面。
对待兄弟心软,别人就会觉得他好欺负。
雍正在位十三年,把康熙留下的烂摊子收拾得井井有条。
他对兄弟们狠,对朝政更狠。
他设立军机处,整治贪官,推行摊丁入亩,搞得朝堂上下都不敢偷懒。
这样的皇帝,怎么可能在囚禁大阿哥这种事上心软?他心里的账算得太清楚了。
雍正对待兄弟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利益权衡。
废太子没威胁又有父命保护,善待他对雍正没坏处,还能落个仁义的名声。
大阿哥野心大手段狠,留着就是祸害,父亲也下过死命令,关他一辈子理所当然。
雍正这人做事很现实,从不掺杂多余的感情。
他要的是江山稳固,至于兄弟情义,在皇位面前根本不值一提。
信息来源: 《清史稿》卷九《世宗本纪》 《清实录·圣祖仁皇帝实录》 《清实录·世宗宪皇帝实录》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康熙朝起居注册》 故宫博物院藏:《雍正朝汉文朱批奏折汇编》
更新时间:2025-10-1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