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正坤:从美国跳槽返乡却摊上官司,时隔6年才重获清白

文|穆晞

编辑|穆晞

一场持续六年的跨国官司,一位被美国全球通缉的中国芯片科学家,最终以美国撤诉收场。这位帮助华为突破5G芯片封锁的幕后英雄,如今怎么样了?

2024年初,美国司法部官网悄无声息地删掉了一张红色通缉令。没有记者会、没有解释,也没有一句道歉。

这张曾经让全球芯片圈为之一震的“通缉名单”上,写着陈正坤的名字——福建晋华技术负责人,涉嫌“窃取美光商业机密”。

而如今,这位曾被美国司法部全球通缉的芯片科学家,不仅全身而退,还让美国巨头美光公司在法庭上认怂赔偿!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晋华集成电路官网】【第一财经】【环球时报】(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身在海外,心向国

陈正坤1960年出生于中国台湾省,自幼就对电子产品怀有浓厚兴趣。初中时期,当其他孩子还在玩耍时,他就热衷于拆装电子设备,探究内部结构。

高中阶段,他已心怀科学理想,一头扎进学校实验室研究各种电路。上大学后,他选择了材料专业,并且赴美留学深造,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电子工程,并拿到了博士学位。

毕业后的陈正坤凭借超强的动手能力和深厚的电子理论知识,进入了芯片巨头英特尔,从事芯片设计和研发工作。

当时他站在了顶级芯片领域的舞台,本可以留在美国拿着高薪,享受优渥的生活。

但英特尔的经历点燃了他心中炽热的爱国情怀。90年代,目睹美国芯片技术和仪器设备遥遥领先,他心中渴望把这些技术引入国内。

2002年,陈正坤毅然回国,入职台湾的瑞晶电子公司。

在瑞晶公司,陈正坤凭借留学光环和高学历,迅速挑起大梁,独立负责芯片项目。他带领团队研发出了“龙芯一号”芯片,打破了美国的芯片垄断。

这一壮举引起了美国的注意。2008年金融危机来袭,瑞晶遭遇经营困难,被美国芯片巨头美光收购。

陈正坤无奈成为美光台湾分公司总经理,但他的理念与美光格格不入——他的目标是改写中国芯片史。

2015年,他决然离开美光,先后参与创立了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福建晋华三家存储芯片研发公司。这三家公司短短一年时间就在细分领域崭露头角,被业内称为“中国存储三雄”。

2017年,陈正坤出任福建晋华总经理。在他的领导下,晋华成为华为重要的芯片供应商,他带领技术团队攻克5G芯片设计多个核心难题,为华为推出全球首款5G手机立下汗马功劳。

美国的眼中钉,肉中刺

美国对陈正坤提出的诉讼和全球通缉,是一场典型的“技术霸凌”。

2018年11月,美国司法部以“经济间谍罪”对福建晋华、联华电子及陈正坤等提起刑事诉讼,指控他们“共谋窃取美光科技商业机密”,并声称这些技术价值高达87.5亿美元。

美方声称陈正坤在从美光离职后,招募前美光员工,并窃取了DRAM相关技术。此案一度成为美国司法部“打击中国经济间谍活动”的典型案例。

面对美国毫无根据的指控,我国外交部发言人陆慷在第一时间作出了明确回应:“美方如果就此确有关切,就应拿出实实在在的、经得起事实检验的例证。”

我国对这起事件的高度关注和强硬态度,展现了为保护本国科技人才和企业不惜采取必要措施的决心。

美国毫无证据的指控背后,是其对中国芯片产业迅猛发展的焦虑和遏制中国技术进步的企图。

美国的“通缉令”不仅未能如预期般威慑中国芯片产业,反而激起了中国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和爱国热情。

国内众多网友一眼看穿了美国此举的实质,认为这是美国害怕中国芯片技术进步而采取的“恶意污蔑”,并与之前的“孟晚舟事件”类比,直指这是美国惯用的打压手段。

不少网友一致认为,这是美国对中国科技产业发展的无理打压和“阴谋”。

还有不少人觉得美国隔三差五就要搞幺蛾子,估计是怕中国芯片科技强大,恶意污蔑,当年的孟晚舟事件不就是同样的说辞吗?

网友们坚信陈正坤是清白的,他的技术突破是个人和团队多年刻苦钻研的成果,许多人更是将陈正坤视为“民族英雄”,赞扬他为中国芯片产业做出的贡献。

这种自上而下、从官方到民间的团结一致,形成了强大的后盾,不仅给予了陈正坤道义上的支持,也向国际社会展现了中国在维护自身科技发展权上的坚定意志。

经过长达数年的法律斗争和不懈努力,案件最终出现了逆转。

美国旧金山法院在2020年一度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认定陈正坤等人罪名成立。

但由于陈正坤等人非美国国籍且人不在美国,美方只能将其列入全球通缉名单。然而,中方并未放弃努力。

转机出现在2022年底,美国法院终于做出判决,驳回了对陈正坤的一切控诉。

最终,美光公司在2023年12月与福建晋华达成了全球和解协议,为这场持续六年的漫长诉讼画上了句号。

尘埃落定,重归故乡

陈正坤的芯片人生早在童年就已注定。他从小在台湾捣鼓收音机零件,对电子产品怀着浓烈的好奇心。

上大学后,出于对电子科技的强烈热爱,他选择了材料专业,并赴美留学深造。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学习电子工程,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加入英特尔实验室。

当第一次看到先进的芯片晶圆时,他曾自言自语道:“什么时候我们中国也能有自己的?”

正是这份童年时期培养的好奇心和爱国情怀,推动陈正坤在芯片道路上不断前行。即使被美国全球通缉,他仍然坚持自己的信念和理想,成为中国芯片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如今,陈正坤还在实验室里,白大褂袖口磨得起毛,眼镜上沾着焊接烟尘,一次次带团队突破25纳米、20纳米,再向3纳米逼近。

在陈正坤等科学家的共同努力下,中国的芯片技术逐渐跟上时代,甚至在未来领先时代。

说来也巧,陈正坤先后工作过的两家公司也联系不小,英伟达CEO黄仁勋多次公开称赞华为的技术实力,这些评价从侧面印证了中国芯片人才的卓越能力和中国芯片技术的飞速进步。

2025年7月16日,黄仁勋在链博会期间接受采访时直言:华为AI芯片取代英伟达“只是时间问题”。

他客观地分析道:“英伟达深耕AI生态30年,华为仅用几年便达到与英伟达相提并论的水平,这充分证明了华为的强大实力。”

而这些,离不开陈正坤等技术人员的不断努力,正是他们的付出,才让中国芯越来越强。

结语

他被美国列为“敏感人物”,却是不少人口中的“芯片袁隆平”;他被质疑“靠偷窃”,却让全球第五大存储企业从无到有。

芯片之路从来不是一条光鲜的路,但正因为有无数像陈正坤这样,穿着白大褂、披着灰尘的人,埋头画电路、熬夜搞测试,中国的芯,才硬得起来。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本文信息来源:【晋华集成电路官网】【第一财经】【环球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26

标签:科技   美国   清白   官司   陈正坤   芯片   中国   华为   司法部   技术   全球   英伟   福建   英特尔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