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好心援助赞比亚,就换来这样的结局?

求帮忙的时候好话说尽,得到援助后立马翻脸不认人,不光如此,还提出高达800亿美元的天价索赔,我们出于好心援助的赞比亚,没想到却换回这样一个“白眼狼”。

那么,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赞比亚的索赔要求合理吗?

赞比亚铜带省的谦比希矿区,曾是中赞合作的标志性地带。这里的尾矿坝在2025年2月的暴雨中溃口,又在9月的法庭文书中成为焦点。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旗下子公司被当地民众提出800亿美元的天价索赔,这笔金额相当于赞比亚2024年GDP的1.2倍,接近该企业120年的利润总和,让持续半个多世纪的中赞经贸关系蒙上阴影。

中赞之间的合作渊源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赞比亚是南部非洲首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从坦赞铁路的修建开始,中国企业便深度参与当地发展进程。

作为赞比亚最大的海外投资国,中国累计在当地投资超50亿美元,其中中国有色矿业集团的投入就达26亿美元,在赞比亚拥有16家出资企业,业务覆盖勘探、冶炼、建筑等多个领域。

2024年,两国双边贸易额攀升至67亿美元,同比增速26%,中企带来的不仅是铜矿开发技术,更有300多公里的公路、12所学校和5万人次的免费医疗服务。

谦比希矿区周边的村民,许多人依赖中企矿场的工作维持生计,当地家庭使用的便宜电力也源自中资能源项目的支撑。然而,2025年2月18日的强降雨,成为打破这份合作平衡的导火索。

此次降雨,是赞比亚20年来遇到的最强降雨,而中国有色矿业旗下谦比希湿法冶炼有限公司的尾矿坝,此前已在当地发生过防渗膜被人为盗割的情况,双重因素叠加下,尾矿坝发生溃坝,含有重金属的尾矿水向周边扩散。

事件发生后,企业的应急响应在凌晨启动,数十台工程机械和上百名工人连夜作业,至次日凌晨3点半便完成溃口封堵,成功控制污染源扩散。第三方检测显示,污染并未如预期般蔓延,未造成人员伤亡和饮水危机。

后续的修复与赔偿工作按赞比亚政府要求推进,企业投入数百万美元设立专项治理基金,用于河流净化和农田修复,同时依据政府出具的损害赔偿报告,向受影响的个体农户支付补偿金,为减产农户提供种子补贴,给依赖渔业的村民安排临时就业。

8月7日,赞比亚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部长穆伦加出示的检测报告显示,水体pH值已恢复正常,重金属浓度持续下降,未发现重大健康问题,但这样的结果并未完全打消当地民众的疑虑。

因此,一个月后的9月10日,赞比亚副总统带队赴矿区调研,对企业的处置方式和治理成果给予公开肯定。此时,事件已按常规流程完成善后,各方均未提出异议。

可转折出现在9月中旬,距离政府公开肯定仅过去一个月。11名当地民众代表突然向法院提交请愿,要求中方企业设立800亿美元的环境修复托管账户,由赞比亚政府监管使用,同时额外支付2亿美元作为紧急救助和健康评估基金。

这一索赔金额远超同类事件——2015年巴西淡水河谷溃坝致19人死亡,赔偿金额仅20亿美元;欧洲企业在赞比亚的排污事件,罚款金额为500万美元。

按赞比亚2024年230亿美元的GDP计算,800亿美元相当于该国近3.5年的经济总量,是全年财政收入的17倍,足够给全国每人发放近4000美元。

索赔方给出的理由是“过去十年的环境损失赔偿”和“未来五十年的健康影响补偿”,但这一计算方式缺乏法定依据。

赞比亚当地环保法规对污染赔偿有明确核算标准,而此次索赔未遵循任何法定流程,且忽略了谦比希矿区悠久的开发历史——部分污染痕迹可追溯至早期其他国家企业开采时期。

中国有色矿业在回应中明确指出,索赔金额缺乏事实与法律支撑,但仍承诺持续承担环境治理责任。外交部发言人林剑也表示,中企已履行应尽责任,不接受无理索赔,支持企业依法维权。

事件背后,赞比亚的国内局势提供了另一种解读视角。

2024年新政府上台后,国内经济压力巨大,国外外汇储备不足,真正一年的时间,新政府都在“节衣缩食”,眼看2026年即将到来的大选,让政治博弈愈发激烈,“环境优先”成为竞选口号,外资企业容易被塑造成“反派”形象。

赞比亚政府在短时间内的态度转变,从肯定修复成果到默许天价索赔,折射出经济困境与政治诉求的交织。中国有色矿业的股价已因此下跌15%,海外融资成本攀升,谦比希湿法公司目前仍处于停业状态。

这类纠纷并非中企在海外首次遭遇,赣锋锂业在墨西哥的锂矿项目,因当地政府推行国有化政策被取消9个采矿特许权,只得通过国际仲裁维权;天齐锂业在智利的合作项目,被要求成立国企控股的合营公司,股权被迫重新划分;紫金矿业在哥伦比亚的金矿去年遭非法团伙袭击,损失3吨实物黄金,当地政府未能提供有效安全保障。

这些案例与赞比亚事件共同指向中企海外投资的共性挑战:在环保标准提升、民族主义抬头的背景下,合规经营仍可能面临突发风险。

截至目前,谦比希矿区的环境监测仍在持续,中国有色矿业联合当地环保组织和高校制定的长期治理方案已进入实施阶段。赞比亚法院尚未对索赔案作出裁决,但这场风波已引发国际社会对资源开发合作模式的讨论。

中企在赞比亚的环保投入已超过3亿美元,若因天价索赔受挫甚至撤出,当地将失去的不仅是税收和就业,还有持续数十年的基础设施与民生项目支持。

从坦赞铁路的铁轨到谦比希矿区的矿灯,中赞合作的根基由无数务实举措筑牢,而如何让这份合作抵御短期利益的冲击,仍是摆在双方面前的现实课题。

每日经济新闻2025-09-21《中企遭800亿美元天价索赔!中国有色矿业回应:防渗膜被盗割等原因导致溃坝,已履行修复义务和赔偿,新索赔无依据》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财经   赞比亚   好心   结局   美元   中国   矿区   尾矿   矿业   政府   企业   事件   金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