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末年,朝廷腐败。清朝长期施行禁海和闭关锁国的政策,但是为了对华贸易,列强用大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彼时的中国,山河破碎,风雨飘摇。提到晚清时期的西方列强,人们一般都会想到列强对中国发动的战争和将中国变成殖民地的狼子野心。
但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虽然列强中的大部分统治者对中国都有着吞并的企图,但是也有许多人对中国是抱有友好的态度的,最出名的就是晚清时期在长期在中国官场效力的英国人马格里。
一、维多利亚时期的军医,后与李鸿章建立友谊。
马格里出生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的苏格兰,毕业于英国爱丁堡大学医科专业。马格里大学毕业后,英国已经与晚清政府爆发了战争和冲突,开始建立贸易方面的联系。马格里作为英国对华侵略军的军队医生,也跟随英军到达中国。
马格里在英国军队服役的时候,就已经与英国高级军官戈登建立了十分友好的关系。后来马格里到达中国后,与戈登再续友谊,二人的关系更加亲近。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后,马格里辞去了他在英军中的职务。虽然他脱离了英军,但是他与戈登的关系却一直延续。
马格里离开英军后,很快的得到了李鸿章的赏识。李鸿章主持洋务运动期间,马格里担任新建立不久的淮军炮兵教习,并且经常跟随李鸿章前往江浙地区对抗太平军。
1863年十月,李鸿章率领的淮军与太平军的战争进入到最后的白热化阶段,两军对峙在苏州,千钧一发,生死存亡。彼时的太平军主力已经损耗大半,苏州城只剩李秀成主持镇守,谭绍光、郜永宽、汪安均、周文嘉等四大将协同作战。
李鸿章见淮军在苏州拖延太久,战况不太乐观,于是想通过离间之计破坏苏州的城防,于是派人给郜永宽送信,以高官厚禄为诱饵,唆使郜永宽投降。郜永宽见太平军大势已去,很快投靠了李鸿章,破坏了苏州城防,于是淮军长驱直入,苏州告捷。
然而李鸿章攻克苏州后,并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反而杀了郜永宽等叛将,还杀害了其他已经投降的将士八千多人。李鸿章这一背信弃义、急功近利且十分残暴的做法很快引起了中外诸多人士的诟病,其中英国的军官戈登最为痛恨李鸿章的行为。
为了挽回自己的颜面,李鸿章只能拜托马格里从中斡旋,在戈登面前为自己说一些好话,尽量避免苏州杀降的事件在中英两国之间造成更大的影响。马格里爽快答应,并且圆满完成任务,李鸿章最终只向戈登支付了些许金钱,便得到了戈登的妥协。
二、娶太平天国叛将之女,加入中国国籍,为中国做出巨大贡献。
太平天国运动被彻底镇压后,李鸿章、马格里等人受到了朝廷的嘉奖。彼时的马格里虽然已经三十岁,但是还是一位单身汉。李鸿章为了感激马格里的帮助,和戈登一起为马格里做媒,最终马格里迎娶了郜永宽的女儿为妻。
马格里娶妻之后,加入了中国国籍,正式成为清政府的官员。在此之后,马格里为中英两国的交流做出了许多贡献,并且多次在英国想要对中国施加不平等待遇的时候,为中国多方奔走争取利益。因此许多人将马格里称呼为“中国人。”
三、儿子虽有中国血统,却亲近英国,祸国殃民。
虽然马格里对中国有着十分友好的感情和情结,但是他与自己的中国妻子生下的儿子马继业却与父亲完全不同。马继业八岁时,跟随父亲一同回到了英国生活和接受英国的教育。
马继业长大后,虽然母亲是地道的中国人,但他并不认同自己中国人的身份,反而与英国统治者沆瀣一气,做了不少侵害中国国家利益的事情,被后世的中国人广为诟病。
晚清时期,许多进步人士都开始开眼看世界,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李鸿章也主张开展洋务运动,并且很快付诸实践,马格里则成了他最重要的帮手。马格里建议李鸿章在上海松江建立弹药加工厂,得到了李鸿章的首肯。
后来在金陵制造局建立后,马格里又积极为李鸿章奔走,前往欧洲招募机械工程师、购买设备,可以说为洋务运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一味地购买西方的武器和设备,而不发展自己的科技和教育,始终不是好的办法。最终洋务运动失败,李鸿章无奈将马格里撤职。
更新时间:2025-05-1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