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之滨,蓬莱仙境,万顷碧波间,一座代表高端装备制造新高度的产业基地在蓬莱海工产业园内拔地而起。
昨天上午,上海电气集团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投资兴建的蓬莱大型高端绿色装备制造基地正式投产。该项目的落成,不仅是上海电气优化产业布局的战略落子,更标志着蓬莱在清洁能源装备、重型压力容器制造领域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成为蓬莱向海图强的生动见证。
边建边产
赢得投产开门红
昨天上午10点,走进现已竣工投产的基地生产厂区,只见宏大的车间内,橘黄色的巨型行车横跨天际,崭新的卷板机、切割机等设备已完成调试,发出规律的轰鸣。工人们在各操作台前井然有序地忙碌着,为首批在新厂房内生产的项目做准备,空气中散发出现代化智能工厂的蓬勃朝气。
实际上,早在正式投产前,基地已然奏响了发展的序曲。三台庞然大物——超大型高压反应釜已经远航印度尼西亚,单个设备长44.1米,直径6.1米,重量高达1050吨,是当前世界上尺寸最大、重量最重的高压反应釜之一。它们的成功出厂,为基地的正式投产运营献上了一份很有分量的“开门红”。
“这三台设备,是我们蓬莱基地‘边建设、边生产’策略结出的首批硕果,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高压反应釜项目之一。”上海电气能源重装科技(蓬莱)有限公司运营管理部部长戴德荣介绍。
据介绍,这批“国之重器”将应用于印尼一重大厂区项目。这款反应釜,采用了先进的湿法冶金加压浸出工艺,相较于传统能耗高、污染大的火法冶金,具有成本更低、更加环保清洁的显著优势,代表了行业绿色发展的前沿方向。
蓬莱速度
十个月完成投产
为何上海电气将如此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基地选在蓬莱?答案的关键词是“运输”与“环境”。
由于该基地制造的高端设备体积与重量都是名副其实的“重量级”,单体甚至超过千吨以上,所以对运输条件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
这方面,蓬莱恰恰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蓬莱港地理位置优越,位于环渤海装备制造产业带核心区域,蓬莱港配备500吨级桅杆吊等大型起重设备,可满足超重、超大件货物的吊装需求。同时具备多个滚装码头。对蓬莱新厂意义最重大的是,蓬莱港具备12万平方米的智能堆场,为后续配套码头现场制造服务提供了良好的实施条件。
为了迎接这些“重量级”成员,蓬莱区投入专项资金,对运输路线上的仙境东路的红绿灯进行智能化改造,确保大件运输车辆通行无阻。同时,投资改造了赵格庄桥,将其承重能力从50吨提升至2000吨,甚至对基地门前的高压线实施了入地工程,为庞然大物的“出门”扫清了最后一道障碍。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在蓬莱保障重大项目落地“一条龙”服务下,该项目从去年12月破土动工,到昨日正式投产,仅用时十个月时间,“蓬莱速度”在这一刻变得具象化。
“蓬莱高端绿色装备制造基地的建设,从项目前期筹划到落地建设,再到今天的顺利投产,我们深切感受到了当地优质的营商环境和高效务实的服务精神,为项目的快速推进扫清了障碍、铺平了道路。这份宝贵的信任与支持,是我们企业发展最坚实的后盾与动力源泉。”上海锅炉厂党委书记、执行董事孙宇说道。
向海而兴
蓬莱海工产业园链式发展
昨天基地的投产现场,一份上海锅炉厂与烟台中集来福士的战略合作协议同步签订,为基地未来市场拓展再添一股坚实力量。中集来福士擅长船体建造,上锅蓬莱基地能生产船体上部的工艺模块(撬块)。这意味着,蓬莱基地不仅能服务于陆上电站,未来更能直接为海上的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海洋能源岛等高端海工装备配套,打开一片全新的“蓝色市场”。
实际上,除了昨日与中集来福士的战略签约,上海锅炉厂的许多上下游产业链伙伴都在山东,基地落户在蓬莱,更能发挥产业链条优势。
企业链式发展,已经成为蓬莱海工产业园最亮丽的一张名片。集齐风电产业上游研发检测,中游主机、叶片、塔筒单桩及海缆四大部件,下游施工运维板块,成为全省首个海上风电全产业链园区,先后荣获山东省海洋工程特色产业集群、山东省海上风电装备特色产业集群、烟台市清洁能源海上风电装备制造专业园区等称号……近三年来,蓬莱海工产业园累计落地项目15个,其中6个项目来自世界500强。去年,海工产业集群跻身全省特色产业集群前十位,今年成功获批省级现代海洋特色产业集聚区,园区实现产值较2021年增长165%。
黄海潮涌,蓬莱乘风。随着上海电气蓬莱高端绿色装备制造基地的正式投产,蓬莱海工装备产业布局也进一步完善。当下,蓬莱正以海工产业园为平台,汇聚资源,链动产业,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仙境力量”。
记者 陆启飞
通讯员 张研 摄影报道
法律支持单位:山东助商律师事务所
更新时间:2025-10-13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