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加载中...
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今天(9月1日)正式落地实施。记者梳理发现,新国标内容比较丰富,对于车辆本身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两限”,也就是限制最高车速、限制塑料材质的使用。
限速,也就是限制车速,是新国标的一个重点要求。以往部分电动自行车,电动机性能余量较大,不但能够轻松超速,还给非法篡改留下空间。为应对这一问题,新国标增加了电池组与控制器之间的识别和匹配功能,并要求落实“一车一池一充一码”,从技术上大幅提高非法改装门槛;同时,要求电动自行车最高时速必须低于25公里,一旦超速,电动机将自动停止动力输出。
限塑,也就是限制塑料材料的使用,是新国标的另一个重点。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发生电动自行车火灾7048起,其中释放的有毒烟雾,极易导致人员死亡。为应对这一问题,新国标加强了对非金属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的要求,并规定,塑料总质量不得超过整车质量的5.5%。同时,新国标还要求电动自行车配备耐高温的整车编码,以便于在发生火灾时进行溯源调查。
此外,新国标还进一步增强了电动自行车的智能化功能,增加了北斗定位、通信和动态安全监测功能。
针对产销环节,新国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包括:明确要求生产企业应具有与整车产能相匹配的生产能力、检测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加强3C认证和生产许可证的审核。同时,新国标的实施也为生产和销售设置了3个月的过渡期:从今天开始,所有新生产的电动自行车必须符合新国标;到今年12月1日后,市场上销售的电动自行车必须全部符合新国标。
新国标落地前夕,记者探访多家门店发现,新国标车辆普遍处于“暂未到货”的状态,部分旧国标车型甚至出现了逆市涨价。而“以旧换新”的补贴,也助推了旧国标车辆的销量提升。
这里是上海市虹口区的一家销售门店,目前在售车辆基本都是库存的旧国标车辆,销售额却较往年同期上涨了四分之一。
与此同时,在附近车管所,车辆上牌的情况也出现了明显上升。其中,玉田路非机动车车管所的上牌辆由原来的每天60至80辆,上升到160至180辆。
在山西、广东等城市门店,情况也差不多。新国标车辆预计要到9月中下旬才可到店,不少消费者用“以旧换新”的补贴购买旧国标车辆。
不过,也有部分消费者坚持等待购买新国标车辆,看中的就是安全。
确实,如这位消费者所说,新国标的出台,是为了“安全第一”。记者注意到,对于限速的保障,成为了新国标的主要抓手。
事实上,关于电动自行车的最高时速,新国标和旧国标一样,都划定了“不得超过25公里/小时”的红线。但从上海、北京等地近期开展的超速抓拍、非法改装行动来看,部分电动自行车的区间超速超过了50公里/小时,有时甚至能与机动车“并驾齐驱”。
这充分表明,旧国标虽然在车速上提出了要求,但还是被改装者钻了空子。而新国标提出的“超速即断电”等技术要求,从源头上掐断了超速的可能,从而使得这一规定将不再是形同虚设。
最新数据显示,目前全国电动自行车约3.8亿辆,其中存在大量老旧车和改装车。去年以来实施的“以旧换新”,淘汰了1200多万辆老旧车,但是高安全性新车占比仍然很小。这也表明,符合新国标的车辆,尽快进入销售和使用环节,已是“现实的呼唤”。
编辑: 张博忺
更新时间:2025-09-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