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观点报》8月2日刊发题为《中国开始公开采购俄罗斯黄金》的文章,称中国正大举购买俄罗斯黄金,取代英国成为俄黄金主要买家。自2025年起,中国的采购政策从隐秘走向公开。这一切的背后,隐藏着一场金融主权的深刻变局。
2025年6月,中国香港从俄罗斯进口黄金超过10亿美元,几乎是去年同期的三倍。这一数据不仅刷新了月度采购纪录,更标志着俄罗斯在香港黄金进口市场的地位飙升至全球前三,仅次于阿联酋和中国本土。
香港是中国从俄进口黄金的“中转站”,金条从这里运往上海的交易所。之所以要从香港过一次手,主要还是为了规避美国的二级制裁。
在西方国家因俄乌冲突对俄实施制裁之后,俄罗斯黄金被美国、英国和欧盟列入“禁购”名单。曾经最大的客户伦敦市场随即关闭大门。但俄罗斯迅速将出口重心东移,仅2025年上半年,就向香港出口黄金29亿美元,创13年新高。
俄罗斯也因此从香港第六大黄金供应国跃升为第三位。这背后,一方面是俄罗斯急于寻找外汇来源以支撑国际贸易;另一方面,中国也有自己的深层次考量。
早在2023年,中国对俄黄金的采购已创历史新高,但大多采用隐性方式操作,官方数据极为有限。根据俄分析师德米特里·维什涅夫斯基的估算,当年中国人民银行购买黄金约735吨,其中约三分之二未被官方披露——几乎是公布数据的13倍。
2025年,中国采购策略发生变化:逐步从隐秘转向公开。一方面是因为人民币国际化与去美元化进程加速,降低了中国对美方制裁的担忧;另一方面,中国正在有意构建以黄金为核心的金融“避风港”。
答案是价格和战略意义的双重叠加。
由于西方制裁,俄罗斯黄金在全球市场上带有显著“折扣”。俄“黄金支付”公司副总裁阿列克谢·维亚佐夫斯基透露,对中东和中国的出口中,每盎司黄金可享有低至20–50美元的折让幅度。在价格攀升的当下,这是诱人的套利机会。
更重要的是,这些黄金被中国政府视为对冲美元资产风险的关键工具。自2022年以来,中国逐步减持美债,今年3月其美债持有量已跌破8000亿美元,排名降至全球第三,排在了日本和美国之后。与此同时,中国连续八个月增加官方黄金储备,总量增至110万盎司(约34.2吨)。
“这是从俄罗斯学到的教训:美元资产可以被冻结,黄金则是主权国家最后的金融保险,”维亚佐夫斯基强调说。
西方制裁并未阻止俄罗斯黄金产业的发展,反而因出口重心转移而重获增长动力。2024年,俄黄金产量增长5.3%,达330吨。俄罗斯也由此成为全球第二大黄金生产国。
更关键的是,由于出口按美元计价,而成本以卢布支付,这一产业成为俄罗斯外汇创收的“双赢机器”。“当卢布贬值而金价上涨时,企业就获得了双倍利润。”维亚佐夫斯基表示。
黄金价格也在飙升。2022年黄金每盎司价格尚在2000美元,如今已突破3400美元,预计很快将达到3600–3700美元。
不过,在全球央行纷纷增持黄金的趋势下,俄罗斯央行却反其道而行之,自2022年起,俄央行停止购买本国黄金,这与此前央行每年购买国内三分之二黄金(约200吨)的政策形成鲜明对比。
俄罗斯央行解释称,此举是为了遏制通胀和提升流动性管理能力。然而,部分专家对此持不同意见,认为在面对地缘冲突和金融脱钩的风险时,黄金作为硬通货储备,比数字货币或外汇更可靠。
俄《观点报》指出,中俄黄金交易的深化,不仅是市场行为,更是两国在全球金融体系重组背景下的一次深度联动。中国通过黄金来“去美元化”,俄罗斯则借此摆脱西方金融控制。随着人民币国际化推进、黄金储备增持、美元资产持续缩水,一场悄然无声但力量深远的货币博弈正在展开。而黄金,正是这场战局中最古老却依然强劲的武器。
更新时间:2025-08-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