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食博惊现汉画像石舞蹈,彭城宴演出首度曝光!

···

早晨8点30分,彭煜就已经在练功房开始了一天的排练。从每天固定的熟读剧本开始,一步一步走台,场景化排练动作。

这是彭煜开始训练的第30天,也是他加入彭城宴演出的第30天。此前的每一天,他都保持着每天10小时的练习,不为其他,只为了更好地融入角色。

>什么是彭城宴?是一桌宴席,还是一场演出?掀开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的面纱,彭城宴的故事娓娓道来。

流传千年的江湖奇书《大彭烹事录》现世,持有此书者正是“彭城七里”的富商彭公子,他研读此书后大受启发,放话要开设一家名为“彭城宴”的酒楼,再现书中经典菜品!酒楼开业在即,彭公子邀请全城能人异士前来献艺捧场,并号召全城百姓前来品鉴。什么才是真正彭城味道?什么才能代表彭城的味道?酒楼开业,一同“寻味彭城.”....

在演员排练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一种源自汉画像石上的舞蹈——建鼓舞。

汉代,建鼓舞成为当时乐舞中最常见的艺术表演形式。建鼓的本身是舞乐场面中的主要乐器。所谓建鼓,按《礼仪·大射仪》中载:“建犹树也,以木贯而载之。”意思是树立着的鼓,即在鼓的中间穿上一长柱,称为楹柱,将柱固定在鼓座上,鼓座称为“跗”,鼓座的形状多样,有“十”字交叉形、方形、圆形、虎形、羊形、兽形等。

徐州汉画像石中,建鼓舞的形象不少。建鼓舞最突出的艺术特点是将击鼓的鼓槌化为手中的舞具,形成有韵律的舞蹈动作。建鼓舞声情并茂,“蹋地来前,蹑馺足脚”,舞者椎鼓而舞,伴着铿锵顿挫、变幻万千的鼓音,“乍续乍绝,连翩络绎”“进退无差,若影追形”。

“这个建鼓舞,非常激昂热烈,阵阵鼓声,将彭城的气势恢宏与万千气象展现出来,根据汉画像石衍生而来的建鼓舞,相信会让彭城宴的演出更能体现徐州城的气质。”谈及排练,彭城宴建鼓舞的演员仍止不住地兴奋。

精彩当然远不止于此,宴席伴舞、对弈之舞、飞天群舞...让吃饭不再只是满足口腹之欲,让城市在光影流动中展现,让文化在潜移默化中传播。

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6700平方米的面积,形成兼具特色餐饮、民俗传承、文化展示、场景感受于一体,同时融合了千年古城历史文化印记之美于一身,让每个来此的游人,都可以拥有淮海经济区首个全场景、沉浸式的美食博物馆,好吃好看又好玩的体验。

//

经过精心排练的《彭城宴》你期待吗?

一座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

迎来送往八方来客

它将徐州的烟火气与人情味

传递给每位来此的游人

又为他们开辟了文化内涵

与沉浸体验相交融的新场所

堪称彭城七里示范段的点亮之作

随着徐州城市热度的上升

越来越多的人来到徐州

各式各样的文化也在

徐州相遇、碰撞、折叠

形成新的徐州文化特色

这就是徐州的大度包容

正如我们在徐州饮食文化博物馆所看到的

最好的饮食文化传承

从来不是固守陈规

而是让每一种味道

都能在时代浪潮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我们即将见面

敬请期待

来源:徐州文旅集团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4-28

标签:徐州   演出   全城   排练   酒楼   饮食文化   博物馆   舞蹈   场景   味道   美食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