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冬天,安阳的天空还没亮。一声枪响。划破了沉寂。那是李长河,平顶山市原政法委书记,伏法的时刻——结束了。他的故事,这一天,才真正写上句号。
可这并非一场突然的落幕。回头看,故事的起点,其实在1995年。舞钢,一条还未动工的路。两个人物,一场缠斗。多年以后,仍让人唏嘘。
那一年,舞钢的财政收入不到3500万元。李长河,一口气批下湖滨大道和钢城大道,合计预算8000万。这是什么概念?财政收入的两倍还多。钱怎么来?李长河有他的“办法”。一句话——群众摊派。
摊派。在当时的基层,是公开的秘密。可李长河摊得,太狠。直接让农民年关都过不去。镇里干部上门收钱,村里甚至动用派出所。风声一紧,舞钢农民集体上访。事儿大了。
可在这之前,吕净一,八台镇副书记,由李长河亲自提拔。吕净一年轻,干事有章法,不拍马屁,不送礼。李长河觉得他“不懂规矩”。吕净一说,该干的事就得干,不能光想着谁帮了谁。这样的人,在当时体制内,不多见。很快,他成了李长河的“眼中钉”。
1996年6月18日,一个调查组下到舞钢,说是查摊派。可当天傍晚,吕净一被带走,说他贪污3000元。没有公开审理,没有实质证据,只有一个“指令”。他被关了一年。体重从173斤掉到120斤,胃出血,高血压,肝病缠身。
出狱那天,下着雨。他自己背着行李走出看守所。鞋都湿透了。没人来接他。那一刻,他可以选择沉默——但没有。他开始举报李长河。一次次写材料。一次次石沉大海。有人劝他:“你得考虑后果。”他回:“法律要是讲后果,那还要法律干嘛?”
坚持。是有代价的。1999年5月12日,河南省高院宣判,吕净一无罪。纸,终于包不住火。李长河慌了。他试着“谈谈”。办公室里,对吕净一说:“你挑个单位,我亲自送你上任。”吕净一拒绝。他说:“我刚出来,身份特殊,老百姓会指指点点。对你形象也不好。”
李长河脸色一沉。茶杯摔碎。又试了几次,送工作、赔钱、请吃饭,全被拒了。李长河说过:“这人,跟别人不一样。”他没想到,吕净一,是真的——一点不一样。
1999年6月18日,吕净一家遇袭。两个杀手闯进家中。夫妻双双倒在血泊里。儿子那年才10岁。吕净一在昏迷前,爬到窗边,看清了面包车的车牌——豫D30310。他把儿子拉到身边,低声说:“记住这个号。要是我们都不行了,你告诉公安局。”
第二天,车找到了,人也抓到了。十天后,李长河被带走。警方查明,这起谋杀案就是他指使的。当年12月5日,李长河伏法。
事情到这儿,仿佛结束了。但没有。更多的故事,在吕净一身上继续。
他被安排到舞钢市残联任副主席。职位不高,工作不重,算是“安置”。可他没打算就这么过。他说:“我学的是粮食专业,最好能去粮食局。要不环保局也行,干点实事。”
2003年6月,他正式调任环保局局长。上任第一天,他走进办公室,自己搬椅子,自己接水。单位的车他一眼没看。他说:“能省点就省点。”出差只报路费和住宿,餐费全自理。他说:“在家也得吃,这钱公家不该出。”
环保局新出了一条“铁规矩”:上午11点、下午5点后,不准进企业检查;中午、晚上在企业的,必须离开。严禁吃拿卡要。有人送他一条烟。他笑了:“我这人,烟不抽,手也不接。”
有人问:“你就不担心,干得太认真会得罪人?”他回:“干事得有章法。谁真想为难我,那也得看他有没有那胆。”
干满一届。他把环保局的制度立下了、风气带正了、队伍也稳住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叫他“那个坐过牢的”。
这就是吕净一。一个普通的基层干部。也曾被权力碾压,也曾差点命丧刀下。可他没有倒下。他咬紧牙关,硬是把天给翻了过来。
很多年过去了,舞钢的人们提起这两个名字,心里想的是什么?李长河——“老虎”,当过官,有本事,但也做错了事。吕净一——倔人,不服输。坚持了正道。
其实,这一切的起因,只是修路。李长河的算盘,清楚明白。修路要政绩,政绩要钱。钱从哪来?群众摊派。可农民本来就穷,过年都难。干部挨家挨户收钱,派出所都上阵。农民怨气冲天,集体上访。事情闹大了。
吕净一,劝过。李长河不听。事情就这样,一步步发展到不可收拾。吕净一被免职、拘留、判刑。出狱后,他选择了举报。用一纸纸材料,用一次次上访。用自己的命,去和权力对抗。
有人说,何必呢?何必和命运较劲?可吕净一是那种人。他说:“清白比乌纱更重要。”他信。“民心不可欺,欺民如欺天!”他也信。
回头看,李长河并非一开始就坏。他刚到舞钢时,也曾实干。带队下地干活,和干部一起挤大巴。汗流浃背,不搞特殊。那时的吕净一,还佩服他。可权力,是一把双刃剑。用好了,可以为民造福。用歪了,就会毁了自己。
李长河走错了路。贪污、买官、指使杀人。一条条账本,一份份口供,所有的证据都指向他。天网恢恢,疏而不漏。2001年12月5日,一声枪响,他的生命停在了五十八岁。
吕净一,活了下来。可代价巨大。他失去了妻子,自己落下终身伤病。肝功能不好,每隔两个月就得去医院输一次血。右腿肌肉坏死,只能一瘸一拐地走路。可他说:“我这条命是捡回来的,无论到哪里,我都知足。”
组织上看他身体这样,本来想让他好好休养。他不同意。“留我在残联吃闲饭?不如给我个能发光的地方。”环保局,就是他的新战场。
他上任后,第一件事,就是立规矩。不许吃拿卡要,不许利用职权谋私。他带头做。别人请吃饭,他不去。别人送东西,他不收。有人怀疑,他披着一身伤病,还能折腾什么?他用行动回答了所有人。
几年下来,舞钢市几条主要河道的水质,提升了一个等级。那些污染严重的企业,被逼着搞技术改造。老农民说:“吕局长来后,河里再见到鱼苗,一刹那比过年还高兴。”
一个人的坚持,有时能带来改变。吕净一没有权势,没有后台。他有的,是一股子不服输的劲。有人说他傻。可他自己清楚,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环境好了,老百姓得实惠。他说:“干事得有章法,谁真想为难我,那也得看有没有那个胆。”
其实,很多时候,社会就需要这样一些人。不怕事,不怕苦,不怕得罪人。用自己的清白,换来一方正气。他们可能一时受委屈。但时间,会给出最公正的回报。
今天再回首,李长河与吕净一的故事,已载入反腐档案。它告诉我们什么?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要心里装着百姓,权力才有意义。一旦背离了初心,迟早会被人民唾弃。正义,可能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他自己,就是制度和法治的受益者,也是推动者。他用行动证明:哪怕身处逆境,只要坚守正道,终有柳暗花明的一天。
这场斗争,历时七年。起因只是两条路,一个不肯低头的基层干部。结局,是一位政法委书记的落马,是法治的胜利,是百姓的安慰。
很多年后,舞钢人还会记得,那个倔强的吕局长。他们也会记得,那个曾经风光、最终却走上歧路的“老虎”书记。世事如棋,乾坤未定。每个人的选择,都在写下历史的新一页。
历史,总在悄然前行。而正义——总会到来。
更新时间:2025-08-1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