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狂挖中巴墙脚,巴基斯坦一个急转弯,中方这下可以放心了

7月30日,美国政府突然宣布对印度征收高额惩罚性关税。就在外界还在揣测这背后的深意时,第二天,特朗普政府又高调宣布与巴基斯坦签署石油开发合作协议,并声称将在俾路支和信德省投入大量资源。

几乎与此同时,巴基斯坦外长达尔在一场记者会上公开表示,巴方希望在与中国“兄弟般关系”之外,也能与美国建立“最牢固的伙伴关系”。

一时间,华盛顿的“连环攻势”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从接待巴军高层、签署能源协议,到军演合作、贸易谈判,美国这番操作像极了一个急于挖墙角的“热情追求者”。外界不禁开始揣测——“巴铁”是不是要变心了?

可就在8月初,形势却骤然反转。8月2日至3日,刚刚在以色列袭击中受伤的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亲访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亲自到机场迎接。

这场访问不仅礼遇非凡,而且成果斐然。双方当场敲定了一揽子覆盖能源、贸易等领域的合作协议,宣布要将当前30亿美元的贸易额提升至100亿美元。这不是一次普通的访问,而是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那些以为巴基斯坦会乖乖“倒向”美国的人的脸上。

要知道,就在这次访问前不久,美国和以色列还联合出动B-2战略轰炸机,对伊朗三处核设施进行打击,伊朗遭受了巨大损失,局势一度紧张到极点。此时巴基斯坦选择站在伊朗一边,无疑是在用行动告诉世界:它有自己的判断和方向,不会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美国“挖墙脚”的算盘打得极响。为了拉拢巴基斯坦,特朗普不惜亲自出面,邀请巴军指挥官在自己79岁生日当天到白宫做客。

这位被称为“印巴空战功臣”的巴军将领,在白宫受到几乎元首级待遇。紧接着,美国又在G7峰会期间“冷落”印度,转而对巴基斯坦示好,公开表示要建立系统性的石油开发合作框架。

表面看,这是一次基于资源的经济合作,实则是一次深度的地缘政治赌博。美国想要借此在中巴之间插楔子,动摇中国在南亚的战略支点。更有甚者,美国智库甚至预测,中巴之间的“铁杆友谊”将遭遇空前挑战。

可巴基斯坦真正的算盘,并不在西方的剧本里。它没有“转向”,而是在转身之间,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25年7月,巴基斯坦率先向中方通报即将与美国开展石油合作的消息,主动表示希望与中国共同开发本国石油资源。这一举动早已表明,巴基斯坦对中方的信任与战略协同,远远超过与美国的短期利益搭档。

中巴之间的信任,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用“铁的项目”堆出来的。中巴经济走廊自启动以来,已经为巴基斯坦带来了超过620亿美元的直接投资,建立了数万个就业岗位,修建了瓜达尔港、白沙瓦-卡拉奇高速等“造血型”基础设施。

2025年7月,“商务快车”正式上线,拉合尔至卡拉奇全程仅需18.5小时,票价仅为129元人民币,这种普惠型建设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巴基斯坦的“转身”,不只是对中方的定心丸,更是对美国“意图”的一次明确回应。在地缘安全和经济发展之间,巴方早已划清了自己的底线。印度,这个南亚的“背景板”,始终是巴基斯坦无法忽视的存在。尽管印度军力雄厚,经济体量庞大,但在近几次局部冲突中,巴基斯坦却屡占上风。

最典型的是那场空战,巴基斯坦空军用中国产歼-10C战机,击败了印度引以为傲的法国“阵风”机群。这场胜利生动诠释了一个事实:谁能在关键时刻提供可靠装备,谁才是真正的“安全保障”。美国的援助多是纸上谈兵,中国的支持却是实打实的帮扶。这一点,巴基斯坦看得一清二楚。

2025年8月,巴基斯坦与伊朗更进一步,签署了“中巴伊铁路动脉”和“巴伊天然气管道”两个重磅项目。铁路从中国喀什出发,经瓜达尔延伸至伊朗扎黑丹,再连通德黑兰和里海港口,可将运输时间从30天缩短至7天,成本降低40%。

天然气管道全长700公里,可满足全国4500兆瓦发电需求,年输气量高达100亿立方米。更令人瞩目的是,这一系列项目避开了美元体系,采用本币结算与黄金、加密货币对冲,直接冲击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体系。

这不是简单的经济合作,而是一次区域格局的重塑。中、巴、伊三国正悄然织就一张联通中亚、南亚与中东的“钢铁网络”。

面对这场“急转弯”,印度坐立不安。它曾试图通过恰巴哈尔港与伊朗建立联系,如今却被巴基斯坦的管道和铁路计划彻底压制。印度不仅在西部战略空间遭到压缩,甚至连情报系统也被巴基斯坦与伊朗的军事合作绕过。

伊朗侦察机获准进入巴基斯坦领空,伊朗飞行员也在巴基斯坦接受秘密培训。这一切都令印度焦头烂额,而美国此时却显得力不从心。特朗普政府在2025年初提出的石油合作方案,投资规模模糊,细节含糊,许多承诺至今未能兑现。

相比之下,中国的援助是成体系的、成规模的、成效显著的。瓜达尔港已被打造为“南亚迪拜”,周边自由贸易区吸引大量中资企业,制造业、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巴基斯坦经济的“新引擎”。

美国的“橄榄枝”背后,是地缘政治的算盘;而中国的“走廊建设”背后,是互利共赢的长远规划。巴基斯坦的选择,其实从未动摇——它要的不是“阵营归属”,而是发展成果和安全保障的可持续性。

在特朗普还试图通过“拉巴制印”的小算盘来扰乱南亚格局时,巴基斯坦早已用实际行动表明:它不会做任何一方的附庸,而是要做区域格局的主动编织者。

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对印度的打压、对巴基斯坦的拉拢,终究敌不过中巴之间那条用钢铁、能源、信任建起的经济与安全命运共同体。

巴基斯坦的“急转弯”,不是意外,而是一场早有预谋的战略回旋。它既不背叛谁,也不倒向谁,只是用最现实的方式,为自己争取最大的国家利益空间。

中巴之间的战略互信,已经远远超越了普通合作伙伴的范畴。面对美国的挑拨与挖角,巴基斯坦用实际行动护住了这段兄弟情。未来的区域博弈中,中巴携手,才是真正的“压舱石”。

信息来源:

[1]巴官员:中国发展模式是“灵感源泉” 环球时报

[2]特朗普:没准,印度从巴基斯坦买石油呢 观察者网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8-06

标签:财经   巴基斯坦   墙脚   中巴   美国   急转弯   中方   放心   伊朗   印度   南亚   中国   卡拉奇   战略   石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