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谷柴氏中医
柴峰/文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府谷柴氏祖先自明朝正德三年孟春,即公元1508年农历正月,从陕西子洲三皇峁(原绥德三和峁)迁徙府谷已经517年矣。漫长的征程中,柴氏人艰苦创业,百折不挠,奋发向前,人丁兴旺,蒸蒸日上。在穿越时空,融合大自然,寻求生存与发展的同时创立了府谷柴氏中医。
柴家墕村十世柴立本清朝丁酉拔贡,学识渊博,知医爱医。从河南做官离任返乡时带回大量医业书籍,督教子孙认真研读,为柴氏中医世家的创立与繁荣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承先启后,继往开来,人才济济,名医层出不穷,救死扶伤,悬壶济世,名震四乡。
十世柴中本,太学生儒医,十一世柴庆、柴恂儒医。苍贺峁村新庄子十一世柴三旺,又名柴胜(1875~1957),在民国年间、解放初期用祖传针灸为村民治病,颇有名气。
清末以来,府谷县中医界有三大世医家族,即府谷镇柴家墕村老中医柴叔平为代表的柴氏世医家族,黄甫镇太家沟村李杰、李来通为代表的李氏世医家族,府谷镇红花村胡杰为代表的胡氏世医家族。这三大家族对中医代代相传,延续不衰,闻名乡里的医生辈辈皆有。
1920年,柴叔平在柴振溥资助下,于府谷县城后街(原冷库院内)创办了“益龄堂药店”。时有铺舍3间,从业者3人。
柴振溥,字仲博,讲学所毕业,柴家墕人,曾任麻地沟县丞,府谷地方银行经理。忠厚正道,关心群众疾苦,做事开明,鼓励儿子投身抗日救亡、民族解放。1954年以开明士神当选府谷县各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去世后县上派人来村里主持追悼会。他在创建“益龄堂药店”时的义举值得千秋称颂和永久纪念。
柴叔平,又名柴振治(1884~1966),人称柴三先生,柴立本嫡孙。
在藏书丰富、医学门弟的家境中,自幼广览群书,尤其喜爱儒学经典与《内经》、《伤寒》、《金匮》、《夲草》、《景岳全书》等医学名著。14岁开始行医。其间,结合临床实践,广采民间偏方、验方,潜心研学,技艺大进。
其长子柴嵎,因攻打府谷县厘金局一案被捕,在押榆林。1933年夏,为营救柴嵎只身前往榆林,住“常盛栈”。适逢霍乱流行,因医院无进口疫苗,染病死亡者甚众。他目睹惨状,救治了不少患者。当时的《上郡日报》为此广告云:“不论男女老幼军民人等,速请长盛栈柴先生,方能服药针刺,预防治疗”。
时任陕北镇守使井岳秀的妻子患子宫瘤,已不便外出。恰逢井岳秀岳父任榆林狱官,欣闻柴先生治疫之名,遂介绍入官邸治疗。柴先生为其服药針灸一次,排血块数升而愈,井岳秀大喜,其子柴嵎因此被释放。
柴先生在家辄于子息论及各医家短长,以博采众长,并教读儒学经典与医家名著,每日背诵一段,终年不辍。
柴先生以针灸见长,用药亦重精选。抗战时期,药物困难,常用一两次针灸治好头痛、腹痛及其它诸症,抑或就地采集草药,亦治大病、急病。
解放后,王义成妻子的子宫瘤,丁存有的缩阴,仅三五针,两三剂中草药则转危为安。临床时他注重补脾祛风,如妇科经产,崩漏滞下等症,有时涩因涩用,通因通用,治则不拘一法,正治、反治、从治,随症采用,时有稀人之见,每服必有奇效。
1949年1月,府谷县一完小学生马志林(山西兴县人)得癫狂伤寒,不省人事,狂乱不安。柴先生投药一剂,次日即愈。方中有朱砂一钱,患者家属抓药,药房不予,直至柴先生亲往才予。
对于以阴阳法术骗人者,常劝其去空务实,行医用药。后被接纳为陕西省中医学会会员,多次赴省开会交流经验,他的好几个验方被选入《陕西省中医验方》一书。
解放初期,柴先生在府谷城关医院坐过诊,1960年代初,年逾古稀仍然出诊为人治病。
柴先生家教严谨,经常与子孙们学习研讨各医家行医经验,博采精华,补己不足,促进家医世代相传。其长子柴嵎,次子柴皋亦是名医。常年为人治病,很受群众欢迎。
柴嵎,字东阳,灞桥起义后在西安教书,1957年反右中被遣送回原籍柴家墕村。为了养家糊口行医为生。他走起路来健步如飞,经常走村串舍为人治病。在西圪梁(柴家墕、桑园梁、田庄则、苍贺峁村)与县川经常能看到他的身影。秉持中医世家传统,从来不用输液器械,主要用针灸、中药为人治病。有一次他来到苍贺峁新庄子上院,在柴培桂故居的耳阁子里为家人治病,扎針艾灸十分利索,且有疗效。村内有一王姓小孩患有疝气病,久治不愈,家中大人很着急。经他治疗,仅一针就病痛全除,一直再没有复发。他收费合理,是群众欢迎的医生。经常到内蒙古东胜、包头市、巴彥淖尔、临河市等地为人治病,留下了美名。改革开放后,在县城关赵石尧生产队院内租房为人治病。78岁时在府谷县十字街大理发部对面巷内开办了诊所——中医柴嵎。
十二世柴振型,字仲模,庠生,儒医,人称柴五老先生,柴家墕人。治病临床经验丰富,疗效亦好。解放后住在县城治病行医,对治伤寒有起死回生之术。1954年起,连续当选府谷县第一、第二届各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苍贺峁新庄子十二世柴毛人、柴顺书(培义),亦是有名气的中医,主要用针灸及中草药偏方为人治病。柴毛人在包头市郊区乔圪堵、兰柜,哈林格尔、昌汉淖尔等地用针灸为人治病,传为佳话。
名医还有苍贺峁梁背后十二世柴在,擅长针灸,对中草药十分精通,就地取中药材为人治病,远近闻名。我小时候,有一次得了咳嗽病很严重,当时家里经济十分困难,交通又不方便进城,买药难。母亲说,到下村梁背后找一下你“在大爷”,他有办法。随即,我与兄长去了,把脉后,柴先生胸有成竹地说,没大碍。喝一些“车前前”水就会好。照此办法果然灵验,我的咳嗽病神奇地好了。
柴先生深受村里村外人的敬重,求医问病者常年不断。院内有一株柏树,生人来村看病,找到栽柏树的院子,就可以找到柴在先生。
柴世全(1928~2015),苍贺峁新庄子人。1958年开始自学中医,购买《医学入门》、《医宗金鉴》、《本草纲目》、《新华字典》等书籍,孜孜不倦,认真攻读。借阅了柴在的许多医著,自己动手抄录了柴在提供的《绘图针灸大成》、柴在自编的《医疗方案集成》,勤学好问,学而不厌。通过柴在的热心指导,医技逐步提高。又经高石崖公社医院、府谷县医院多次培训,成为苍贺峁合作医疗站的主要中医大夫。
苍贺峁村距离县城20华里,1960至1970年代初还没有通公路,山路崎岖,交通很不方便,群众买药难,看病更难。村里人得了一般病,主要由他一人诊治。从来不摆架子,随叫随到。一年四季,春夏秋冬,来者不拒,下雨天的夜晚有人叫也能及时出诊。深受群众的信任和好评。农业大集体年代的农村合作医疗站,没有什么待遇,看过病的人在正月里请他吃一顿饭。但他能一直坚持不懈,毫无怨言,名利淡泊。
柴二虎,1951年生,苍贺峁村当中院人。自幼酷爱中医。跟柴东阳学医一年零3个月,18岁开始看病。先后在陕西省人民医院进修一年,山西省武警总队医院进修二年,参加省高级培训班学习2次,接受陕西省中医研究院培训三个月。取得陕西省卫生厅签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医师资格证》、榆林卫生局签发的《医师执业证书》。1991年在县城天化路信用巷创办“广济中医诊所”,至今35年。他用针灸、中草药治疗中风、湿热疼痛等疑难杂症有绝招,对治疗男科泌尿感染、各种创伤有独到的造诣。谦虚谨慎,待人热忱和蔼,深受患者的欢迎与尊重,每日前来就诊的人络驿不绝。
2008年我的右脚突然浮肿,行走已经不太方便。到县医院诊断认为是“糖尿病脚”,随即配药治疗,但没有明显效果。又到府谷县创伤医院就医,手术太夫刘某某说,需要做手术。当时我正做小生意,每天推着三轮车在府店公路上行走,做了手术害怕耽误买卖,没有做。于是到广济诊所找了柴大夫,请教治疗方法,他说你到小河川河滩上挽些蒲公英,熬成水,用毛巾热敷一个疗程就好了。我照他说的办法,一个星期后,浮肿退去,活动自如,没有任何疼痛了。
我的阴部(腿纹)有骚痒感觉,在公共场合时常有不雅动作出现,已经25年之久,很是烦人。2023年初冬骚痒实在难忍,便找到柴大夫治疗,他开了三味中草药:苍耳子、地肤子、地骨皮治好了我的病。费用很低仅花了80余元,疗效极好。中草药的奇妙作用让人信服。
诊所里的墙壁上挂满了单位、个人赠送的楹联、题词、锦旗,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河南人送的一幅:
赠:府谷县廣济诊所柴大夫
医德高尚
妙手神针
河南郸城县田勇华
二O一八年十一月一十二日
他的行医宗旨是:广交朋友,普济众生。
秦源德水滋润府州,时代精英砥砺前行。府谷柴氏中医坚持守正创新,传承文明精髓。开辟健康新境,惠泽万民千家。不负韶华,奋发图强。新人不断涌现,创造出新奇迹,跨上新台阶。柴叔平后裔十四世柴应武、柴英武为人治病名不虚传,十五世柴润春、柴贵春继承祖传中医令人称赞。桑园梁村十五世柴玉祥开办诊所,中西医结合为人治病远近有声。
柴玉祥,出生于1960年,1977年高中毕业后入府谷卫校学医,毕业后进县医院跟随名中医王直卿和西医名师赵崇仁侍诊两年多,又到绥德二康医院进修一年,接着在县医院、高石崖镇医院工作,1983年自办诊所。经过四十年来的刻苦学习和临床实践,掌握了常见病、多发病和某些疑难病的诊疗技术,擅长心脑血管病(脑梗塞、冠心病、高血压)、肾病(急慢性肾炎、肾病综合症)、紫癜(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紫癜)、糖尿病及萎缩性胃炎诸症的治疗,疗效显著。取得陕西省卫生厅“中医专长医师资格证”书。医风严谨,为人正派,深得周边群众信赖。
用中西医结合治病的还有苍贺峁村十五世柴兴平等。
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瑰宝,一株永远不会凋零的奇葩,在当代健康事业中具有不可代替的价值。坚持发展中医,守护东方智慧,开辟健康新天地,推动健康中国建设,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坚持发展中医是对民族根脉的深情守望,也是为人类健康福祉开启新路径的战略抉择,传承千年国粹,弘扬中医文化。在守护与创新的双轮驱动下,中医这一古老智慧结晶必将在新时代绽放灿烂夺目的光彩。展望未来,中医业事业前景辽阔而光明。
中医治未病,健康更长久。府谷柴氏中医,一定能在新时期为促进人民健康做出独特贡献!
公元2025年8月1日于西安
更新时间:2025-08-1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