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7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南卡罗来纳州视察一家稀土公司时,兴奋地宣布:美国成功制造出了本土第一块稀土磁铁。这是美国25年来的首次突破,也是对中国稀土供应链“卡脖子”策略的强势回应。

贝森特声称,这一成果标志着美国在稀土领域实现了“独立”,并解决了稀土磁铁在军事和高科技领域的供应难题。然而,这场“突破”真的能让美国摆脱对中国的依赖吗?美国媒体对此冷嘲热讽,而中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优势与产业链完整性,依然让美国难以撼动。
在南卡罗来纳州的稀土公司工厂视察时,贝森特面对媒体高调宣布,美国的第一块稀土磁铁已经诞生。他将这块稀土磁铁称为美国科技和制造业的一次“历史性胜利”,并表示,这标志着美国正在逐步摆脱对中国稀土供应链的依赖。贝森特甚至夸下海口称,美国的稀土技术几乎完全依靠本土研发,“从此不再怕中国”。

贝森特特别强调稀土磁铁的重要性,指出它被广泛应用于手机、汽车、风机涡轮等民用领域,更是战斗机、导弹系统等国防工业的核心材料。他的言辞中透露出强烈的信心,但熟悉稀土行业的人都知道,美国的稀土“独立”之路并不如他描述的那样乐观。
贝森特的声明虽然令人瞩目,但美国的稀土磁铁技术是否真的如他所说“独立自主”?事实却并不乐观。据贝森特透露,美国计划在2026年投产烧结钕铁硼磁体,预计首年生产1200公吨。然而,这项技术其实早已过时。烧结钕铁硼磁体已经属于上一代技术,而中国早已在研发更先进的稀土过渡金属系和稀土铁氮系磁合金,技术水平遥遥领先。

更关键的是,美国的制造能力和效率始终是个问题。目前,该稀土工厂仅雇佣了800名工人,是否能按计划建成、实现规模化生产仍然是未知数。相较而言,中国于稀土磁铁领域,在技术研发、产能布局及全球出口等方面,均已构建起一套完备且成熟的产业链。
美国多家报社对此保持怀疑态度《纽约时报》指出,贝森特的声明更像是一场政治表演,意在缓解国内对稀土短缺的担忧。文章还提到,贝森特选择在中美第五轮经贸共识文件发布后宣布这一消息,显然是为了向中国施压,以期在谈判中争取更多筹码。

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稀土生产国,同样还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而且我国还拥有着全世界大约70%的稀土矿产。更重要的是,中国在稀土精炼和加工技术上独占鳌头,占据了全球稀土下游产品的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无论是稀土磁铁的生产,还是更高端的稀土磁合金研发,中国都走在世界前列。
相比之下,美国虽然拥有稀土矿产资源,但由于缺乏成熟的精炼技术和完整的产业链,长期依赖中国进口稀土原料和成品。一块稀土磁铁看似简单,但从稀土矿的开采到精炼、再到最终成品的制造,需要经过复杂的工艺流程,而这些正是中国的强项。
2024年,中国对稀土实施了更严格的出口管控政策。这些稀土元素是稀土磁铁的核心原材料,对高端制造业至关重要。中国的政策不仅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更是为了防止这些稀土材料被用于军事用途,破坏国际和平。

美国对此多次表达不满,指责中国“卡脖子”,但中国商务部明确表示,稀土出口政策一贯鲜明,只有符合相关规定的申请才会获批。中国推行稀土政策,并非蓄意针对特定国家。此乃从全球安全大局着眼,基于资源管理的切实需求而制定,旨在实现资源的合理调配与可持续发展。
稀土的产业链并不是中国唯一的强势。在锂离子电池领域,中国也有着卓越的掌控力,牢牢握住全球产业链和供应链的主导权,其地位稳固且绝对,在行业发展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引领作用。根据英国基准矿业情报机构的数据显示:全球79%的电池正极材料和92%的负极材料产自中国; 全球63%的精炼锂、98%的精炼石墨和80%的精炼钴都由中国供应。

这些原材料是新能源产业的核心,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系统等领域。我国的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已经是全球排名前二的锂电池制造商美国虽然在新能源技术上不断发力,但在供应链上仍然高度依赖中国。
除了稀土和锂电池,中国在成熟制程芯片领域同样具有“卡脖子”能力。虽然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上仍存在短板,但在汽车、家电等中端芯片方面,中国占据了全球约三分之一的市场份额。这些芯片虽然不像高端芯片那样引人注目,但却是制造业中不可或缺的基础组件。

贝森特的高调表态,不仅是对美国稀土技术的一次“自我鼓励”,更是为了缓解国内的政治和经济压力。长期以来,美国制造业一直对稀土短缺问题怨声载道。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就曾多次向美国政府施压,要求加快解决稀土供应问题,称这关系到其机器人和新能源计划的实施。
美国的稀土“独立”目标并不现实。从开采到加工再到成品制造,美国在每一个环节都存在技术短板和成本劣势。即便美国能够生产稀土磁铁,其产能和效率也很难满足国内需求,更无法与中国的规模化生产相抗衡。

从本质上看,中美在稀土问题上的争端不仅是技术和经济的竞争,更是规则之争和价值观的对抗。中国强调稀土材料只能用于民用,不能被用于军事目的,而美国则将稀土视为国防工业的关键资源,试图通过技术突破实现军事领域的“自给自足”。
中国的稀土政策不仅是为了维护自身利益,更是为了推动国际社会在资源管理上的规则化和透明化。而美国的“稀土独立”计划,则更多是一种政治策略,试图通过夸大技术突破来制造压力。
贝森特的“胜利宣言”虽然引人注目,但美国在稀土领域的技术突破并不足以改变全球格局。中国凭借技术优势、产业链完整性和政策控制力,依然是全球稀土供应链的核心。而美国的“稀土独立”计划,短期内仍难以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中国在这稀土域的话语权将继续加强,美国的“独立梦”恐怕还需要更多时间。
参考资料:
环球网:2025-03-05 11:36:特朗普:将大幅扩大美国关键矿物和稀土的生产
更新时间:2025-11-1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