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A股最热闹的事儿,当属10月28日早盘那波上涨了。
早上10点14分,上证指数稳稳站上4000点,这可是近十年来头一遭。
打开炒股软件,红色数字晃得人眼晕,可不少股民却高兴不起来,反而对着屏幕犯愁:“都涨这么高了,是不是要跌了?要不要赶紧清仓?”

其实仔细琢磨琢磨,股民们的焦虑大多是被自媒体“带了节奏”。
打开财经板块,不少标题都带着“高位预警”“即将调整”的字眼,再配上几张吓人的K线图,没经验的散户很容易跟着慌神。
但真要是扒开市场的底子看看,根本没那么多值得恐慌的信号。
从4月7日算起,A股这大半年一直是震荡往上走的,别说深度调整了,就连像样的大跌都没出现过。
这期间最明显的波动,也就是9月份那阵子的区间震荡,还有10月受外部消息影响跌到3800点那次。
可现在回头看,3800点反倒成了挺扎实的支撑位,跟“黑天鹅”飞过留下的安全垫似的。
有数据能说明问题,就拿指数ETF来说,富国沪深300ETF自2024年5月成立以来,累计净值增长率都达到35.43%了,远超基准指数的涨幅。
那些踏踏实实“死拿指数”的投资者,躺着都能赚着钱。
反倒是些急性子,一会儿追科技股,一会儿切新能源,来回折腾半天,不光没赚到钱,还因为踏错节奏亏了不少。
为啥说不用怕调整?先看看技术面的硬支撑。
现在60日均线正慢慢往3800点靠,20日、30日均线也都上移到3900点附近了,好几条均线拧成一股绳,就像给大盘搭了个“防护网”。
就算真回调,幅度大概率也就100点左右,根本犯不上“一键清仓”。
再看往上走的底气,那更是实打实的。
外围市场就不用说了,全球好几个主要指数最近都创了新高,大家对风险的接受度在提升,这给A股铺了个好底子。

行业里的硬货也不少,比如锂电龙头企业,36%的业绩增速搭配26倍的动态估值,赚钱能力和股价匹配度很高,长期拿着肯定不亏。
更关键的是政策预期,市场都在传海外主要经济体月底可能降息,老股民都知道“降息无熊市”的规律,这无疑给行情加了层保险。
而且最近A股每天成交额都稳定在2万亿元以上,这么充足的流动性,就算有些板块涨高了,也能撑着新的板块补涨上来。
比起指数涨跌,更该留意的是市场内部的“健康度”。
最近炒股的人可能发现一个变化:以前不是科技涨金融跌,就是消费强周期弱,板块之间跟“掰手腕”似的。
可现在不一样了,不同风格的板块居然能一起涨,这可不是小事。
这背后其实是资金的分歧在变小,大家慢慢达成共识了。
就像之前有人担心科技板块涨太高,可实际上是板块内部分化了,少数热门标的确实涨得多,但还有大量科技细分领域没怎么涨。
加上现在并购重组政策宽松,5月份修订的《重组办法》还鼓励产业链整合,像海光信息和中科曙光的合并,就是在补科技领域的短板,这些低位的细分领域随时可能冒头。
还有人担心流动性撑不住,这点更不用愁。
每天2万亿的成交额,别说撑一两个低位板块了,就算再来几个热点也能接住。
那些盯着局部高位就否定整个科技主线的,其实是犯了“以偏概全”的错,真要是遇到调整,反而是捡便宜的机会。
虽说行情稳,但操作上还是得讲究方法,毕竟现在不是七八月份那种“闭着眼买都涨”的逼空行情了,追高很容易被套。
老股民的经验之谈是“低吸为王”,先保证跟住指数不踏空,再慢慢找机会赚超额收益。
具体往哪看?有三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首先是科技细分领域,像固态电池的设备材料就很有潜力,EVTank预测到2030年全球固态电池设备市场规模能达到1079.4亿元,现在布局正是时候;还有低位的半导体,不少企业都在搞技术突破,估值还没起来,性价比很高。
其次是有政策支持的成长板块,比如AI应用,不管是工业互联网还是智慧政务,都有政策暖风照着,成长空间看得见。
最后是估值低位的金融股,尤其是券商,截至2025年1月初,申万证券II指数静态估值才1.37xPB,处于近十年30.88%的分位,明显被低估了,而且券商跟市场行情联动性强,后续很可能补涨。
要是怕踩雷个股,买指数ETF或者行业ETF是个好办法,像沪深300ETF,最近三个月净值增长率都快20%了,既能分散风险,又能跟上大盘节奏。

仓位是炒股的“生命线”,这点在震荡行情里尤其重要。
满仓操作肯定不行,一旦回调就没法补仓;空仓更不行,万一继续涨就踏空了。
老股民的诀窍是把仓位分成“底仓”和“机动仓”,做到“进可攻退可守”。
底仓建议留五成左右,选那些业绩稳、估值合理的优质标的长期拿着,比如前面说的锂电龙头或者低位券商,这是对牛市趋势的尊重,也能保证不错过大行情。
机动仓就用来做短线,趁着区间震荡高抛低吸,涨多了就卖点儿,跌下来就补点儿,这样既能赚波段收益,又能控制风险。
就像之前3800点的时候,不少人慌着割肉,可懂仓位管理的股民反而用机动仓加仓了,等涨到4000点再把加仓的部分卖掉,一来一回就多赚了不少。
这就是“涨了敢卖、跌了敢买”的底气,全靠合理的仓位分配。
最后得提醒一句,股市里从来没有“稳赚不赔”的神话,就算趋势再好,也没人能精准预测每一次涨跌。
10月28日站上4000点是好事,但也不是说就一路坦途了。
只要记住“不盲目追高、不恐慌割肉”,拿着底仓、灵活操作,就算遇到调整也能稳稳接住机会,这才是震荡行情里最聪明的玩法。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