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前后日本政权结构(862字)

自嘲

一、二战前

近代日本,从伊藤博文1885年开始搞明治维新到194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前这60年间,日本实行的是西方内阁制。天皇、首相和军部三者关系核心是天皇是国家的象征和精神领袖,首相代表政府行使行政权,军部逐步脱离政府控制并主导对外扩张。

1. 天皇

依据《明治宪法》,天皇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元首,拥有统帅陆海军、颁布法令、任免官员等大权,是国家权力的名义核心和精神支柱。实际天皇多不直接干预具体政务,但对重大军事决策(如宣战、停战)有最终影响力,其态度能左右政局走向。

2. 首相

首相作为内阁首脑,由天皇任命(通常从议会多数党领袖中产生),负责领导内阁处理内政、外交等日常行政事务,理论上对议会和天皇负责。

但是在军部势力膨胀后,首相的权力被严重削弱,常常受制于军部,甚至因与军部政见不合而被迫辞职,难以有效约束军事行动。

3. 军部

由陆军省、海军省、参谋本部、军令部等机构组成军部,直接隶属于天皇,拥有独立于内阁的“帷幄上奏权”(可直接向天皇汇报军事事务、请求决策,无需经过首相和内阁)。

正是这一特权,使军部逐渐脱离政府首相控制,成为独立的权力中心,在二战前及战争期间主导了日本的对外侵略政策,是推动日本走向军国主义的核心力量。例如侵略中国的九·一八事变,就是军部一手操控的。

二、投降后

1945年8月15日美军占领日本,麦克阿瑟主导制定日本宪法,改为美国政权模式。根据宪法与相关法律,日本天皇、首相和自卫队关系如下:

1、天皇与首相、自卫队的关系

日本天皇是国家象征,依据宪法只能行使宪法规定的国事行为,没有政治权力。天皇不能干涉自卫队相关事务,既不是自卫队名义上的统帅,也没有任何实际军事指挥权,连出席国防会议的权力都不具备。

2、首相与天皇、自卫队的关系

首相由国会提名,天皇根据国会提名来任命。首相是日本政府首脑,同时也是自卫队的最高指挥官。日本自卫队的指挥体系为“首相 - 防卫大臣 - 统合司令官 - 各军种部队”,首相通过下达防卫出动命令来指挥自卫队,相关权力通常要内阁会议批准且由防卫大臣副署。2024 年修订的《自卫队法》赋予首相紧急事态下的先行命令权,但事后仍需国会追认。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16

标签:历史   日本   战前   政权   结构   自卫队   首相   天皇   军部   内阁   宪法   权力   国会   关系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