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四十载守护 墙缝中的《烈士传》重见天日

在赵家棚抗日烈士纪念馆,陈列着一本特殊的《烈士传》复制件。1988年,《烈士传》在赵家棚一家旧房墙壁中被发现,背后是一段跨越40年、三代人接力守护的革命承诺故事。

《烈士传》里面收录了159名为抗日牺牲的新四军第五师烈士名单,书中记载了烈士的姓名、年龄、籍贯、职务、政治面貌和牺牲时间与地点,对38名烈士还写了纪念文章。书的外页是新四军五师政治部主任任质斌的题词:“踏着先烈的血迹前进”;内页有师长李先念所作的序:《悲悼本师三年来壮烈殉国将士》。

《烈士传》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唯一一本新四军五师烈士传。这背后到底有一段怎样曲折的故事呢?带着这个疑问,记者来到了赵棚镇,找到了房屋的主人樊章五。

樊家后人 樊章五:

拆屋的时候发现有一本书,最后给我的父亲。我的爷爷樊筱亭跟父亲说好生保存。当时是王良留下来的,他说五师突围的时候怕丢失,所以说交给樊筱亭。

樊筱亭就是樊章五的爷爷,解放前樊家是当地的富户。樊筱亭思想新潮、进步爱国,与当时的安庆县委书记、鄂中地委组织部长王良过从甚密,对外以朋友相称。中原突围前夕,王良跟随五师紧急转移,他舍不得烧掉自己保存的《烈士传》,便郑重的把它交给樊筱亭保管,并说胜利后再过来拿。可惜这一别竟成永诀。虽然王良此后一直没来拿书,但樊筱亭始终没有忘记朋友的重托,他将烈士传珍藏在自家墙缝里,这一藏就是7年。1953年临终前,樊筱亭将墙缝中的秘密,告诉了12岁的嗣子樊文章。直到1988年房屋翻修时,工匠一锤砸开墙壁,这本带着墙灰的书才重见天日。

樊家后人 樊章五:

我的父亲说是非常重要的,他说是上几辈的人传下来的,这本书不能丢了。既然拆屋的时候已经发现了,把这本书最好的归宿应该捐给博物馆,让人民瞻仰和记录当时的一段历史。

一本《烈士传》,祖孙三代接力守护。在战火纷飞的抗战年代,无数普通人用一辈子信念,守着一份庄严承诺,正是这份朴实的坚守,让烈士们浸透鲜血的名字,永远铭刻在历史里,不断激励着后人。

来源:全媒体记者陈玉莹 张德勇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9-04

标签:历史   墙缝   重见天日   先烈   烈士   铭记   后人   李先念   嗣子   父亲   墙壁   新潮   爷爷   安庆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