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最牛“小三”蓝妮:二婚嫁孙中山儿子,拒收张学良5万元

1912年,澳门蓝家宅院里,蓝剑俊抱着刚出生的女儿泣不成声。这位剑桥大学毕业的同盟会元老,给掌上明珠取名"蓝业珍",寓意"蓝氏基业珍贵"。蓝家祖上是云南苗王,祖父蓝和光乃光绪举人,父亲掌管沙田局时家财万贯,母亲方淑贞是满腹诗书的闺秀,宅邸里养着英国管家、法国厨子。


蓝妮的童年,浸泡在诗书与优渥中。她虽为女孩身,但是思想开明的父母却不重男轻女,视她为掌上明珠,从不忽视对她的教育。

蓝妮自幼聪明伶俐,父亲给她讲海外奇闻轶事、共和思想观念,让她要像男子一样拥有无坚不摧的毅力和破釜沉舟的气魄;母亲教她四书五经、古典诗词,赋予她女子的魅力与才情。

在这种家庭环境的熏陶下,她拥有了母亲的才情与父亲的胆识,连私塾先生都惊叹:“这丫头若为男儿,必成大器!”

蓝妮长得很漂亮,也能说会道,就像我们身边那种外向、落落大方的人,上学后她在同学中间很受欢迎。

平时同学们之间产生了矛盾,蓝妮往往带头调解。

因为她爱掺和事,被一些同学称呼为“烂泥”,当然不是说她是一坨烂泥,而是说她像烂泥一样把大家糊在一起。

对于这个听着有点别扭的外号,蓝妮并不反感,反而还觉得很有趣,生性敢作敢当的她索性改名为蓝妮,这就是她名字的来源。

她出生的时代虽然是个乱世,但是在这种家庭,她大概率会幸福富裕生活一辈子,过着高枕无忧、平安顺遂的生活。

命运却在她14岁的时候给她开了个大玩笑。1926年蓝剑俊护送同僚途中遭遇劫杀,同车官员当场毙命。目睹惨案的他精神崩溃,并因此丧失了工作能力,只得在家长期休养。

为治病,蓝家耗尽家财,可是三年过去,父亲的病还是反反复复,不见好转。家族产业甚至被管家卷走二十万两白银。

昔日门庭若市的蓝公馆,只剩母亲典当首饰时叮当作响,18岁的蓝妮被迫辍学,面对这种捉襟见肘的生活,母女终日以泪洗面。在这个时候,时任南京财务部常务次长李调生向她们抛来了橄榄枝。


李家次子李定国(居然取这个名字)一直贪图蓝妮的美貌,频频向她示好。但是蓝妮一直对这个纨绔子弟不感冒。

看到蓝家落难,李定国觉得机会来,让父亲告诉蓝家:“只要蓝妮同意嫁过来,每个月李家愿给蓝家100大洋作为生活费。”

俗话说“落难的凤凰不如鸡”,蓝家此时的境地此时已经容不得选择了。蓝母思虑再三,还是同意了这门亲事,让蓝妮嫁给李家为妻。

1929年,蓝妮嫁入南京财政部次长李家。李定国毕业于上海政法大学,在那个时代可以说是活脱脱的高材生。婚后的蓝妮本想做一个相夫教子的好妻子,安心跟李国定过一辈子。

谁知丈夫李定国是个纨绔子弟,整日沉迷于赌场,浑浑噩噩,胸无大志。

而且因为婚姻的不平等,李家并看不上她,连佣人都敢欺辱她。婆婆更是冷嘲热讽:“买来的媳妇,生完孩子就滚!”五年里,她生下三子一女,也没有提高她的地位。一次宴会上,李定国当众讥讽:“她?不过是我家买的花瓶!”蓝妮攥紧旗袍下摆,指甲掐进掌心。

1934年,23岁的蓝妮提出离婚。律师吴凯声劝她:“李家一分钱不给,你怎么活?”她冷笑:“兜里还剩几百块,花完就去跳黄浦江!”

离婚后的蓝妮揣着几百块闯荡上海。她穿旗袍、说英文、谈诗词,在百乐门舞池里摇曳生姿。

1935年的一场舞会上,张学良递来一张5万元支票:“请蓝小姐共度良宵。”这笔钱足够买下外滩一栋楼,她却转身找到刚认识的孙科——孙中山独子、国民政府立法院院长。“少帅的支票,还给你处理。”孙科大喜,当即退还支票,送她一座法租界洋房,并立字据:“我只有原配陈氏与二夫人蓝氏,绝无第三人。”

这段感情充满争议。孙科已有原配陈淑英和怀孕的情人严霭娟,蓝妮却以“秘书”身份搬进孙科公馆。严霭娟挺着肚子找上门,蓝妮淡定谈判:“孙科给你生活费,我劝他签字。”多年后她回忆:“我不怕当‘小三’,但我要名分。”

1938年8月,两人喜得爱女,给她取名为孙穗芬。


抗战爆发后,南京失守,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两人决定将女儿留在上海,自己随大部队来到重庆。

在重庆,两人并没过上之前的幸福生活,反而走向了分离。1940年春,孙科原配陈淑英也来到了重庆,与孙科团聚。虽然大家没有住在一起,但两女共侍一夫的现实让蓝妮心里难以接受。

思虑再三,蓝妮决定索性回避,回到上海照顾女儿。蓝妮带着女儿孙穗芬独居上海,在这里,她开始走向商界。

她看准法租界地皮,联合地产大亨杨润身,买下复兴西路地块,请四大建筑师设计七栋别墅。地面用玫瑰红砖砌成“玫瑰”二字,“玫瑰别墅”从此成为上海地标。至1945年,她手握虹桥路50亩地,资产超百万美元,被称“洋场女大亨”。

但财富背后存在一些不太干净的东西。为打通人脉,她与汪伪政权周旋,抗战胜利后被扣上“汉奸”帽子。戴笠将她关进监狱,孙科以辞职要挟蒋介石放人。出狱后,女儿遭绑架,她抵押七栋别墅凑足10万美元赎金,一夜回到赤贫。

1948年孙科参选副总统,蓝妮为此挺身而出,四处奔走拉票,用自己多年积累下的人脉和财力帮助仓促参加竞选的丈夫。

没想对手李宗仁翻出旧账:“蓝妮私通敌伪!”孙科为自保登报声明:“蓝妮与本人毫无关系。”蓝妮捏着他亲笔写的“二夫人”字据,浑身发抖。竞选现场,她冷笑:“我为他拉票,他把我当抹布!”

自此之后两人劳燕分飞,结束了近十三年的夫妻关系。


这段13年的感情因此彻底破碎。1949年,她带着女儿逃往香港,投资失败后一度吞药自杀。1962年,蓝妮随女儿一家移居美国,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晚年的蓝妮,一直跟随儿女定居在海外。

80年代蓝妮受邀回国,她受到之前在重庆结识的好朋友邓颖超的热情接待,邓大姐亲切地称呼她为“孙太太”,再次听到这个称呼让她激动万分。10月1日,蓝妮母女还应邀出席了国庆大典。

访问结束后,蓝妮依依不舍的告别亲朋好友,登上了飞机。

一到美国,她就马不停蹄地给邓颖超写了一封信,坦露自己对故乡深切地怀念,并明确提出回国定居的要求。

1986年,蓝妮及女儿孙穗芬再次受邓颖超邀请回国,参加孙中山诞辰120周年的纪念活动,这次回国蓝妮决定结束海外漂泊回国定居。

经同意,蓝妮回到了上海,重新住进位于复兴路的玫瑰别墅,在旧居中安然度过晚年。

1996年,85岁的她握着孙科的字据离世,遗嘱只有一句:“我的墓碑上,只写蓝妮。”

蓝妮一生被贴上“小三”“汉奸”标签,但历史学者指出:“她从未依附男人。给孙科当‘二夫人’是为生存,建玫瑰别墅靠的是胆识,晚年回国是因国家承认她的贡献。” 作家程乃珊评价:“她像带刺的玫瑰,在男权社会里硬生生撕开一条路。”

如今,复兴西路的玫瑰别墅仍在。透过铁门,仿佛能看见那个穿旗袍的女人,在乱世中昂着头说:“我不靠男人,我要自己挣命!”

参考资料

1.百科"蓝妮(名门四女之一)"词条

2.《民国四大名门奇女》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5-07

标签:历史   婚嫁   民国   儿子   孙中山   张学良   上海   重庆   玫瑰   字据   别墅   女儿   原配   父亲   烂泥   南京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