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吧,当被发现的时候,并不是刚发生,而是很久之前就已经在酝酿了,最终爆发出来让大家看到了而已。
就比如当前的豆粕。
之前豆粕可以说是稳如老狗,虽然是一会儿利多,一会儿又利空,来来回回地折腾,但是基本上还是站在3000元/吨这个关口上下的。
即使是在市场多次以为美豆要来了的时候,也依然稳健。
但是最近就在美国突然宣布对中国再次加征100%关税之后,美豆进入中国市场的预期变得渺茫,而豆粕却突然变脸下跌了,并且是期现市场均双双跌破了2900元/吨,直接冲向了去年的最低点。
好端端的为啥突然就撑不住了呢?
主要是因为市场预期变了。
之前市场认为到四季度以后,随着南美大豆出口旺季的结束,进口大豆供应将转向美豆,而如果中美贸易持续僵持,那么意味着四季度进口大豆供应将出现紧张。
但现实却是,四季度进口大豆不仅没有紧张,而且还呈现出了宽松的局面。
从预期来看,10月份进口大豆到港量在950万吨左右,11月份也是850万吨,12月800万吨左右,均远高于之前的市场预期。
另一方面呢,国内豆粕库存也依然充足,虽有小幅回落,但总体依然在百万吨以上。
这么来看,就不存在什么太大的缺口,或者说相反,供应还挺充裕,所以之前市场的担忧也就缓和了,开始关注更远的行情。
而从中长期来看,豆粕的看空似乎就更加明显了。
一是明年巴西大豆依然是丰产的格局。
目前来看,巴西大豆开播十分顺利,播种速度高于去年同期。而根据天气预报显示,近期天气利好居多,巴西大豆有望在理想窗口完全播种。
而本年度巴西大豆种植面积继续增长,如果顺利,新一年度巴西大豆的产量将再创新高,达到1.76亿吨以上。
而在现在中国进口的大豆中,绝大部分正是巴西大豆,所以巴西的丰产也给国内进口大豆市场奠定了宽松的格局。
二是阿根廷也发力了。
虽然之前上演了一个闪电关税让人都没反应过来,但这不重要,因为从中长期来看,阿根廷大豆及豆粕的价格优势十分明显。
尤其是我们现在开始直接进口阿根廷豆粕了,随着后续通道成熟,预计将有更多阿根廷大豆及豆粕对华出口。
三是生猪、蛋鸡加速去产能,以及豆粕加速减量替代。
虽然最近猪价又有抬头的迹象,但是整体依然在去产能的大背景中,这意味着虽然有刚需支撑,但在成本压力下,饲料企业的采购动力也并不大。
再加上国家一直在推行饲料中豆粕的减量替代,也就进一步限制了豆粕的整体需求。
所以近期和远期都呈现出偏空的态势,豆粕自然就撑不住了。撑不住,自然就要继续往下探底。
那么,豆粕会大跌吗?
似乎风险正在加剧,但目前来看,要大跌也不太容易。
因为从去年到现在,筑底已经完成,还是比较牢靠的,所以想要跌破新低也并不容易,除非有新的、更强劲的利空事件。
毕竟现在豆粕也不是从高位断崖下跌,所以下跌的惯性并不大,跌幅也就不会太深。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
更新时间:2025-10-2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