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旅游:门票扩展到“课程费、住宿、餐饮、文创商品”等全链条

关注头条号“中研普华研究院”,然后私信回复“免费报告”,您就能得到一份免费报告啦,赶紧来拿!

中研网

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业态,深度融合了思想政治教育、革命文化传承与旅游休闲消费,在国家政策强力驱动、社会文化需求升级与技术变革赋能的多重因素下,正步入一个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

核心发现与关键数据:

市场规模持续扩容: 在建党百年、新中国成立七十五周年等重大历史节点的推动下,中国红色旅游市场规模已突破千亿级。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2025-2030年红色旅游行业深度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咨询报告》预计在2025-2030年间,行业将保持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在10%-15%的区间,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

需求结构深刻演变: 市场需求正从传统的党政机关、学生群体的“组织化学习”向家庭亲子、年轻一代(Z世代)的“自主化、体验化求知”转变。

研学旅行、团建拓展、家庭休闲成为核心驱动力,对产品的互动性、故事性和品质感提出了更高要求。

政策红利长期释放: 国家层面持续将红色旅游纳入“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乡村振兴战略等顶层设计,为其提供了坚实的政治保障和资源倾斜。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区域协调发展的结合愈发紧密。

最主要机遇与挑战:

核心机遇:

“红色+”融合创新: “红色+科技”(VR/AR、元宇宙)、“红色+生态”(绿色旅游)、“红色+乡村”(乡村振兴)、“红色+文创”(IP衍生品)等融合模式将催生巨大的市场新蓝海。

Z世代消费崛起: 如何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如沉浸式剧场、剧本杀、国潮文创)讲述红色故事,是未来市场增量的关键。

区域均衡发展潜力: 中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红色资源,但开发程度相对较低,存在巨大的投资和开发价值。

核心挑战:

产品同质化严重: 许多景区仍停留在遗址参观、博物馆陈列的初级阶段,缺乏深度体验和独特吸引力。

专业人才短缺: 兼具历史知识、旅游管理、文创开发和数字化运营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严重不足。

商业化与教育性的平衡: 如何在保持红色文化严肃性和教育功能的同时,实现可持续的商业化运营,是行业普遍面临的难题。

最重要的未来趋势(1-3个):

沉浸式与科技化: 5G、AI、VR/AR等技术将深度应用于情景再现、互动体验,使红色历史从“静态陈列”走向“动态活现”。

业态融合与场景拓展: 红色旅游将与研学、康养、体育、文创等产业深度融合,形成综合性的文旅消费目的地。

品质化与个性化: 消费者对讲解服务、住宿条件、餐饮特色等配套服务的品质要求将显著提升,定制化、小众化的红色旅游线路将更受欢迎。

核心战略建议: 对于投资者和企业决策者而言,应聚焦于 “内容创新”、“科技赋能”和“产业融合” 三大战略方向。

避免陷入低水平重复建设,转而投资于具备强大内容研发能力、数字化应用能力和跨界资源整合能力的企业与项目。

重点关注在细分领域(如红色研学课程开发、红色文创IP运营、沉浸式体验解决方案提供)建立起核心壁垒的创新型企业。

第一部分:行业概述与宏观环境分析 (PEST分析)

一、行业定义与范围

红色旅游,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其核心细分领域包括:经典红色景区(如井冈山、延安、西柏坡)、革命纪念馆/博物馆、红色主题研学旅行、红色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等。

二、发展历程

中国红色旅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萌芽与政治教育阶段(新中国成立至20世纪90年代): 以革命圣地参观、单位组织学习为主,具有强烈的政治属性和公益性。

初步产业化阶段(2000年代-2010年代初): 国家颁布《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红色旅游开始向规范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市场意识初步觉醒。

提质增效与融合创新阶段(2010年代中期至今): 在消费升级和技术革命背景下,红色旅游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强调体验性、教育性和休闲性的统一,“红色+”融合模式成为主流。

三、宏观环境分析 (PEST)

政治 (Political): 政治因素是红色旅游发展的最核心驱动力。国家层面连续出台多个《全国红色旅游发展规划纲要》,将其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载体。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要“推进红色旅游创新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中,红色美丽村庄建设成为重要一环。

这些顶层设计为行业提供了长期、稳定的政策红利和资源支持。同时,党史学习教育的常态化、制度化,为红色旅游带来了持续且庞大的客源基础。

经济 (Economic): 中国经济持续增长,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升,为文旅消费奠定了坚实基础。后疫情时代,国内旅游市场率先复苏,短途游、周边游需求旺盛,为很多区域性红色景点带来了机遇。

投融资方面,政府引导基金和社会资本开始关注文旅板块,其中具有政策优势和文化价值的红色旅游项目吸引力增强。然而,也需关注宏观经济波动对政府相关预算和企业团建开支的潜在影响。

社会 (Social): 社会文化变迁带来深刻影响。一方面,国民文化自信增强,对本土历史、革命精神的认同感提升,主动“打卡”红色地标成为新时尚。

另一方面,消费主体代际变化明显,Z世代成为重要客群,他们追求“有趣”、“有料”、“有共鸣”的体验,厌恶说教,偏爱互动和故事。

此外,家庭亲子教育中,红色研学旅行需求爆发,家长希望通过旅行让孩子接受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技术 (Technological): 技术革新为红色旅游注入了全新活力。5G 的高速率、低延迟特性使得AR/VR沉浸式体验、4K/8K直播导览成为可能。

人工智能(AI) 可用于智能讲解、虚拟人物互动、个性化路线推荐。大数据 帮助景区精准洞察游客偏好,实现精细化运营。虚拟现实(VR) 和 增强现实(AR) 技术能够重现历史场景,让游客“穿越”到革命岁月,极大提升了观赏性和教育性。

数字孪生技术也开始应用于红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展示。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观点: 我们认为,PEST四力共同构成了红色旅游黄金发展期的坚实底座。其中,政治力是“方向盘”,社会文化变迁是“发动机”,经济基础是“燃料”,而技术则是“加速器”。

四者协同作用,正推动行业从“政治任务”导向的1.0时代,迈向“市场驱动”与“价值引领”并重的2.0时代。

第二部分:细分领域分析

一、市场发展:现状与预测

当前,红色旅游已形成年接待人次超亿级、市场规模达数千亿的庞大产业。游客群体年轻化趋势显著,30岁以下游客占比已接近50%。

未来3-5年,随着红色教育常态化及体验升级,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稳健增长。预计到2027年,整体市场规模有望在2022年基础上实现翻番。

用户数(接待人次)的增长将逐步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即更关注游客的停留时间和单次消费贡献。

二、细分市场分析

本报告按 产品类型/体验模式 进行细分:

传统观光游览型:

现状: 仍占据最大市场份额,以参观革命遗址、纪念馆为主。客群主要为中老年群体和大型团队。

潜力与竞争: 市场趋于饱和,竞争激烈。未来增长点在于利用科技手段提升讲解和展示水平(如智慧导览、全息投影),避免同质化。

沉浸式体验型:

现状: 新兴蓝海市场,包括红色主题沉浸式剧场、剧本杀、AR实景导览、情景模拟等。深受年轻游客喜爱。

潜力与竞争: 增长潜力巨大,是资本和创新企业关注的焦点。目前参与者多为创业公司和技术服务商,尚未形成绝对龙头。核心竞争力在于内容创意和技术实现的结合能力。

红色研学旅行型:

现状: 在“双减”政策助推下,已成为中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市场规范度不断提升,对课程体系、安全保障要求高。

潜力与竞争: 需求刚性且持续,是增长最确定的细分市场之一。竞争关键在于与教育体系的深度绑定、专业研学导师团队和独特课程IP的打造。

“红色+”融合型:

现状: 如“红色+绿色”(生态旅游)、“红色+乡村”(民俗体验)、“红色+体育”(徒步、越野)。满足了游客多元化的消费需求。

潜力与竞争: 代表了红色旅游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够有效延长产业链,提升综合收益。成功依赖于对多种资源的整合运营能力。

第三部分:产业链与价值链分析

一、产业链结构

上游: 资源供给方。包括红色文化遗产地(由政府文物、文旅部门管理)、革命历史研究机构(提供内容支撑)、技术供应商(VR/AR、AI、数字内容制作公司)。

中游: 产品与服务整合方。包括红色景区运营管理方、旅行社(设计红色旅游线路)、在线旅游平台(OTA,如携程、同程的红色旅游专区)、专业的红色研学机构、文创产品开发商。

下游: 渠道与终端客户。渠道包括线上平台、线下旅行社门店、企事业单位的工会/党建部门。最终客户包括散客、学校、党政机关、企业团建客户等。

二、价值链分析

利润分布: 当前,利润仍相对集中于 中游的渠道端和资源垄断型景区。大型OTA凭借流量优势在票务分销中获利,而像井冈山、延安等顶级IP景区凭借其不可替代的资源稀缺性,拥有较强的门票定价权和二次消费能力。

议价能力:

上游: 核心红色资源的拥有者(政府)议价能力最强,因其具有独占性。

中游: 大型景区运营商和头部OTA议价能力较强。中小型旅行社和研学机构议价能力较弱。

下游: 大型企业、学校等团体客户有一定议价能力;散客议价能力最弱。

关键壁垒:

资源壁垒: 顶级红色旅游资源具有不可复制性,是新进入者无法逾越的壁垒。

内容与创意壁垒: 在非资源独占领域,如何讲好红色故事、设计出引人入胜的体验内容,构成了新的核心壁垒。

渠道壁垒: 与OTA、学校、企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需要时间和品牌积累。

技术壁垒: 高质量的沉浸式体验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技术和创意资本。

第四部分:行业重点企业分析

本章节选取 A公司(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B公司(华强方特)、C公司(世纪明德) 作为重点分析对象,因其分别代表了红色旅游行业的资源主导、科技赋能和细分市场深耕三种典型成功路径。

A公司: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市场领导者与典型资源代表)

选择理由: 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是红色旅游的第一品牌。该公司负责核心景区的运营,是资源驱动型企业的典范。其分析价值在于观察顶级资源持有者如何应对市场变化,推进产品升级和多元化经营。

核心优势: 无与伦比的品牌和资源垄断优势。

战略动向: 正从单一门票经济向“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拓展,投资建设精品酒店、开发文创产品,并探索“红色+康养”、“红色+培训”等新业态。

B公司:华强方特(创新颠覆者与跨界巨头代表)

选择理由: 华强方特作为国内主题公园的巨头,其打造的《东方欲晓》等红色文化主题公园,成功将高科技沉浸式体验与红色教育结合,代表了“红色+科技”的巅峰水平。它是跨界颠覆者的典型。

核心优势: 强大的IP打造能力、顶尖的特种电影技术和成熟的园区运营经验。

战略动向: 通过“文化+科技”的模式,在全国范围内复制推广红色主题园,吸引了大量年轻家庭客群,为红色旅游的现代化表达提供了范本。

C公司:世纪明德(典型模式代表:细分市场深耕者)

选择理由: 世纪明德是国内研学旅行领域的领军企业,其红色研学业务占比显著。它代表了在 “红色研学” 这一高增长细分市场中,通过专业化、体系化服务建立壁垒的成功路径。

核心优势: 深厚的教育行业资源、专业的课程研发团队和庞大的师生客户群体。

战略动向: 持续深化与各地红色景区的战略合作,开发系列化、标准化的红色研学课程,并利用数字化工具提升服务效率和安全性。

第五部分:行业发展前景

一、驱动因素

行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未变且持续强化:政策支持是定心丸,文化自信是社会基础,消费升级是市场拉力,技术赋能是创新引擎。特别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将为分布广泛的乡村红色资源带来新的发展契机。

二、趋势呈现

基于驱动因素,未来几年将呈现以下关键趋势:

体验场景化: 从“看”到“参与”,角色扮演、情景融入成为标配。

运营智慧化: 基于大数据的客流管理、智能导览、精准营销将成为景区的基础能力。

消费一体化: 游客消费将从单一门票扩展到“课程费、住宿、餐饮、文创商品”等全链条。

市场分层化: 高端定制红色之旅与大众普惠性产品将并行发展,满足不同客群需求。

三、规模预测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预测,2025-2030年,中国红色旅游行业市场规模将保持年均12%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增速高于旅游业整体水平。

到2030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人民币。接待人次将稳步增长,但人均消费水平的提升将是拉动增长的主要动力。

四、机遇与挑战(总结与深化)

机遇:

结构性机会: 在沉浸式体验、红色文创、智慧景区解决方案等细分赛道,将诞生一批高成长性企业。

区域机会: 中西部革命老区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程度低,与乡村振兴结合,蕴含巨大投资价值。

价值链机会: 向上游内容创作(影视、游戏、动漫)、下游文创零售延伸,能获得更高附加值。

挑战:

创新风险: 如何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进行艺术化、科技化创新,避免“泛娱乐化”的质疑,是一大挑战。

人才瓶颈: 复合型人才短缺将成为制约行业升级的长期瓶颈。

投资回报周期: 高质量的沉浸式项目前期投资大,回收周期长,对投资人的耐心和专业度要求高。

五、战略建议

对投资者的建议:

关注“赋能者”: 相较于直接投资重资产景区,可更多关注为红色旅游提供关键技术、内容IP和运营服务的轻资产公司。

布局细分龙头: 重点考察在红色研学、沉浸式体验、文创开发等细分领域已建立品牌和壁垒的领先企业。

参与资源整合: 可参与对分散的、有潜力的区域性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整合提升的私募股权项目。

对企业决策者的建议:

内容为王,故事驱动: 投入资源深耕内容研发,培养优秀的内容创作和策划团队,用真情实感的故事打动人心。

科技赋能,体验至上: 积极拥抱新技术,但技术应为内容服务,目标是提升游客的沉浸感和获得感,而非炫技。

开放合作,生态共赢: 打破景区“孤岛”思维,主动与文创公司、科技企业、研学机构、周边乡村等建立合作联盟,共同打造红色旅游生态圈。

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最后强调,红色旅游的长期价值毋庸置疑。未来的赢家,将是那些能够深刻理解政策与市场双重要求,并以创新、专业和敬畏之心来运营红色资源的市场主体。阶段性研究成果,我研究院将持续跟踪行业动态,为各位提供更深入的定制化研究服务。更多深度分析可垂询中研普华产业研究院获取完整报告。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互动探究。

同时中研普华研究院还提供产业规划、十五五规划、园区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产业链招商、产业图谱、产业大数据、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专精特新小巨人申报等咨询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21

标签:旅游   链条   门票   红色旅游   餐饮   课程   商品   红色   景区   核心   资源   能力   市场   壁垒   井冈山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