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场球,两种“爹”!杜锋当众骂懵2米26新星,周鹏一个动作,撕开了中国篮球的遮羞布。
昨晚江门那场球,说白了就是一场商业热身赛,输赢比天还大吗?我看未必。但杜锋指导的反应,比总决赛抢七还激动人心。第三节末,21岁、身高2米26的年轻中锋徐昕,一个传球失误,球刚丢,杜锋的暂停已经叫了,紧接着就是劈头盖脸的一顿输出,直接把小伙子换下场。镜头给到徐昕,那张年轻的脸上写满了不知所措和委屈,像个做错事的孩子,杵在场边,眼眶可能都红了。我寻思着,这是在培养未来的国家栋梁,还是在搞“服从性测试”?一个无关痛痒的失误,至于当着全场观众的面,用这种近乎羞辱的方式,去扼杀一个年轻人的自信吗?有人说,这是“严师出高徒”,是广东队保持竞争力的法宝。我笑了,都2025年了,还信奉这套“棍棒底下出孝子”的逻辑?这到底是爱,还是一种权力快感的宣泄?
更绝的,或者说更让人心酸的一幕,发生在徐昕下场后。当所有人都聚焦在杜锋的雷霆之怒时,一个身影默默地坐到了失落的徐昕身边,他就是周鹏。没有一句责骂,没有摆老将的架子,周鹏拍着小兄弟的肩膀,俯下身子,拿着战术板,一笔一划地给他讲解刚才那个球应该怎么处理,攻防两端应该注意什么。那一刻,球场的喧嚣仿佛都静止了。一个是在大庭广众之下用咆哮来“教育”你,让你颜面扫地;另一个是在你最需要安慰和指导的时候,悄悄为你“开小灶”,告诉你错在哪,怎么改。这对比,简直不要太刺眼。什么叫球队的“传帮带”?这才是!它不是靠吼出来的,不是靠骂出来的,而是像周鹏这样,用自己的经验和温度,去真正地帮助、托举年轻人。
这一幕,让我看到了中国篮球两种截然不同的“传承”方式,或者说是两种“爹”的形象。一种是“严父”,信奉绝对权威,要求你无条件服从,犯了错就要当众敲打,美其名曰“为你好”,实则可能是在扼杀创造力和球员的灵性。另一种是“慈父”与“良师”的结合体,他理解你的紧张,包容你的失误,然后用最专业、最体面的方式,告诉你正确的路该怎么走。前者或许能培养出听话的“士兵”,但后者才能真正塑造出有思想、敢担当的“将军”。从易建联到周鹏,广东队的魂,到底是什么?是铁腕治军的纪律,更是这股子润物细无声的薪火相传。
说真的,时代变了,现在的年轻人,你跟他讲道理,他比你懂;你给他尊重,他会还你十倍的努力。反之,你越是想用高压手段去控制他,他内心的那扇门关得越快。篮球场,归根结底是人与人的竞技,更是人心的较量。一个教练最大的成功,不是他骂倒了多少球员,而是他成就了多少球员。杜锋指导的严格,或许成就了过去,但周鹏这种充满智慧和人情味的指导方式,才真正代表着未来。看着周鹏对徐昕悉心指导的背影,我只想问一句:中国篮球的未来,到底是需要更多的“咆哮”,还是需要更多这样安静的“小灶”?
#杜锋 #周鹏 #徐昕 #广东男篮 #中国篮球
更新时间:2025-08-07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