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根据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为原创内容,文末已标注文献等相关信源,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旨在更加趣味性的科普健康知识,如有不适请线下就医。
“医生提醒我,年纪大了,喝酒的方式比喝不喝更重要,特别是有些酒,碰都不能碰。”这是一位退休教师在门诊时说的。
他年过65岁,平时喜欢小酌,认为年纪大喝点酒无伤大雅,偶尔还喜欢混着喝几种不同的酒,直到医生详细分析,才发现老年人饮酒潜在的风险比年轻人大得多。
很多人误以为老年人只要酒量好就可以继续喝,实际上,年纪超过65岁,身体对酒精的耐受能力已经下降,饮酒行为如果不调整,可能会带来极大隐患。
人进入老年后,身体机能逐步衰退,代谢酒精的速度明显减慢,肝脏解毒能力降低。
酒精在体内停留时间变长,容易引发血压波动、心律失常、肝功能异常等问题。
很多老年人本身就患有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如果饮酒方式错误,疾病可能短时间内迅速恶化。
有些老年人喜欢同时喝几种酒,觉得这样口感丰富,气氛好,其实不同酒精饮品的混合,增加了身体处理酒精的复杂程度。
比如白酒、啤酒、红酒混着喝,不同类型的酒中所含的酒精浓度、添加物成分差别很大,同时进入体内会让肝脏解毒效率迅速下降。
混搭饮酒时,往往难以控制摄入的总酒精量,短时间摄入过多,会导致血液酒精浓度快速上升,对心脏和血压产生强烈刺激。
老年人血管弹性降低,心血管系统调节功能下降,饮酒速度快或种类复杂,可能引发急性高血压、心律异常,甚至脑血管破裂。
还有些老年人喜欢在空腹状态下饮酒,认为早上喝点酒能提神或者饭前先喝一杯更有气氛。
空腹状态下,胃部缺少食物缓冲,酒精吸收速度加快,短时间内血液酒精浓度会飙升。
老年人胃黏膜本身已经较薄,酒精直接刺激胃壁,容易诱发胃炎、胃出血。
空腹饮酒还会导致血糖快速下降,老年人本身血糖调节能力较差,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甚至诱发昏迷。
很多老年人空腹喝酒时没有感觉,后期出现头晕、心慌、血压不稳时才意识到问题。
服药期间饮酒是老年人常见的饮酒误区。
很多老年人每天都需要服用降压药、降糖药、抗凝药、止痛药等,认为吃药后喝点酒没事,甚至有人把酒当做送药的液体。
实际上,酒精与多种药物会发生明显的相互作用,影响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降压药与酒精共同作用时,可能会导致血压异常波动,降得过低或者突然上升,增加心血管事件风险。
服用抗凝药时饮酒,会增强出血倾向,增加胃出血、脑出血的概率。
酒精还会干扰肝脏对药物的分解代谢,导致部分药物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引发药物蓄积中毒。
特别是一些老年人长期服用的镇静类药物、抗焦虑药,与酒精共同摄入,会加重中枢抑制作用,导致意识模糊、行动迟缓,严重时甚至引发昏迷。
服药期间饮酒的风险不仅仅是影响药效这么简单,更可能导致药物毒性显现。
很多药物本身对肝肾有代谢负担,酒精与药物共同代谢时会争夺肝脏酶系统,导致药物在体内蓄积,加重肝肾负担。
老年人如果患有多种基础疾病,服用药物种类复杂,饮酒风险更大,酒精可能会放大药物的不良反应,甚至造成药物过量。
过量饮酒对任何年龄层都有伤害,但老年人更容易因为饮酒量的误判而陷入危险。
很多老年人认为少喝一点没事,但问题在于老年人对酒精的代谢速度远慢于年轻人,同样的饮酒量,老年人体内酒精浓度会更高,持续时间更长。
有人习惯按自己年轻时的酒量继续喝,实际上随着年纪增长,体内水分比例下降,酒精在体内的分布空间减少,血液酒精浓度更容易超标。
过量饮酒不仅会加重肝脏负担,还可能影响心脏节律,增加心房颤动、心肌缺血风险。
老年人过量饮酒还容易诱发脑血管破裂、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等问题。
特别是饮酒后跌倒风险增加,老年人骨密度降低,轻微跌倒可能导致髋部骨折,带来长期卧床甚至死亡的风险。
过量饮酒还会影响睡眠结构,增加夜间醒来次数,造成第二天头晕、反应迟缓,影响生活质量。
很多人只关注酒的种类,没有注意饮酒的场合和状态,实际上饮酒的时机、伴随食物、身体状况都会影响酒精代谢的速度。
老年人饮酒时,一旦伴随高盐、高脂食物,血压和血脂波动更大,酒精对身体的刺激更强。
尤其是高温天气或者运动后饮酒,身体脱水状态下,酒精吸收会更快,风险明显增加。
还有一些老年人喜欢在睡前饮酒,认为可以助眠,实际上酒精会打断睡眠结构,降低深度睡眠时间,导致次日疲劳、头晕。
老年人饮酒习惯如果调整到位,部分人可以在安全范围内享受适量饮酒,但绝不能忽视身体条件的变化。
65岁之后,代谢速度慢、血管弹性差、心脏功能弱,对酒精的容忍度已经明显下降。
尤其是服用药物的老年人,必须严格与医生沟通饮酒安全范围,不能私自决定是否继续饮酒。
老年人完全戒酒后,身体确实可以在多个系统获得积极改善。
血压波动减少,心脏负荷减轻,肝脏代谢压力下降,骨密度流失速度会放慢,睡眠质量逐渐提高。
很多老年人在戒酒后,身体活力提升,体力更好,跌倒风险也降低。
尤其对于长期多病共存的老年人,戒酒带来的全身代谢调整意义更大,能够明显减少药物副作用,降低突发意外发生率。
控制饮酒量虽然可行,但彻底戒酒对于高风险人群可能带来更大收益。
特别是心脑血管病、消化道溃疡、肝病、骨质疏松、跌倒高风险的老年人,戒酒后的身体反应更趋于稳定,生活质量可能明显提升。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若身体不适,请及时咨询专业医生
关于喝酒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
[1]陈鸿祥.中老年群体酒精戒断与生物衰老加速的关系:基于英国生物银行数据库的研究,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24-03-20.
更新时间:2025-07-02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