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因为屋里挂满了“吧唧”,被送进了急诊室。
医生一查,竟然是重金属中毒。
这种看似可爱无害的小玩意,居然成了孩子生病的元凶。很多家庭、学校、甚至幼儿园,都可能藏着这样的“隐形毒物”。
一个小铁片,怎么会让孩子中毒?
这个女孩平时特别喜欢动漫人物,家里墙上、书包上、笔袋上,全是各种各样的“吧唧”——也就是徽章,很多是网上买的,有的甚至是地摊货、盲盒送的。她每天都会摸来摸去,有时还放嘴里咬一咬。
没多久,孩子开始手指脱皮、嘴唇发干、食欲下降,后来甚至出现了头晕、恶心、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医院检查后发现,她体内镉、铅等重金属超标。
医生判断,这些吧唧的涂层和材质中,含有大量重金属颜料,孩子长期接触、舔咬,导致慢性中毒。
小小“吧唧”,可能含有这些毒物
很多低价徽章为了色彩鲜艳、图案清晰,会使用含铅涂料、镉塑料、铬金属等材料。这些物质在生产过程中没有经过严格处理,表面可能还有重金属残留物,手一摸就沾,嘴一咬就进肚子。
尤其是颜色鲜亮、闪光、金属质感强的徽章,更容易用到这些材料。有的还会掉色、掉漆,一旦掉漆的碎片被孩子误食,后果不堪设想。
铅进入人体后,会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特别是对6岁以下的孩子,可能造成智力下降、行为异常。镉则会损伤肾脏、骨骼和血液系统,长期积累还可能引起肿瘤。
孩子为什么特别容易中招?
孩子的身体不像大人那样成熟,皮肤薄、代谢慢,对外界化学物质的抵抗力也差。很多孩子喜欢把东西往嘴里塞,咬徽章、舔手指、啃玩具,这些“无意识的小动作”,正是中毒的“通道”。
而且孩子的肝肾解毒功能还不完善,接触进去一点点毒素,也可能像水杯漏水一样,慢慢积累,等到身体“盛不下”了,才表现出症状。
有研究显示,长期接触低剂量重金属的儿童,学习能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易怒、易疲劳等表现非常常见,却常被误以为是“贪玩不听话”。
为什么“吧唧”这么受欢迎,却没人警惕?
徽章已经从简单的纪念品,变成了很多孩子的收藏爱好。动漫、明星、卡通形象做成徽章后,价格便宜、图案可爱,一买就是一整盒。很多孩子还会在书包、衣服、帽子上别满一排,觉得“有面子”。
但问题就在于,这些“吧唧”中,有正规厂家做的,也有小作坊生产的。正规产品会经过重金属检测,包装上有“3C认证”或“EN71”等标识,材料也会注明是否安全。
而一些无标识、无包装、甚至带着刺鼻气味的“便宜货”,往往连基本的产品信息都没有,更别说重金属检测了。家长一不注意,孩子就把这些“毒物”天天戴在身上,甚至睡觉也不摘。
除了重金属,还有这些“隐形毒物”也要注意
很多家庭会忽略,除了“吧唧”,还有些看起来无害的东西,其实也可能藏着危险。
比如荧光贴纸、夜光玩具,为了在黑暗中发光,常加入放射性荧光粉或含磷涂料。孩子摸完再吃东西,可能把这些化学物质带入口中。
还有一些“DIY手工套装”,比如水晶泥、黏土、彩泥,里面可能含有硼砂。这种东西看起来像糖果,孩子玩着玩着就往嘴里塞,吃一点点就可能引起呕吐、腹泻、抽搐。
甚至一些印着卡通图案的文具、橡皮、笔袋,为了颜色鲜艳,也可能含有铅和其他重金属。长期使用,手一摸,铅就“悄悄”进了体内。
孩子这些表现,不是装病,可能是中毒信号
很多中毒症状早期并不明显,容易被误认为感冒、疲劳、情绪不稳。尤其是以下这些表现,家长要特别留心:
1. 脸色发黄或发白,不像正常孩子那样红润
2. 经常流鼻血、口腔溃疡,总是不好
3. 注意力不集中、学习退步
4. 经常头痛、乏力、易怒
5. 指甲变脆、头发掉得多
如果孩子有这些情况,又正好喜欢玩“吧唧”或其他可疑玩具,就要提高警惕,尽快带去医院做血铅、尿镉等检查。
家里有“吧唧”,怎么放心让孩子玩?
不是所有徽章都不能碰,关键是选安全的、控制数量、避免长期接触。
买徽章要认准正规品牌,包装上要有清晰的生产厂家、执行标准、认证标识。如果一堆“吧唧”混在一起卖,没标识、没合格证、味道刺鼻,那最好别买。
不要给孩子太多徽章,尤其是三岁以下的孩子,不建议佩戴任何金属类配饰。大一点的孩子可以佩戴,但要定期更换、清洗,不要天天戴、戴着睡觉。
要让孩子知道,不要把徽章放嘴里咬、不要用手抠漆、不要随意乱丢。可以用孩子能听懂的方式说:“这个东西像水彩笔,有颜色但不能吃,会让肚子疼。”
下面这张表是关于常见徽章材质的安全性对比:
家里这些地方,也藏着“重金属”
除了“吧唧”,生活中还有不少地方也可能让孩子接触到重金属:
厨房的旧铁锅,尤其是掉漆的那种,可能含铅;一些低价陶瓷碗碟,图案鲜艳的地方可能含镉;老房子的墙漆如果没翻新过,也可能含有铅成分。
孩子最常接触的玩具、餐具、文具、衣物上的印花,也都可能成为毒素来源。家长在购买和使用这些物品时,一定要多留个心眼。
本文为科普内容整理,旨在传播健康知识,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构成医疗建议或诊断方案,如有症状请尽快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徐娅,王振,李金凤.儿童铅中毒的现状与防治对策[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22):4161-4164.
[2]高瑛,刘静.玩具重金属污染及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J].环境与职业医学,2022,39(4):393-397.
[3]张慧敏,郭晓峰.儿童与环境中的重金属暴露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公共卫生,2024,40(5):621-624.
更新时间:2025-07-24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