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刷到一个热帖,一位老前辈吐露出一种识人术,令众多网友恍然大悟。
他说,想看清一个人,你根本无需分析他的人性,更不必煞费苦心地揣测他的动机,只需看他身边最常来往的那三五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如果都是些游手好闲、满嘴跑火车、一肚子算计的人,这个人必定不是什么正人君子。
反之,如果他的身边都是些正直善良的人,那么这个人的人品自然也不会差。
仔细想想,颇有道理。
圈子的本质,就是一群因为共同的喜好、相同的价值观而聚集在一起的人。
所以,一个人选择与什么人同行,他往往就是什么样的人。
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个人灵魂的样貌,就藏在他的社交圈里。
01
作家苏岑分享过一段经历。
她刚入职公司时,遇到一位同事。
对方不仅热情帮忙解答工作难题,还经常分享一些生活趣事。
她觉得对方特别贴心友善,两人很快成了好友。
直到一次团建,这位同事顺便喊上了自己的几位朋友。
取餐的时候,她发现这位同事的朋友插队,被服务员提醒后,这位朋友不仅丝毫未觉羞愧,还骂骂咧咧:
“我就插队怎么了!别人都没说啥,你一个服务员多管什么闲事。”
而同事的反应更让她意外,她非但没有制止朋友的无礼行为,反而劝慰朋友别生气。
还笑着跟苏芩说:“我这朋友就是性子直。”
那一刻,“一丘之貉”这四个字就蹦入了苏芩的脑子里。
她突然意识到,或许这才是同事本来的样子吧。
在后来的相处中,苏芩果然发现,这位同事经常在工作中耍小聪明。
做事看人下菜,遇到问题就推卸责任,还经常挑拨离间。
与人相交时,我们总是习惯从言语、行为中判断对方的品行。
却不知,一个人的面孔是可以粉饰的,一个人的言语可以是不由衷的,一个人的行为更是可以伪装的。
心思比较单纯的人,往往很难看清这些人的真面目。
但是,一个人藏得再好,他的圈子是骗不了人的。
那些与他气味相投的朋友,就是他的一面镜子,将他的真实面孔显露无遗。
记得在一档综艺节目上,有位母亲坚决反对女儿和男友的婚事,理由就是通过熟人打听到,对方的朋友都是一些不务正业的社会闲散人员。
可女儿固执己见,她坚信眼前这个文质彬彬、气质儒雅的男人断然不会成为那种人。
结果婚后不久,这个男人就辞职在家,整日里无所事事、好吃懒做,一不顺心还家暴。
女人常常以泪洗面,后悔不已。
常言道:虾找虾,鱼找鱼。
一个人只会与自己三观一致的人拥有共同的话题。
沉迷赌博的人只会喜欢跟赌鬼一起玩,酒鬼则会找爱好喝酒的人一起胡吃海喝,鸡鸣狗盗之辈周围围着的自然是品行不端之人。
所以,不要通过一个人的花言巧语,就轻易地相信一个人。
多去看看他身边的朋友,他的朋友圈,才是他最真实的底色。
02
博主@豌豆酱说起他们技术部有一个格格不入的同事——老曹。
他平时总是板着个脸,喜欢独来独往,不爱参与大家的聊天,聚餐也是多推辞。
有时候在电梯里迎面遇到,他也仿佛看不见,大家都觉得他特别高冷难相处。
有一天,公司的项目出现了技术问题,大家使尽浑身解数皆束手无策。
没想到,老曹一个电话把自己的好友喊来了,对方还是业内知名的技术大佬。
了解情况之后,他这个好友便投入工作,熬了三天帮团队修复了系统漏洞,全程没谈报酬,只说了句“老曹开口,肯定是急事。”
跟这位大佬聊起来,大家渐渐发现,老曹虽不善言辞,但朋友却都是些特别靠谱的人。
他们中有人曾为了保护团队成果拒绝高薪诱惑,有人常年默默资助贫困学生,而老曹之所以经常推辞聚会,是因为要给山区的孩子上免费的网课。
大家意识到,老曹才是一个“宝藏同事”,一个值得交往的人。
这一生我们会遇到形形色色、性格迥异的各种人,有人善于表现,而有人则喜欢默默付出。
如果仅靠外部表现来判定一个人的品行,那么你很可能会错失一位优秀靠谱的朋友。
相反,如果你懂得多去了解他的圈子,那你就能真正地看透一个人。
在《知否》中,很多人都觉得顾廷烨是一个忤逆父亲、玩世不恭的浪荡子,而明兰却认为他是一个正人君子。
在大家都对他避之不及的时候,她却主动给他送吃食,最后愿意嫁给他。
不是因为儿时顾廷烨曾对她施以援手,而是因为哥哥盛长柏始终与之交好。
她知道,一向刚正不阿、是非分明的哥哥不会跟一个品行不端的人成为至交,所以对方的人品必然是过硬的。
鸟伴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
如果与一个人朝夕相处的都是品行高洁之人,那么这个人的人品也必定差不了。
圈子就是人的第二张脸,很多时候往往比第一张脸更诚实。
03
其实,古人早就懂得用这种办法识人了。
明朝有个县令叫颜之介,他的手下有两名得力干将:文涛和宋如贵。
两人办事都非常利落,难分高下。
后来颜之介升任知府,需要他推荐下一任县令,他毫不犹豫选了文涛。
众人大为不解,问他:“你为什么推荐文涛而不推荐宋如贵呢?他们二人水平相当,表现都很不错啊!”
他郑重答道:
“表面看的确如此,但是我私下观察到,跟宋如贵来往的不是一些酒肉朋友,就是一些纨绔子弟,而文涛所交往的都是一些饱读诗书之人。
通过一个人所交往的朋友,就可以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所以我推荐文涛。”
画眉麻雀不同嗓,金鸡乌鸦不同窝。
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本能地靠近与自己同频的人。
这就意味着,能够成为朋友的那些人,本质上必定是相似的。
而且,一个人在陌生人面前可以演戏,可以装,但是在朋友面前,他往往是最真实的样子。
所以,看一个人最准的方法,不是看他的言行,也不是动机,而是“观其友而知其人”。
一个人骨子里什么样,都反映在他的圈子上。
马斯克在采访中就曾谈起,他在选择合作伙伴时也会采用这种方法。
在签合约之前,他通常会组一个饭局或一次聚会,让对方带些自己的朋友过来。
大家无拘无束地闲聊,其间他会通过对方朋友的表现来评判对方的品行,合作是否要继续下去。
正如他所说,一个人可以隐藏自己的品性,但他的朋友和伙伴却藏不住,你只需要观察他的朋友,就能发现他的质地。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朋友,就是一面最好的镜子。
狐朋狗友的圈子,折射出的是一个人的好逸恶劳、不思进取。
积极向上、相互砥砺的关系,倒映出的则是一个人的志向与品行。
看清一个人最狠的方式,是看他的圈子。
▽
特别喜欢《格局》中的一句话:“看一个人的身价,要看他的对手;看一个人的品格,要看他的好友。”
和虎狼同行必是猛兽,与鼠辈为伍只会是宵小。
一个人最真实的样子,就藏在他的社交圈里。
所以,真的,想看透一个人,不必费尽心思去琢磨他、考验他。
你只需要安安静静地看他身边的朋友,答案就一清二楚了。
更新时间:2025-11-05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