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下半年的这波旗舰新机的确都挺香的,但有个地方还是不吐不快,那就是别看起步价相比前代没啥明显变化,但想要更大的存储空间,这次的加价的幅度有点狠。
譬如从12GB+256GB升级到12GB+512GB版本,为了这256GB的存储空间,小米和荣耀加价300元,vivo和OPPO那边要加价600元,就算主打性价比的红米、iQOO和真我也要加价500元。

对于已经习惯了白菜价存储的网友来说,对于这次的加价幅度自然是很不习惯,进而进行了疯狂的吐槽,但这个事情还真的不是手机厂商的锅,核心原因还是上游的存储芯片涨价太狠了,这点看看NAND指数和DRAM指数的趋势就懂了。


那么存储芯片为什么会涨价这么狠呢?
主要原因还是厂商的主动减产,为了扭转供过于求、价格持续下跌的局面,三星、SK海力士和美光这三家巨头在2023年底就开始大幅减产,导致市场供应紧张,据报道这三家计划在2025年第四季度把DRAM和NAND闪存的价格上调最多30%。
此外AI大模型、云计算、数据中心对高端DRAM和NAND的需求暴涨,芯片厂家更愿意把产能优先供应给这些高利润的市场,从而挤占了消费级市场的产能。叠加市场看涨预期的提升,市场也开始提前囤货、抬价,从而形成连锁反应,进一步加剧了存储芯片的价格涨势。

那么作为普通消费者,应该如何应对这种局面呢?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当个等等党,因为存储芯片市场历来就具备很强的周期性,等这轮高潮过去之后,存储芯片的价格就会下来,而且届时的手机将会具备更好的性能、屏幕、影像等内容,反正等等党永远不会亏就是了。
但有些用户已经等不及了,这类用户可以牺牲自己不是那么需要的地方,如果追求最新的处理器,但对于影像没有多少需求,可以去选择子系产品,如果不追求最新处理器,选择面更广,不少前代16GB+512GB旗舰都已经落入了3K档位,譬如一加13、小米15都是不错的选择。
如果需求可以放得更低,前代的子系产品也是很好的选择,譬如16GB+512GB的红米K80 Pro、16GB+1TB的红米K80至尊版等产品都已经跌破了3000元。

总的来说,存储芯片市场具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前几年存储芯片白菜价的时候,厂家喊出了大存储普及风暴,推出了24GB+1TB机型,很多网友以为这会成为常态,结果随着存储芯片的价格上涨,大存储普及风暴自然是偃旗息鼓,现在更是切身感受到了存储芯片上涨的影响。
对于这个情况,要么当个等等党,因为就是周期,那总有落下去的时候,要么就是适当的舍弃自己不需要的内容去换取更大的存储空间,不过这些事情和苹果用户没啥关系,因为存储芯片白菜价的时候,苹果的加价就极其离谱,这次的存储芯片暴涨对于苹果来说算是助攻了。
更新时间:2025-10-3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