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东来什么时候开遍全国啊?人民日报都去采访了,这下该有希望了吧?”
8月19日,人民日报的官方号发了一个采访视频,大家点开一看:好家伙,这不是胖东来的老板于东来嘛。都被央妈采访上了,看来胖东来真是闻名全国了啊。
视频一开头,就是于东来和人民日报的记者在胖东来食堂吃饭。
美女记者夸这里的饭真好吃,于东来还自豪地说:“那肯定了,厨师做不好饭就完蛋了,因为员工是会给他们打分的。”
那这么好吃的饭得多少钱一份呢?正当记者心里盘算价格时,没想到得到的回答竟然是“免费的”。这可把记者给羡慕坏了。
要知道,开在四五线城市——许昌的胖东来,物价相对当地其他超市,还是偏高的。
但人家的原材料也确实好啊,不管是青菜、肉类还是水产,都严格把控质量,所以贵有贵的道理,也很受老百姓信赖。
胖东来能对内部员工做到免费供应餐食,投资也不会小,但于东来却说:这都是小钱,相比员工的工资,这根本算不了啥。
对比现实情况也确实如此,胖东来的保洁员都能轻松月入八千、一万,更别说行政、管理层,年薪十几万、几十万的大有人在。
可以说于东来把员工的薪资待遇,做到了同行业最大化,那供应员工这点饭,又算得了啥呢?
所以人民日报这次专门采访于东来,不是没有原因的。胖东来近些年在国内口碑好到没话说,几乎找不到能与之比肩的超市,好多人还说因为胖东来,喜欢上了河南。
拥有这样的好名声,自然也传到了人民日报的耳朵里。美女记者这次专访于东来,也见识到了这位企业家的魅力。
不过当然,很多人更好奇于东来的成功秘诀:他是咋能做到将胖东来做成现在这样?
女记者见到他本人,也忍不住问了这个问题。没成想,还真“挖出”了三条以前没听过的 “成功门道”。美女记者听完,眼睛都亮了。
女记者把问题抛出来后,于东来张嘴就说:“我是个‘精神洁癖’。” 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有点懵 ——问的是成功秘诀,说自己有精神洁癖,这哪儿跟哪儿啊?
不过等他接着往下说,大家就慢慢琢磨过味儿来了:原来这 “精神洁癖”,还真就是胖东来能做得这么好的一个关键所在。
“精神洁癖” 说白了,就是特别追求纯粹、干净,往通俗了说,有点像 “完美主义”,但更偏重于对事物纯粹性的较真和敏感。
这一点,从胖东来的摆设就能看出些门道。你看那些形状不规则的水果、还有烧鸡之类的,都摆得整整齐齐、利利索索,这不就是一种 “精神洁癖” 的体现嘛。
不过话说回来,认真摆货的超市也不少,为啥就胖东来能做到口碑独一份?关键还是于东来把这种 “精神洁癖” 用到了根儿上。
他说自己 “精神上很整洁”,意思就是做事必须往好里做、往善里做,品质上得死死守住底线,公司定的规矩标准得严格照着来,不能掺杂那些乱七八糟、投机取巧的心思。
就像于东来创办胖东来,第一理念就是 “用真品,换真心”,这理念在他 30 年的经营里一直没变过。
别的品牌商到了 “315” 都提心吊胆,就盼着这天赶紧过,别把自己卷进去。
可胖东来偏不按常理来,315当天,把所有卫生巾品牌的检测报告都贴了出来,每份报告都有五六页厚,就怕消费者买不到合格的真东西。
还有为了让顾客吃到放心的“真品”,胖东来还专门成立了985毕业生团队去“种菜”。
哪怕是小小的一包豆芽,都是这些本科生潜心钻研的成果,而且从种植到上市的全过程都透明公开,随时可查。这可比那些动不动就加添加剂的商家实在多了!
不过,别看胖东来对消费者尽心负责,却也有自己的原则,绝不会纵容那些不怀好意的消费者。
就像前段时间闹得挺火的 “胖东来红内裤” 事件,胖东来的处理方式就特别到位。
有位博主说自己在胖东来买的内裤严重掉色,导致皮肤过敏,还拍了视频发到网上。
胖东来是怎么处理的呢?他们确实免去了6名员工的职务,但原因并不是产品不合格,而是这些员工没有按照公司的流程标准,去处理和解决顾客的问题。
与此同时,胖东来还按照公司规定,给这位顾客奖励了500元。
但处理完自己这边的问题,就该处理对方的问题了。胖东来也没因为对方是消费者就惯着她,直接贴出了足足53页的报告,证明产品无问题,同时起诉了对方侵犯公司名誉权,进行追责。
最后那个“裤头姐”公开向胖东来道歉,能在如此浮躁的社会中坚持初心不动摇,也难怪于东来能够成功。
除了“精神洁癖”之外,于东来还有一个优点:那就是“吃教训”。
大厦不是一天建的,胖东来的成功也不是一天造成。其实从前的于东来,也有“急功近利”的时候。
刚做生意那会,他也没想别的,就是想多赚钱。听别人说,只要拿烟,一件就能赚160元。当时于东来就心动了,跟着拿了一些,赚了点快钱。
结果没捂热乎,就“东窗事发”了:原来那些烟都是对方偷来的。结果就导致于东来赚到手的3千全赔进去了还不够,还额外欠了几千块钱的债务。
于东来吃过这亏后,感慨说要是当时自己没那么急功近利,沉下心好好研究这批货哪来的,是不是就不用走这弯路了?
也难怪后来胖东来又是专门请人种豆芽、晒出检测证书啥的,原来是曾经吃过亏长教训了。
包括那么多人劝胖东来扩张,想让他在“全国开店”,于东来也没这样做。或许也是之前吃亏长教训了,对自己的认知也够明确:守好这一个摊,服务好当地老百姓就行了。
于东来说的前两个秘诀,其实是挺理智的:毕竟如果你不够坚守、不记吃亏,那怎么把企业做好呢?
但他说的最后一个秘诀,却让人觉得很感动。
于东来说,他可不想成为那种满脑子只想着赚钱,结果给子孙后代留下一堆麻烦的人。他希望给子孙留福报。
不少人常说 “富不过三代”,其实道理也在这儿 —— 很多人太看重眼前的利益,反倒忽略了下一代的成长和感受,最后自然难以为继。
而于东来就是想避开这种情况。他把员工每天的工作时间压缩了,有的岗位7小时,有的甚至只有五六个小时,这么做就是希望大家能感受到 “幸福”。
总不能说一天工作结束,回到家就只剩一个 “累” 字吧?他希望大家下班回家后,还有精力享受生活:看看电影、喝杯咖啡,感受生活的热情。
于东来觉得,只有自己觉得生活幸福了,孩子看到这种状态,才会受到启发,会觉得 “哇,生活还有这么多希望”,这样就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不得不说,这话确实说到了不少打工人的心坎里。
要是每天下班回家只剩疲惫,难免会给孩子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我长大后是不是也得这么累?连享受生活的时间都没有,甚至都不想长大了。
钱固然重要,但给下一代留下好的福报、好的生活印象,其实更重要。
难怪听到这三点秘诀后,美女记者的表情都有了些微变化。或许她也没料到,于东来能这么实在,啥都敢说,就连自己以前卖过偷来的烟、还因此被处罚的事,都大大方方讲了出来。
女记者心里,估计也挺佩服、敬重于东来的,既欣赏他的所作所为,或许也有几分感同身受吧。
于东来这三点成功秘诀,真是不少企业忙一辈子都悟不透的。难怪胖东来的成功,好多企业学不来 —— 行为能照猫画虎地抄,可那份藏在背后的 “灵魂”,哪那么容易复刻呢?
虽然一直坚持本心很难,但是于东来也一直在这样做。他希望以个人的行为,带动整个社会的善良。
难怪大家都喜欢于东来,就连很多外国网友都在给他点赞,还有一个日本网友说,想去胖东来应聘。就这样好的人,谁会不喜欢呢?
更新时间:2025-08-21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