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300多位院士专家纵论医药健康产业变革
大会现场。云飞 摄
生物医药产业是全球创新最活跃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扬州“613”产业体系的重要板块。4月24日至25日,由扬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指导,邗江区人民政府、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承办的2025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召开,近300位两院院士、国家重点人才计划专家、知名医药企业家和投资机构的“大咖”参加大会。多位行业专家围绕生物医药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产业化路径发表了主旨演讲。大会还设立“基因治疗”“AI+医药研发”等6个分论坛。
这是自2018年创办以来,扬州第七次举办生物医药发展大会,活动通过集聚行业、企业和资本大咖,共享生物医药“朋友圈”,构建产业发展良好“生态圈”,推动扬州生物医药产业不断“出圈”。
以每年30%的产业增速破浪前行
记者了解到,扬州生物健康产业园于2015年启动建设,是江苏省内唯一允许生产高附加值原料药的非化工园区,位列2024赛迪园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医药)百强榜第47位。
“在这里,68家领军企业扎根、200亿元投资涌动、100万平方米厂房拔节生长。”扬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闫伟告诉记者,目前园区集聚了扬州市生物健康产业40%规上工业企业、65%开票销售、80%入库税收,去年以高新区12%的开票销售创造了园区30%的入库税收。目前正以每年30%的产业增速破浪前行。
记者了解到,我市设立了扬州市医工协同创新中心和精准医学中心,帮助企业加快发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新门类。目前创新药研发获批一类新药5个,注册在研新品34个。仿制药成功突围,奥锐特医药首仿“地屈孕酮”,打破国际垄断;力品药业的“阿立哌唑口溶膜”成功“出海”,开辟国际市场。医疗器械陆续破冰,鹍远基因的“常艾克”早筛技术,获批三类医疗器械,以一滴血洞悉癌症先机,填补国内空白;诺令生物的一氧化氮(NO)治疗仪,入驻千家医院,改写危重症救治格局。
高新区跻身全国生物医药第一方阵
“凭借优质的产业项目,以产业聚人才,以人才强产业,扬州高新区迅速跻身全国生物医药的第一方阵。”中国科学院院士、江苏省科协主席陈骏是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大会的“老朋友”,从发展大会创办至今,一直为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建言献策。他告诉记者,扬州坚持7年举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有力促进扬州生物医药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服务链深度融合,对于扬州抢抓生物经济跨越发展的时代机遇,加快建设产业科创名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自2018年举办首届以来,得到了全国生物医药领域专业人士的鼎力支持。”省药监局副局长姜伟表示,大会通过搭建对接和展示平台,促进医药技术深度交流合作,着力推动扬州乃至全省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生物医药“朋友圈”不断扩大
扬州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至今已举办七届,从当初以会为媒搭建新平台,到如今生物医药“朋友圈”不断扩大,优质项目纷纷落户。
“以论坛、大会的形式积极融入生物医药圈子,是为了扩大影响力,也是为未来产业布局打基础。”扬州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这一论坛,连续多年众多国内外的院士专家和医药企业、科研院所、专业投资机构代表汇聚邗江,他们交流国内外生物医药的最新技术成果,为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探寻新蓝海、开拓新空间。“我们通过这个平台结识了许多朋友,帮助科学家们创业,和他们一同成长。”该负责人介绍,如今落户园区的生物医药项目一半都是在论坛、大会上收获的。
大会搭桥,为招商“牵线”。在生物医药产业招商上,扬州高新区结合实际,依据资源匹配度,聚焦细分领域,紧盯源头创新,招引了如鹍远、礼邦等行业引领型企业。同时还采取Lee招投结合的模式,“量身定制”扶持政策,让项目发展轻装上阵。如今园区众多早期招引的生物医药项目都逐步进入回报阶段,园区企业发展步入良性发展的赛道。
为破解生物医药“长周期、高投入”难题,扬州高新区20亿元园区母基金为企业发展壮大浇灌“金融活水”。同时,礼来亚洲基金、生物医药基金、英派专项基金等百亿元资本也在这里汇聚。
通讯员 高新萱 记者 陈云飞
更新时间:2025-04-30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