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召开

中国冶金报社

记者 贾林海 报道

上海钢联 供图

7月11日—12日,2025“我的钢铁”年中大会暨钢铁产业链协同创新高质量发展论坛在京召开。

大会现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蔡进、全联冶金商会秘书长贾银松、友发集团总经理陈广岭、上海钢联联席董事长兼总裁高波致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副秘书长俞建拖;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王颖生;钢协首席分析师,冶金工业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李拥军;上海钢联钢材首席分析师汪建华发表主题报告。中国冶金报社副社长范铁军等领导出席会议。上海钢联副总裁任竹倩主持会议。

蔡进在致辞中表示,发达国家基础设施改造更新、东南亚国家大量固定资产投资及第三世界国家建设设施发展起步等,都将成为中国钢铁“走出去”的机会。钢铁企业应具备国际化视野,把握产业发展新机遇。

贾银松认为,当前我国钢铁行业面临三方面挑战:一是传统需求收缩与高端用钢需求增长并存;二是国际环境风云变幻,美国“关税战”“贸易战”给全球市场秩序带来较大冲击;三是超低排放改造边际效益递减,成本与环保双重压力倒逼行业加速蜕变。

陈广岭表示,在现阶段市场环境下,产业链单一节点的单打独斗已不再适应行业发展需要,唯有联合协同发展才能在困境中实现突围。

高波表示,数据已逐步成为企业经营决策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力量。当前,行业参与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借助数据与分析、创新与技术的力量来推动行业发展。

大会现场

俞建拖针对行业发展提出建议:一是重视三大外部约束:需求结构变化、低碳绿色趋势、地缘政治风险;二是行政指导与行业自律并行,推动产能管理;三是不仅要有投入产出矩阵,还要有产业风险矩阵管理;四是缓解行业并购和市场出清过程的阵痛;五是把握低碳转型和技术升级节奏;六是用好ESG工具,管理产能出海风险。

王颖生分析了美国关税政策对行业的影响,从直接出口来看,对我国钢材产品直接出口至美国的冲击相对有限,考虑到美国钢材主要进口国也是我国钢材重要出口国,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我国钢材出口总量构成潜在威胁;从间接出口来看,可能会对我国钢产量和消费量造成一定影响。

李拥军认为,判断产业周期的关键不是产量,而是需求。现代化国家人均粗钢消费量维持在500千克左右是常态,而我国人均粗钢消费量在500千克以上仅持续了10年,未来仍有空间。

汪建华认为,今年下半年钢材市场供给约束增强是大概率事件。在他看来,下半年钢材价格在合理控产中有反弹机会,主要是考虑到下半年中美博弈缓冲、宏观利好政策持续加码等。

签约仪式现场

启动仪式现场

会议还举行了友发集团与上海钢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及“唐山盈升国贸物流园区价格指数”项目启动仪式。在王颖生、贾银松、范铁军、唐山盈升国贸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毕爱华、上海钢联联席总裁夏晓坤的共同见证下,“唐山盈升国贸物流园区价格指数”项目正式启动。

会议举行了6场同期论坛、2场主题培训、5场产业峰会,涵盖钢铁原材料、铁合金、建筑用钢、特钢等品种,以及北方区域报废汽车回收拆解、国际钢铁市场等内容。

此次会议由上海钢联电子商务股份有限公司(我的钢铁网)、友发集团联合主办。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07-15

标签:财经   年中   钢铁   大会   上海   国贸   钢材   美国   唐山   消费量   我国   关税   需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