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入馔之妙

  在我国古代,农历九月素有“菊月”之称。《礼记·月令篇》中有云:“季秋之月,鞠有黄华。”意为,农历九月时,菊花开出了黄色的花朵。菊花之风雅穿透3000余年的时光,至今摇曳生姿。对于菊花,古人怀有独特的情感,将其誉为“花中君子”。金秋时节,菊花傲然绽放,清香溢远、芳姿高洁,我国民间赏菊、食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源远流长。

  早在公元前4世纪,屈原便在《离骚》中留下了“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诗句,这是我国关于食菊的最早记载。魏人钟会赞誉“菊英乃神仙之食”;晋人傅玄在《菊赋》中称菊“服之者长寿,食之者通神”;唐人元结的《菊谱记》中亦记载菊花“在药品是良药,在蔬菜是佳蔬”。《神农本草经》中更是记载:“菊花,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据考证,先秦时期人们食菊多以生嚼为主,正所谓“无物燕清甘,和露嚼野菊”。明人谢肇淛在《五杂俎》中记载:“古今餐菊者多生咀之,或以点茶耳,未闻有为羹者。”有时,人们也会将菊花与米粉或麦粉混合制成干粮,正如屈原在《九章》中所写:“播江离与滋菊兮,愿春日以为糗劳。”

  三国时期,曹丕酷爱食菊养生,常以菊花赏赐近臣。他在《与钟繇九日送菊书》中写道:“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餐秋菊之落英,辅体延年,莫斯之贵。请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曹丕希望钟繇能效法屈原,通过食菊延年益寿。唐代诗人陆龟蒙也嗜好食菊,他主要食用菊花的苗叶,曾作赋云:“春苗恣肥,得以采撷供左右杯案。夏五月,枝叶老硬,气味苦涩,尤食不已。”大文豪苏东坡更是宣称“吾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而冬食根,庶几乎西河南阳之寿”,连菊根都不忍浪费。

  菊花品种繁多,古人食用的是何品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给出了答案:“菊类自有甘苦二种,食品须用甘菊。”观赏用的菊花多带涩苦,食用菊花需选择无苦无涩、甘甜芳香的品种,俗称食菊或甘菊,其中以杭白菊、早白和大白(即蟹爪菊)最为著名。

  小时候,村头路旁长满了野菊花,家乡人称其为“菊花脑”。夏秋之交,母亲常采野菊花的嫩叶煮汤,那微涩中带着清香的滋味,我至今记忆犹新。秋日野菊花盛开之时,许多人家会采撷菊花瓣,煎汁滤干后拌入糯米饭,加酒曲装坛密封发酵。十余日后开坛,菊花酒浓香四溢、清甜可口。

  记得那时村里有位老中医,每年秋季,他都会采集菊花晒干贮存,用以泡茶。他还用毛笔将郑板桥的诗作题写于自家墙上:“南阳菊水多耆旧,此是延年一种花。八十老人勤采啜,定教霜鬓变成鸦。”受这位老中医的影响,村民纷纷在庭院种植菊花,晒制后泡茶饮用。每次回到故乡,我总会忆起菊花汤、菊花茶的悠远清香。

(彭根成)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31

标签:美食   菊花   屈原   秋菊   南阳   清香   落英   李时珍   本草纲目   农历   古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