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大美济南在央视《2025中秋诗会》中熠熠生辉!

"济南山水佳,城郭烟岚环"

当中秋的月光洒向

济南的泉水、湖泊与山河

一场诗意的文化盛宴

在这座古城拉开帷幕

2025中秋诗会的吟哦

与济南的山水相融

龙洋的声线穿过柳荫

郦波、杨雨、康震

三位老师的步履踏响文脉

让这座古城

在诗韵中铺开千年长卷


01、趵突清辉,泉魂流转


摄影:王家美 2025年9月于趵突泉公园


趵突泉边的月光最是清亮,三股清泉如白玉塔般腾空跃起,应和着郦波老师"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天雷"的咏叹。


“济南泉有七十二,趵突泉当第一流。"趵突泉作为“天下第一泉”,早在北魏时期,郦道元便在《水经注》中留下“泉源上奋,水涌若轮”的描述。




杨雨老师在诗会中则引用了苏辙咏槛泉亭的诗句:“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


槛泉,就是现在的趵突泉。诗句既念昔时苏辙笔下秋夜泉水的神韵与生活化,更赞今日趵突泉的灵动秀美。


02、明湖秋夜,诗意缱绻


摄影:周博文 2025年8月于大明湖景区


大明湖藏着济南最温柔的诗意。

杨雨老师漫步湖畔,"鹊华山翠拥齐都,最好澄莹十顷湖"的轻吟,与湖面的波光叠成画卷。

宋·苏辙曾这样吟咏过大明湖北渚亭:“西湖已过百花汀,未厌相携上古城。云放连山瞻岳麓,雪消平野看春耕。”原来,济南大明湖也叫“西湖”!



这里记录着杜甫登历下亭的足迹,如今画舫推开波痕,将"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景致,摇进中秋的月色里。


03、河桥风吟,雄浑交响


摄影:刘永明 2023年6月于黄河岸边


济南黄河铁路大桥横跨浪尖,钢铁桥身与呼啸而过的劲风奏响雄浑乐章,不远处九曲黄河万里情景区内,游人驻足凝望长河奔涌。


黄河大桥上的风裹挟着磅礴韵律,康震老师"万里黄河萦北郭,齐烟九点列如屏"的朗诵,恰与大河东去的涛声共鸣。




黄河是济南的根,千佛山的剪影是城的脉,山水相依间,既有"齐鲁青未了"的壮阔,也有"齐烟九点浮"的温婉,而铁路桥的钢铁脊梁与景区的粼粼波光,更添了几分现代与自然交织的独特韵味。


04

2025中秋诗会·月映泉城

古城泉韵,非遗流光


摄影:周博文 2024年8月于清照泉城·明水古城


诗会踏足的清照泉城·明水古城,是座“会流动的城”。

这里有与趵突泉群齐名的百脉泉群。“珍珠滚玉”的百脉泉,“玉蕊喷珠”的梅花泉,“一泉成河”的墨泉……

这里曾是一代词宗李清照生活过的地方,她笔下“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的青春记忆,都镌刻在这片泉韵流淌的土地上。


摄影:陈彦 2024年4月


在古城的冶坊里,非遗传承人抡锤锻打的章丘铁锅,不仅烹出了大葱海参饭的鲜香,更将千年铁匠文化的温度留存。


05、鹊华秋色,诗画流芳


摄影:王成永 2024年10月于鹊山


鹊山与华不注山对峙湖畔,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将这里的山水景色定格为永恒。

康震老师对华不注山"兹山何峻秀,绿翠如芙蓉"的吟诵,与这片山水相映,既有李白诗中"湖阔数十里,湖光摇碧山"的仙气,也有赵孟頫画里"平林漠漠烟如织"的清旷。



在国庆新开放的鹊山生态文化区,赵孟頫笔下的《鹊华秋色图》从画纸中“走”进现实。

游客在这里欣赏自然美景的同时,可沉浸式感受历史诗画中的意境,恰似走入《鹊华秋色图》的山水长卷。


06、城河桨韵,诗脉悠长


摄影:王平 2025年5月于护城河


全国唯一一条由泉水汇流而成的济南护城河静静流淌,载着游船与诗意,串联起济南的历史与当下。

当桨声划过暮色,千佛山的剪影正与黄河大桥的风合奏着"齐鲁青未了"的壮阔。



解放阁的城墙下,红色文化与中秋温情交织,诗会的镜头将济南的街巷烟火与城市气质一并纳入文化图景。



这里的每滴泉水都浸着诗魂,每道山影都是平仄,让李白"兹山何峻秀"的咏叹,至今仍在泉城的血脉里奔涌。


07、文武圣地,烟火诗骨


摄影:王琴 2024年12月于二安文化园


诗会的余韵里,藏着济南的烟火与风骨。

“历下君声从古盛,济南名士迩来多”康震老师用宋代诗人刘攽的一句诗,道出了济南从古以来就是“文武圣地”“名家辈出”。

“济南二安"李清照和辛弃疾让济南成为“文武圣地”。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的婉约与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的豪情早已融入街巷——清照堂前的暗香、稼轩祠里的风骨,让每一缕秋风都带着墨香。


08、非遗技艺,生动韵脚


摄影:芳子 2025年6月于泉城广场


诗会“泉城印象”篇章展现的非遗技艺更令人惊叹。节目中济南的手艺人们带来的各种绝活,如剪纸、面塑、侯氏社火脸谱、叶雕、鲁绣、沙画等,展示了济南丰富的民间艺术文化。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节目中,李咏梅老师用彩色面团精心制作,将李清照形象香炉造型生动还原。



康震老师的黄河画作与剪纸艺人的刀工、面塑艺人的手法、鲁绣艺人的精细、叶雕艺人的纹路等非遗技艺,都化作了可参与的互动。



趵突泉的三股水、赵孟頫的画、李清照的词、辛弃疾的剑,都成了人们生活中跳动的韵脚。


09、烟火食光,舌尖泉韵


图源:天桥文旅


中秋的济南,连食物都带着诗的韵律。


《诗经》有云:“岂其食鱼,必河之鲤。”黄河糖醋鲤鱼昂首翘尾,金黄的脆皮裹着酸甜酱汁,如跃浪的大河馈赠。



葡萄软月月饼的酥皮裹着葡萄果肉,清甜绵密,是泉城人专属的中秋滋味。




现烙的煎饼裹着“高、大、脆、白、甜”章丘大葱,蘸上黄豆酱,咬下的每一口都是市井的鲜活。

“口味重、颜色浓、很冲动、还想吃”康震在节目中谈精准概括济南美食的独特魅力,让众人体会到宋代文人曾巩“俯仰林泉绕舍清,经年闲卧济南城”的惬意。


10、丹青文脉,暗藏古今


摄影:刘银刚 2023年5月于山东博物馆


若想触摸济南更深沉的文脉,山东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便是最好的注脚。



亚醜钺的青铜纹路刻着商代的雄浑;鲁国大玉璧的温润流转着周代的礼序;薄如纸翼的蛋壳陶诠释着龙山文化先民的智慧;鲁荒王的冕旒尽显明代藩王的礼仪规制。




诗会中这些跨越千年的国宝,每一件都是齐鲁大地的精神图腾,让济南的文化厚度可触可感。



泉城济南如诗如画

这里有山水绘就的丹青

有笔墨沉淀的文脉

有古城留存的记忆

更有非遗传承的温度

若想赴一场山水与诗意的邀约

泉城的月光与烟火

永远在等你


温馨提示:出行前请及时了解目的地预约售票、开放时间、客流限制、交通等情况,合理规划旅游线路和时间,做好个人防护,佩戴口罩。出行前请留意天气预报,注意天气变化。在人员密集的地方保管好个人物品。

版权说明:本文章为独家原创,版权为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所有,摄影师拍摄图片为作者合法授权济南市文化和旅游局使用,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转载或者部分引用请注明来源,因转载引起的版权纠纷自行负责。

展开阅读全文

更新时间:2025-10-10

标签:旅游   济南   央视   趵突泉   黄河   古城   老师   山水   文脉   大明   诗意   圣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