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在2025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北斗与低空经济产业规模化交流活动”上,新华网党委常委、副总裁张芮宁围绕“构建低空经济新生态:智库赋能、链式布局与可持续运营一体化探索”进行主旨演讲,指出低空经济已成为未来增长的重要引擎,但其发展仍面临政策不成熟、运营可持续性差等挑战,需通过智库赋能、链式布局与可持续运营三大路径破局。
张芮宁表示,低空经济不仅是“空中基建+信息化”,更是跨领域、跨产业的复杂生态体系。她引用数据指出,受项目落地效率和盈利能力等因素影响,2025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较此前预期缩减一半,2035年实现3.5万亿元规模仍任重道远。
针对当前低空经济项目建设与运营“两张皮”的痛点,张芮宁提出应从前端规划咨询入手,打通产业堵点。他介绍,新华网已形成涵盖“规划咨询—基础设施建设—空管服务平台—智库建设—数据运营”的五步闭环方法论,并在多个城市成功实践。
其中,南京成为新华网共建的首个城市级低空经济服务运营平台落地案例,该平台整合空地智能联网、数字化空域管理等核心技术,实现数字航路动态生成、飞行计划统筹管理、安全风险主动防控等功能,获地方政府、军方空管局高度认可,成为产城融合典范。
张芮宁进行主旨演讲
在技术层面,新华网重点突破四项关键技术:低空经济融合智能网联与大数据技术、空域数字精细化规划技术、飞行计划协同调配与智能监控技术、交通安全间隔管理与风险防控技术。这些技术已在国内外多个城市及东南亚空域服务中应用。
数据运营是可持续盈利的关键。新华网依托“水晶球”数据系统,为企业提供数据清洗、确权、评估、流转等专业服务,推动数据要素价值释放。同时,通过AI+专家模型动态解读政策,生成分析报告,助力地方政府精准对接产业需求。
在场景创新方面,低空经济因其多维度信息采集能力,成为高质量数据集的典型应用场景。新华网联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等机构,设立低空经济高价值数据创新中心,推动数据生产、治理与标准化体系建设。
张芮宁强调,低空经济发展需“跳出低空看低空”,以数字经济系统性思维为引领,夯实数据基础设施,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新华网愿与各方携手,构建安全、可信、高效、持久的低空经济新生态。
据悉,新华网作为国家级科技媒体平台,拥有丰富的地理数据、产业链图谱及企业脱敏数据,在低空经济领域具备核心技术优势与智库服务能力,目前已形成多城市级解决方案,为低空经济健康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编辑 朱登芳
二审 李姗
三审 岳振
更新时间:2025-08-28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date("Y",time());?>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61893.com 闽ICP备11008920号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5593号